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在实习护生实习压力与患者安全感知间的中介效应

2020-06-02 10:01:44杨丽峰
护理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共情条目量表

杨丽峰

(河西学院医学院 护理系,甘肃 张掖734000)

患者安全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 避免或预防患者遭受不良事件或意外伤害的过程,包括预防错误、偏差与意外[1]。 据报道,护士患者安全感知水平直接关系到良好安全医护服务氛围的构建,有利于维护和促进患者安全[2-3]。 实习护生作为护理队伍重要的后备军,由于临床经验不足、操作技术生疏、责任心相对欠缺、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缺乏足够的患者安全感知经验, 是医疗差错事故的高发人群[4]。 有研究表明,在护生实习期间临床发生的护理差错平均有40%~50%与护生有关[5]。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 工作压力和共情能力是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感知的主要预测因素[6-7]。 目前,有关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以临床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现状,探讨实习压力、共情与患者安全感知三者间的关系, 以期为提高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 于2019 年3-4月, 选取河西学院医学院在兰州市3 所三级甲等医院(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临床在岗实习护生,实习时间≥6 个月;(2)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调查时请病假、事假者及因请假时间>1 个月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编制,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班干部、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护理工作。

1.2.2 卫生职业教育患者安全感知量表(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Patient Safety Survey, HPEPSS) 由Ginsburg 等[8]于2012 年编制,用于测量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知识及能力感知。 中文版由张晓彤等[9]于2016 年翻译,量表总Cronbach α 系数为0.940,3 周后重测信度为0.900, 内容效度为0.903。该量表包括自身相关感知(7 个条目)、组织环境相关感知(10 个条目),共2 个维度17 个条目。 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 从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5 分。 总分为17~85 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试对象的患者安全感知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70。

1.2.3 护生实习压力源及压力水平评价量表 由褚彦香[10]于2010 年编制,用于评价实习护生的实习压力。 量 表 总Cronbach α 系 数 为0.919, 各 维 度Cronbach α 系数为0.719~0.859。 该量表包括知识与能力(5 个条目)、患者的护理(6 个条目)、监督与评价(6 个条目)、工作性质与内容(5 个条目)、就业(5 个条目)、教学管理(3 个条目),共6 个维度30 个条目。 均采用Likert 4 级评分,从没有压力~重度压力分别赋值1~4 分。 总分为30~120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实习压力越大。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92。

1.2.4 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 (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 for Nursing Students,JSPE-NS) 由Hojat及其研究小组成员于2001 年研制[11],用于医学生共情水平的测量。 中文版由邱志军等[12]于2011 年翻译, 量表总Cronbach α 系数为0.739,3 周后重测信度为0.843。 该量表包括观点采择(10 个条目)、情感护理(8 个条目)和换位思考(2 个条目),共3 个维度20 个条目。 均采用Likert 7 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7 分。 总分为20~140 分,得分越高,表明实习护生共情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750。

1.3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6 名课题组成员在实习医院发放问卷。 首先, 采用统一指导语向受试对象解释调查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获得其知情同意后发放问卷,由受试对象匿名填写。 问卷当场发放,并当场回收。 共发放问卷330 份,回收有效问卷306 份,有效回收率为92.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分析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 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实习压力与共情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检验;采用层级回归分析中介效应。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306 名实习护生,年龄(21.12±1.78)岁,其中男生12 名(3.9%),女生294 名(96.1%);学历:大专147 名(48.0%),本科159 名(52.0%);63 名(20.6%)担任过班干部;18 名(5.9%)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农村267 名(87.3%),城镇39 名(12.7%);207 名(67.6%)自愿选择护理专业;216 名(70.6%)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

2.2 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实习压力与共情得分情况 本组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总分为 (57.75±10.34)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自身相关感知(23.79±4.34)分,组织环境相关感知(33.95±6.40)分;实习压力总分为(78.15±15.93)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知识与能力(13.03±3.11)分,患者的护理(14.29±3.55)分,监督与评价(14.51±4.06)分,工作性质与内容(13.46±3.37)分,就业(15.13±3.68)分,教学管理(7.73±2.30)分;共情总分为(95.65±13.16)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观点采择(46.97±6.76)分,情感护理(38.33±6.33)分,换位思考(10.34±2.29)分。

2.3 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实习压力与共情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本组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与实习压力总分呈负相关(r=-0.134,P<0.05),与共情总分呈正相关(r=0.265,P<0.01),实习压力总分与共情总分呈负相关(r=-0.220,P<0.01)。见表1。

表1 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和实习压力、共情的相关性分析(n=306,r)

