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经鼻吸痰法降低婴幼儿鼻黏膜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0-06-02 10:01:48张月葵罗春绸林英林秀梅张小双陈雅玲
护理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分泌物鼻腔负压

张月葵,罗春绸,林英,林秀梅,张小双,陈雅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a.护理部;b.儿科,福建 漳州363000)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1],患儿感染后常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由于婴幼儿咳嗽反射弱,不能自主咳嗽排痰, 容易因分泌物阻塞气道影响肺通气换气功能,从而影响疾病康复。吸痰是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首要的护理措施,但可能出现气道黏膜损伤出血、感染、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2],不良反应出现后可能造成患儿不同程度伤害, 还引起家长恐惧及不配合治疗。 为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国内外广泛开展关于不同吸痰方法、吸痰管深度、负压水平等方面的研究,但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不同吸痰方式的益处及不良反应差异[3]。为改善服务流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我科通过改良经鼻吸痰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我院2017 年5 月—2018 年4 月小儿呼吸科新收治住院的肺炎患儿,纳入标准: (1)出生1~36 个月;(2)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4];(3)合并鼻塞、流涕症状; (4)入院时血氧饱和度>94%[4]。 排除标准:(1)重症肺炎、哮喘、喘息性肺炎;(2)有鼻出血病史;(3)血小板计数<100×109/L;(4)有鼻窦炎病史;(5)家属拒绝参加研究。 文献报道经鼻吸痰法鼻腔黏膜出血发生率最低约13%,本研究预观察发现改良经鼻吸痰法鼻腔黏膜出血发生率约5%,按α=0.05,1-β=0.9,公式计算每组所需样本量256 例,考虑患儿依从性,增加10%样本,计划筛选564 例[5]。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588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5 例和对照组293 例,2 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合并症状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肺炎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2 方法

2.1 干预方法 2 组肺炎患儿住院期间均按照临床诊疗常规予抗感染、化痰等原发病治疗及翻身、使用拍背机拍背等胸部物理治疗[6]。 至于吸痰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口鼻吸痰法, 观察组采用传统经口吸痰法联合改良经鼻吸痰法。

2.1.1 用物准备 便携式电动吸痰器(上海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规格型号为7E-B),6 号或8 号一次性硅胶吸痰管(扬州市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小号橄榄头(杭州耀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次性无菌手套,无菌镊子,1 mL 注射器,红霉素软膏,生理盐水,灭菌注射用水。

2.1.2 对照组 采用传统经口鼻吸痰法, 操作步骤如下:检查电动吸痰器性能完好,调节负压80~150 mmHg(1 mmHg=0.133 kPa),连接吸痰管,生理盐水润滑吸痰管前端并试通畅。患儿侧卧位,折叠吸痰管经鼻腔插入适当深度,约为12~15 cm,感到受阻或患儿有咳嗽反射时放松折叠进行负压吸引下慢慢旋转提升吸痰管进行吸痰。 吸完鼻腔更换吸痰管后再吸口腔,深度同经鼻腔吸痰法,痰液黏稠者需反复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操作过程中观察患儿呼吸、面色等情况[7],操作完毕后予红霉素软膏涂抹双侧鼻腔。

2.1.3 观察组 采用改良经鼻吸痰法联合传统经口吸痰法。 改良经鼻吸痰法操作步骤如下:1 名护士固定患儿头部稍后仰,另1 名护士进行吸痰。检查电动吸痰器性能完好,调节负压80~150 mmHg,吸引管连接小儿橄榄头,1 mL 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0.2~0.3 mL注入鼻腔以湿润鼻腔黏膜, 操作者左手轻压患儿一侧鼻翼以封闭该侧前鼻孔, 右手用橄榄头紧塞对侧鼻孔1~2 s 后急速移开进行间断吸引, 双鼻孔交替进行,重复6~8 次,使鼻腔及鼻窦内分泌物及时吸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经口腔吸痰法同对照组,操作完毕后予红霉素软膏涂抹双侧鼻腔。

