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少婷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发展使得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此阶段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时,可以从学生的学情特点入手在备课时确定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方法吸引其投入到阅读中挖掘核心要素,并通过布置课后阅读练习和写作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得到知识的迁移应用和理论知识的内化,引导学生主动探析语文知识,习得语文学习思维,获取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3.047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探求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过去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下教师一味追求知识和技巧的讲授已然不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需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探究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在保证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升的同时实现教学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探析有效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发展。
一、尊重学生主体,树立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引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依据,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开展前,要能够充分对学生的既有学情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和个人语文知识储备及学习能力等,深入研读具体教材文本从教材模板组成,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习过程中易混淆的知识点,确立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教师在备课时要能够从教材和学生的角度分别作出细致的分析,这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然掌握了散文的语言与意境美,明确了散文的特点,问题在于他们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会停留在读的层面上,语文思维与审美能力依然在形成阶段。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能够充分要求学生掌握三个知识点,即(1)故都的秋是扣住哪三个要素来写的?是怎样扣住这三个要素来写的?引导学生找到“清”“静”“悲凉”三个词语并进行深入分析;(2)作者如何对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3)通过分析整个文本,你能说一说作者是如何以情感驾驭景物,以景物显示情感的?除了三个知识点外,教师还要重点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本语言,在情景融合的理解中提升其阅读鉴赏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诵读引领法、合作探究法和问题点拨法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明确本文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体味作者情感,并重点关注学生自主讨论环节提升他们的阅读鉴赏力。最后,教师也要重点关注情感价值目标,结合文本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风物的真情及爱国情感等情思。
二、创新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中提升核心素养
阅读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是学生领悟语文含义以及情感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风向标,阅读教学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创新多样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积极投入到文本教材知识的探究中能有效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首先,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问题启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祝福》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品读环节,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我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比如:(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在祥林嫂不幸的人生中,她周围的人是怎样面对她的不幸的?作者描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设置问题,能够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通过在课堂外组织学生参加朗诵大赛,看一看哪一位学生读的标准,读的有感情;还可以针对某一主题的教学内容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彰显自我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有效性。又如,在教学《动物游戏之谜》这一说明性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现象,结合具体教材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让学生从身边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小动物观察入手,小狗到新的地方会通过留下尿液宣告主权,并通过气味判断同类是否留下记号,说一说这是为什么?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由此引出本课的学习,大自然中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去探究,这样导入新课学习学习就能够更加深刻思考本文內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布置阅读练习,习题演练中强化知识迁移
教师在课后的阅读练习作业布置中给学生布置针对性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分析,不能是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也是帮助学生查找学习漏洞补齐学习短板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阅读作业能在后续调整教学中找到具体方向,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课下针对课堂中讲的内容搜集相应的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习题演练中实现知识的应用迁移。
比如,在教学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后,教师可以专注于人物形象分析,通过给出学生具体的片段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如外貌、形态、语言和动作等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艺术特色,在勾勒和剖析人物的过程中把握全文基调,感受作者对人物塑造的高潮技艺;又如,教师还可以给出学生课外阅读篇章,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习过的阅读技巧进行文本鉴赏,在此过程中举一反三完成知识的迁移应用。在学习完《荷塘月色》一文后,文章中描写的关于荷塘月色美景的句子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为了让学生对这种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有深入全面地了解,教师可以在课下运用多媒体搜集相关的关于其他作家描写荷塘的经典文段句子,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分析探究,同时,针对这篇课文的内涵意义,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结束后,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搜集并了解创作背景,通过让学生讨论《西洲曲》《采莲赋》的应用意义,引导学生在课后交流中品悟文本内涵,真正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四、加强写作实践,写作过程中内化理论知识
语文写作教学对于高中语文这门课程而言,影响甚大。自教学改革以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便受到了更高的重视,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更系统、更深入、更彻底地掌握高中语文写作技巧,加强写作实践,提升语文内在,拔高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首先,教师可以基于教材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把握语言建构知识,还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在课堂中以研究本课的语言魅力为主题,通过遣词造句,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展开教学,让学生找到进步的方向。只有通过不断地锤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通过学习优秀作品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历年的高考真题布置习作练习题目,也可以结合教材文本内容布置习作练习,如以“难忘的经历”这类叙述性的作文主题创作,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内化自我的语文理论知识,获得自我素养的进步。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在写作主题分享课上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通过点评同伴作文中的闪光点和自己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也从旁点拨,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合理意见加上自己的思想进行反复修改,在修改过程中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育,但当下的高效课堂构建并非朝夕间顷刻即成,而是需要教师充分遵循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在创新教学方式的道路上去探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在生本思想引领中构建有效语文课堂,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养成,让学生在习得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其阅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丽《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华夏教师》2018年第20期。
[2] 郜培芳《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研究》,《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第5期。
[3] 王艳新《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究》,《中华少年》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