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辉
共情(Empathy)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出自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关于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共情简而言之就是共同的感情,它要求主体能够走进客体的世界,能够了解并理解客体,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因此共情又称为移情、同感、同理心。共情艺术同时也适合于教育事业。
一、倾听——共情艺术的第一步
主体与客体要形成共同的感情,那么首先便是了解,因此倾听是第一步。教师必须先倾听,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然后找出相应的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我们班共54人,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每组成员都由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好、表现也不好的学生混编而成。每个小组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作业收取、背诵检查甚至是思想辅导等工作。在给学生安排座位的时候,每个小组的6个人是坐在一起的。我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每个小组的大体情况,进行一些细微的调整和引导工作,保证各小组的正常良好运转。小组之间围绕班内日常事务,积极开展竞赛活动,形成互相激励、监督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给予赞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认识自我的价值。
二、表达——共情艺术的第二步
班级管理的艺术就是表达与交流的艺术,表达在共情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共情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步骤,也是检验教师对于学生心理掌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表达的时候,极为重要的就是教师如何才能与学生站在同一个位置,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你所表达的东西。手机可能是目前大多数高中生成长路上最大的诱惑和阻碍。关于学生的手机管理,应遵循先提升思想认识,再根据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手机保管方案。先给学生思想上一个正确的认识,再用不同的方法来管理不同学生的手机。我们班管理手机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自觉上交。每次返校上课后的晚自习,由班长和另外一名班干部统一收取并登记好姓名(手机型号和颜色),然后锁在办公室指定的抽屉里,并及时在家长微信群里公布学生自觉上交手机的情况。既让家长了解班级手机管理的情况,又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家校共育形成合力。走读生每天早自习自己将手机送到我的办公桌上,或者由班长送到指定的抽屉保管,晚自习后回家时才能找班长领取。对于不主动上交手机的,只要在教室、寝室里看到有手机就会被长期保管,直到学期末再归还。周末或节假日放假的时候由班长和一名班干部在最后一节课前把手机放在教室的讲台上,放学后学生才可取走自己的手机。让学生能够从思想上认同并理解老师对手机管理的终极目的,避免形成思想上的对立,进而在行动上能够自觉做到配合老师的管理。
现代心理学认为: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体验,也是一种能充分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认识、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是心理咨询最為重要的技术之一,同样在教育的过程中,这也是极为重要的技术之一,而这个技术的最终实现者,就是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来完成共情的第二步。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所面对的客体——中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有先入为主的心理,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这个时间段内较为幼稚的想法与爱好,即使是有偏离于正常轨道的学生,我们也要设身处地地考察其思维的发生,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
三、交心——共情艺术的第三步
交心是共情艺术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共情艺术能否完成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要求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理,正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不仅要求对学生的心理有着十分到位的掌握,而且也得对自己的教育管理进行反思,认识到学生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完成交心。班级有个女生家住得较远,妈妈上班没有时间管她,爸爸几乎不管家。因为手机被老师没收情绪比较激动想走读,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后,知道她想走读其实是想在上下学的路上可以玩手机。(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学校还没有开通专线公交车)我没有拒绝她,而是支持她的想法并且每天给她开请假条,让她先尝试走读。如果能够适应就办理正式的走读。然后我告诉她我的想法:首先,临时走读期间万一不能适应走读,还可以继续住校,省去了来回办理手续的麻烦;其次,走读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恶劣天气、突发状况,希望能够磨炼意志;再次,家长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更考验自我管控和生活自理能力。最后我表达了希望她能够不断挑战自己并坚持下来。她信心满满地答应了。第一个星期她做得不错,每天来得很早,上课也没有睡觉,但是到了第二个星期,她主动来告诉我不想走读了。她说坐车太不方便了,早上要起得很早挤公交,还不一定挤得上去;公交车太少、人又多;路上花的时间太多,在家里也没有多少时间学习。至此,这个女生用自己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给自己上了生动的一课,后来她非常安心地住校并把手机交给我保管,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共情与其说是一门艺术,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它其实可以看作是理解、接受、关心、尊重和珍惜的一种心理倾向,希望通过这种心理倾向达到一个感同身受的和学生相互理解的情感和处境的目的。老师及时纠正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不是武断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定性,而是从思维发生的角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背后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与学生交心谈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最佳环境,相信一定会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本文作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