循“规”而行,蓄力勃发

2020-06-03 17:49梁晓云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2期

梁晓云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学校管理的工作经验,主要介绍了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常规管理操作方法及一些粗浅思考。文章从“规”字的本源谈起,阐释了“规”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学校规范日常管理的四个环节:立规一学规一守规一循规。四个环节之间既有一定的先后顺序,更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逐渐完善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中作者都通过举例加以说明论证或介绍操作要点策略。文章注重操作规程体系的研究,总结提炼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实践性较强。

【关键词】立规 学规 守规循规

现代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学校工作中,规范日常管理,就有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行动秩序,学校这个机构就可以正常运转,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方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保证各项任务的更好完成,完成学校共同的育人目标。反之,则会使全体师生员工无所适从或各行其是,使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难以维持,学校工作陷入随意性,无法达成培养目标。学校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规范管理,将管理操作真正落到实处。所以,“规”在学校发展前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规”我们可以理解为“规章”“法规”“规定”“规律”。“根”是“规”字的原型,左边从“夫”可看作为一个正直站立的人,右边从“见”,意为旁边另有人监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个“规”字,左边的人就是指包括学生、员工、教师、管理者在内的学校里的所有人,这些人都应该保持正直,遵法纪,守规则,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为了确保这些人始终正直站立,身边还必须有人看着,这就意味着民主监督。遵法守法,民主监督,循规而行,学校方能蓄力勃发。

基于以上的思考,学校的常规管理操作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立规——守正出新,完善规章

立规必严、必慎。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顺应教育规律,符合学校的发展情况,呼应学校的培养任务,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制定各项制度和规则及其具体内容,都应有明确的目的,都要经过教职员工和学生反复酝酿讨论,认真研究。内容要明确具体,文字要准确简练,便于理解、掌握和执行。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无论是工作制度、生活制度或纪律要求,都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学校才会有稳定的秩序。否则,朝令夕改,大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必然会造成学校秩序的相对混乱。再则,规章制度一经建立,从领导到全体师生员工必须坚决贯彻,做到有章必循,执规必严,使学校遵规守纪蔚然成风。

学校的章程是学校的基本法,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都应当建立在不违背章程的前提之下。因此,學校的章程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依据。每一所学校从过去到现在,都有自己的章程可依。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有些条款项目的不适应性已经日趋明显。例如,学校在新一轮岗位聘任中,部分教师对岗位聘任的评分结果不是很满意,总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高的分数,可以骋到更高的岗位上。通过和他们座谈,发现教师主要是觉得各条线的考核结果比较笼统,没有具体量化的结果,没有说服力。学校行政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发现在学校的章程中,这些考核细则内容确实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因此,经行政商定,学校组织人员成立了章程修改完善小组,专门就教学、教科研、德育等条线工作的具体要求标准进一步细化。章程的逐步完善不仅为下一轮的岗位聘任工作做好了准备,也为学校的规范办学、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学规——加强宣传,学习规则

规范在墙上、在纸上,规范更应在心中。学校的规范之所以能够成为学校的运作章程,前提必须是得到全体教职员工认可与趋同。所以“知规学规”是常规管理操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只有让规范深入于心,才可能让规范落实于行。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可能大多数师生对学校固有的章程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学校在发展,规章在不断完善,人员也在不断更迭,所以组织学习规范也应是学校业务培训的一项基本内容。如何学习,除了集会上长篇累牍地宣讲之外,应该要更加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关注学习活动的实效性。这里推介两种学习规范的操作方式。

1.自学考查式

将学校章程等文本下发到年级组,由年级组组织自学。经过一个阶段之后,由工会组织学校规范、章程内容的知识竞赛,以此考查自学的效果。这种形式可以看作是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没有统一的学习时间和场所,但是有同一的学习目标,且由年级组安排,工会组织,还带有一种团队竞赛的性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效果上佳。在自学与竞赛的过程中,学校的规范章程深入人心。