2.2 资料收集及质量控制 2 组肺炎患儿吸痰操作者均为我科工作3 年以上的专科护士, 大专及以上学历,均取得护师资格证书,操作前经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吸痰,操作后病历中登记是否出现鼻腔黏膜出血以及出血程度。 有2 名不参与吸痰操作护士于患儿出院后根据住院号检索病历中护理记录收集患儿住院期间吸痰次数、 鼻腔黏膜出血情况。

2.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 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程度、平均吸痰次数。鼻腔吸引出分泌物肉眼见血性成分,即判断为鼻腔黏膜出血。鼻腔黏膜出血程度分为三级[8]:一级为吸出的痰液中存在少量血丝,不需要干预;二级为吸出的痰液颜色变红,硅胶管接头及管壁有血迹,需要干预(止血、局部使用血管收缩剂);三级为需要输血,内窥镜、手术治疗(出血部位止血)。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 描述,2 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 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按总吸痰次数统计, 观察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发生例次少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2 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的比较

3.2 2 组肺炎患儿平均吸痰次数比较 观察组患儿平均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4,P=0.003);见表3。

表3 2 组肺炎患儿平均吸痰次数的比较(±S)

表3 2 组肺炎患儿平均吸痰次数的比较(±S)

组别 n 平均吸痰次数(次)观察组 295 3.27±1.30对照组 293 3.64±1.69 t 2.954 P 0.003

4 讨论

4.1 改良经鼻吸痰法可降低肺炎患儿鼻黏膜损伤出血程度并减少次数 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常见病,住院患儿中上下呼吸道感染占60%以上,其中以肺炎占多数[1]。 由于婴幼儿咳嗽反射弱,不能自主咳嗽排痰, 因此吸痰是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的有力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发生例次少于对照组(P<0.001)。 究其原因,婴幼儿鼻黏膜富含血管及淋巴组织, 传统的经鼻腔吸痰方法容易引起鼻黏膜损伤出血, 观察组采用改良经鼻吸痰法, 鼻负压置换疗法是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操作时用连接吸引器的橄榄头紧塞一侧鼻孔, 同时用手指压住对侧鼻翼以封闭该侧前鼻孔,嘱患儿连续发“开-开”音,或因患儿哭泣,均可使软腭上抬以封闭鼻咽腔,进行负压吸引清除鼻腔分泌物, 因鼻腔和鼻窦内正负压交替改变,可同时清除鼻窦分泌物,有节奏的重复6~8 次可达到引流通畅、改善通气、缓解症状目的,而且可缩短病程,可减轻鼻黏膜损伤出血[9-10]。 我科将鼻负压置换疗法进行改良后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需要吸痰者, 利用小儿鼻负压置换原理清除鼻腔分泌物,减少局部黏膜损伤出血发生。

4.2 改良经鼻吸痰法可减少吸痰次数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平均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 传统的经鼻吸痰方法, 因吸痰管质地较硬,接触鼻黏膜的面积小、压力大,容易引起鼻黏膜损伤,无法将鼻腔、鼻窦内分泌物清除干净,同时可造成患儿及家属的恐惧。 而改良经鼻吸痰法采用小儿专用橄榄头,头部光滑、接触面大,患儿哭闹时软腭上举封闭鼻咽腔,使鼻腔处于负压,利用压力差,将鼻窦及鼻腔的分泌物清除干净,减少吸痰次数,对鼻腔黏膜损伤小,操作方便,改良经鼻吸痰法容易受患儿及家属接受,患儿吸痰配合度高,有利于患儿疾病康复。 刘祖琼[11]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吸痰可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总体有效率。 李凤英[12]发现小儿肺炎中使用气管内吸痰并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 在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可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我科发现改良经鼻吸痰法可降低鼻腔黏膜出血发生率, 需进一步研究判断改良经鼻吸痰法能否达到改善气道通气、缓解症状目的。

猜你喜欢
分泌物鼻腔负压
鼻腔需要冲洗吗?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0
清洗鼻腔治感冒
祝您健康(2018年3期)2018-03-15 22:15:11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05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5种眼角分泌物须警惕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博览(2014年6期)2014-02-28 22:32:19
从眼屎性状分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