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0-06-01 13:49杨雪健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杨雪健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逐步推进,小学德育教育课堂理念也要发生变化,怎样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因而,教师需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9.061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正处于低层次阶段,教师需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发挥二者结合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德育教育工作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针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政治理念等内容进行教育,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明确行为正确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保证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学习文化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加强学生的抗压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高效的教学环境中熟练掌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二者的区别

德育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道德与心理教育目标层面上。首先在道德层面上,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学任务,教师应在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身到学习生活中,在学习上帮助同学、关爱他人,在生活上遵守行为规范,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其次,在心理教育目标层面上,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掌握调节自身学习压力的方法,缓解学生的情绪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内保持身心愉悦,继而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

3.二者的联系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开的联系点是基于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教师要在课堂内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产生脱节的现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新型的教学理念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品质,利用完整高效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以此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二、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1.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为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素质。教师应在德育教育课堂内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进而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品德,不断促进德育课堂的作用。并且,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避免学生产生排斥的现象,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使得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在学习《举止文明》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并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加强学生的文明素养。首先,教师要在课堂内与学生进行互动,并设置教师与学生在商城偶遇的情节,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对老师的称呼,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的用语,在接受别人帮助时,微笑着向他人致谢,并强调尊重是相互的,避免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而后,教师要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活动中的内容,引领学生全面地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使学生在教学材料内思考文明用语的错误与正确,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文明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礼貌意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在德育课堂内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实现二者的融合

由于德育教育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需依据德育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过程,并在其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教师要以实际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例如在学习《诚实守信》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利用实际内容加深学生对“诚信”的理解,继而保证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彼此间借用橡皮的内容进行描述,以最大的效果与最小的内容带领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如当你借用其他同学的橡皮后,却没有立马还,那这位同学会怎样想?他首先会从善意的角度思考你是否忘记了,你们之间还有友谊存在。但是当过了归还的日期后,那他就会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你是不是不想还了,继而你在下次借东西的时候,他还会借给你吗?并让学生换位思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强化学生诚信的作用。而后,教师要带领心理建设较差的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自己的情况,避免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状态,从而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心理建设。

3.实现家校联合的教学模式,促进二者的结合

由于学生的家庭氛围存在差异性,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文化也具有不同的内容。为此,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要与家长进行实时沟通交流,进而实现校内外的教育模式。同时,教师应在班级内开展家校主题活动,带领学生与家长共同进行实践,以此让家长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要性,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4.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思想品德

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不再新颖,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升,不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加强学生的生活习惯。因此,教师需在班级内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著名建筑,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性格活泼特点,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德育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例如在學习《尊重他人》时,教师就要以班级内发生的实际内容进行教学,逐步增强学生对“尊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开展学生演讲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内容进行演讲,并在其中加强“尊重他人”的思想品德。如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时,个别学生开始了聊天,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也没有用心听讲。教师就可以委婉的批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耐心倾听他人说话,不可一边听一边聊天。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与休息,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没有经过他人允许,不要擅自触碰他人的物品等,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在保证不伤害学生心理情况的前提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标准,使学生成为友善、懂礼的少年。

5.实现二者教学方法的融合,顺利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在现阶段的德育教育课堂,教师依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固定的道德课堂内接受的思想文化较为僵硬,不利于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提升学生在课堂内的参与度。因而,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在德育教育课堂内将二者的教学方法进行融合,使学生在掌握德育规律的基础上明确心理健康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心理平衡性,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样重要,教师可在德育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继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与心理活动,指引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与学习,进而实现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教学,搭建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增强学生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 兰秀玲《新时期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汉字文化》2019年第24期。

[2] 刘雁、李震《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2期。

[3] 朱培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中关注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意义论述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思考
让生命绽放笑靥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