2.情景教育式

案例与情景是最具感染力的。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牢牢抓住教育契机进行规范的解读与学习。例如,学校的“教学六认真常规”对于一些新人职的教师来说并不熟悉,遵守执行的情况不是很好。学校也组织了以此为主题的文本解读和学习,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学校教导处专门进行了情景式教育。组织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将平时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六认真”规范的行为和台账材料作为案例,供大家共同分析研讨,在交流与辩论中明晰规范,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教育效果。

三、守规——规范行为,严守规定

学校的规范办学、依法治校必须依托一定的规范守则。规范一旦成文,必当严守,否则便成了一纸空文,毫无意义。严守规范必须抓住以下两个关键点。

一是面向全员。规范必须面向全员,不能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更不能因人而异,它是一项公平、公正、公开的处事规则和生存法则,需要全体教职员工一起遵守维护。在这一方面的操作中,我们特别关注了行政人员的守规,全体行政班子成员都认真地遵守学校规范,那么其他教师则无须多言。例如,工作量的分配。学校行政入员全都充分饱满地承担一线教学工作,没有任何的照顾与偏袒。正校长坚持担任主要学科教学,与教师一起参加考核,两位副校长坚守毕业班教学,工作认真。对于这样的安排,全体教师对于工作量这一问题没有任何意见,全都积极服从,认真对待。

二是贯穿全程。在一个集体中,每一项规范的深入人心都要经历一个从制定规范、学习规范、遵守规范的全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能让规范得以强化的是最后一个环节——守规与不守规的评价或后果,这个环节很重要,这是规范得以实施的關键。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在集体中,遵守规范会得到肯定和褒奖,并在评价和绩效中得以体现,这是正强化;不遵守规范会受到批评与指责,并受到相应的处罚,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是负强化。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例如,学校曾经有一位聘用教师经常迟到,年级组长、分管校长都找过他谈话,但是效果不佳。该教师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表现是好的,且没有给学校造成负面后果。时间一久,学校的一些年轻教师明显推迟了上班时间,有些效仿的趋势。为此,学校专门召开行政会议,对该名教师的迟到行为处罚进行讨论,一是教师会议上批评教育,二是师德考核降低等级,三是经济上按照规定扣除。通过这一举措,全体教师受到震动,提高了贯彻执行规范的自觉性。

四、循规——以人为本,遵从规律

学校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所以,学校管理也应循规而行,方能蓄力勃发。这里的“规”既指学校发展的规律,更是人的发展规律。在操作中,也有几个策略。

一是指向创设环境,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环境美熏陶人。加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让学校的每一棵树、每一幅画、每一面墙、每一句话都对教师、学生起着教育的作用,让全体师生在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中成长。学校通过升旗仪式、读书论坛、社会实践、各类活动等培养师生的高尚情操、高贵精神。

二是指向学校管理,关注民意,集思广益。每年的合理化建议征集是教工们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途径,更是征集金点子的好办法。每年,学校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2016年,工会共收到教工合理化建议30余条,涉及校园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学校行政将建议分门别类,组织相关条线负责的中层研究学习,认真答复,使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此活动也改进了许多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是指向教师发展,人尽其才,激发潜能。重点启动了教师职业成长几部曲:新教师过关、青年教师成才、优秀教师成名。通过师徒结对的帮教、能力促进小组帮扶、校名师工作室帮带、外聘名师导学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各个阶段的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要注重教师个体的关注和研究,使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的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并以此成为认真工作的不竭动力。例如,学校有一位教师属于工勤身份,在学校负责水电维修等工作,平时没有什么教学任务,自己也认为没有什么大的价值。一次学生电路设计比赛,学校用其所长,请他做辅导教师,他非常乐意且特别钻研,第一年参赛便取得了常州市团体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为此,他非常高兴,感觉到了自身的价值,工作更有干劲了。发展教师,要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能,让教师体验成功,收获职业幸福。

时代在发展,现代学校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或许会有不断更新,但是,万变不离其“规”。我们应该在“规范”世界里实践探索,稳步前行。学校必须要循规而行,蓄力以待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