2.4 共情在实习压力和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采用Baron 等[13]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探讨实习压力、 共情与患者安全感知之间的关系。 在控制所有人口学资料影响的情况下,第1 步,以患者安全感知为因变量, 实习压力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实习压力对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34,P<0.05),且实习压力能解释41.3%的总变异; 第2 步, 以共情为因变量,实习压力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实习压力对共情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20,P<0.001),且能解释共情40.5%的变异;第3 步,以患者安全感知为因变量,共情和实习压力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能解释52.9%的变异,但实习压力的预测效应由-0.134 减弱到-0.076。 由此可见,共情在实习压力和患者安全感知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估计值ab=c-c′=-0.134-(-0.076)=-0.058(5.8%),95%CI:0.018~0.258。见表2。共情的部分中介作用模式见图1。

表2 实习护生共情在实习压力和患者安全感知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图1 共情在实习压力和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间的中介作用模式图

3 讨论

3.1 本组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共情和实习压力均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本组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总分为(57.75±10.34)分,与总分中间值51 分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与医学院校及医院重视对护生的患者安全教育, 以及带教老师对不良安全事件的警示有关。 目前医学院校普遍将患者安全教育融入到护理教育课程中, 在专业课程中强化患者安全教育, 例如创建情境体验式教学,将患者安全教育融入到情境中, 让护生通过情境模拟,在体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患者安全意识和维护患者安全的使命感。同时,医院也将患者安全相关知识纳入到实习护生岗前培训中,并定期为实习护生开展患者安全护理教育, 以强化其患者安全意识。此外,临床带教老师组织实习护生分析、讨论患者安全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本组实习护生共情总分为(95.65±13.16)分,与总分中间值80 分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与本组调查对象67.6%自愿选择护理专业,70.6%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有关。 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和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往往内心热爱护理专业,对护理职业有较高的满意度,因此能快速融入工作,学习、工作的动力较大,有利于理解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本组实习护生实习压力总分为 (78.15±15.93)分,与总分中间值75 分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与护生对自己的操作能力缺乏自信,面对患者紧张、担心出错,以及随着患者权益意识增强,不愿意实习护生为其提供服务, 从而增加护生护理患者时的压力有关。

3.2 本组实习护生实习压力与患者安全感知及共情呈负相关,共情与患者安全感知呈正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本组实习护生实习压力与患者安全感知呈负相关(r=-0.134,P<0.05),即实习护生实习压力越大,其患者安全感知水平越低,与杨淑红等[14]的研究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实习压力大的护生容易出现专业思想不稳定,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注意力降低, 因而容易忽视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安全的感知。

本组实习护生共情与患者安全感知呈正相关(r=0.265,P<0.01),即实习护生共情能力越高,其患者安全感知水平也就越高。究其原因,共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同身受、 认知理解和协调行为反应的能力[15],实习护生越能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心理,就越能促进患者表达内心感受,有利于护生预测患者的行为[16],进而提高对患者安全的感知。 本组实习护生实习压力与共情呈负相关(r=-0.220,P<0.01), 即实习护生实习压力越大,其共情能力越低。究其原因,可能与过大的工作压力容易引起共情疲劳,损害共情能力有关[17]。

3.3 共情在实习护生的实习压力和患者安全感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 实习压力对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β′=-0.134,P<0.05),共情在实习护生的实习压力和患者安全感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76,P<0.05),提示实习压力不仅对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感知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 还以共情为中介变量间接负向预测患者安全感知。 究其原因:(1)实习压力是由于护生无法应对临床实习环境和应激事件而产生的负性感受和消极信念。压力过度会引起身心失衡,注意力降低,影响安全感知、信息处理及决策[6,18]。 实习压力得分高的护生,专业自信度较低,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因而患者安全感知度较差。 (2)共情作为一种心理学沟通技巧, 能促使护士重视患者安全文化,提高医疗安全生产,改善临床结局[7,19]。 共情既对患者安全感知有直接正效应, 还可以作为实习压力影响患者安全感知的中介变量, 说明实习压力对患者安全感知的负向预测包含了共情的调节作用。实习压力小的护生可能共情能力较强,拥有较高的专业自信,能积极投入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安全的感知。

建议采用适宜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减轻护生的实习压力,提高共情能力,以提升其患者安全感知水平。通过信息化平台辅助实践教学,带教老师演示教育、自身反复练习等措施,使实习护生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增强其面对患者时的自信。 采用叙事护理培训,以提升共情能力。 例如通过情景模拟,实习护生在体验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的交流与沟通中,引导其尊重生命,了解疾病背后的故事, 增强同理心; 组织实习护生参加读书沙龙,阅读、讨论、分享叙事医学书籍中的积极因素,建立起对生命的尊重及感知患者病痛的共情能力;通过个案分享、书写患者和家属的生命故事及体验,增强实习护生换位思考、体会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学校,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容易导致研究结果产生偏差,后续研究可选取不同地区,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共情条目量表
网红会和打工人共情吗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商业评论(2022年4期)2022-05-05 23:01:30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26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