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创新教育理念的更新,现阶段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创新的教学模式打造有内涵的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提高。文中笔者针对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浅谈了以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引言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基础知识、关键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方面的整体体现,具体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家国情怀,在核心素养的促使下学生能更加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强化自身的学习兴趣,积极融入历史知识中进行学习和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摆正自己的教学指导地位,多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学习中正确地理解历史,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1.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师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相对单一、固定的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无法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及了解,只能跟随教师的脚步肤浅的了解历史事件,对于其中的意义无法很好掌握,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且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较少,教师未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及学习需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对于部分学生来难度较大,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两极分化的教学现象,影响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最后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历史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忽略了对学生们历史综合素养的培养,未能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开展创新及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只能学习及掌握一些较为基础的历史知识与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渗透核心素养,打造有内涵的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途径
2.1以渗透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入课本中挖掘历史素养的教材资源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渗透核心素养作为导向积极开展相应的历史教学。新课改标准下教师的历史教学应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层面,历史书本中、历史事件中包含着较多的人文资源及道德品质精神,但学生们由于生活阅历及认知水平的差异不易对这些资源进行发现及深入分析。这就要求教师深入课本中对其中的历史素养知识点进行挖掘,并结合这些内容展开相应的创新教育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及学习历史基础知识、历史技能的前提下强化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历史理解、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时间的顺序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时代发展的顺序进行了解,并在课堂上选择一名学生讲述晚晴、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改革开放等时间段社会发展的异同之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讨论这四个阶段下社会特征及影响社会发生变迁的背景因素有哪些?以此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及时空观念,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水平。
2.2渗透核心素养,创设具有针对性问题的教学情境展开高效教学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的方式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及史料实证意识,促进学生们综合历史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历史知识及事件中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始末及根本原因,促使学生更加了解历史,缩短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感兴趣,并主动的以查看书籍、上网查询及寻求教师帮助等方式解答问题,强化学生历史问题的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
2.3渗透核心素养,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新及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历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教师应通过营造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合作互动的方式探究历史问题,以此获得新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在小组中由成员投票选择一个小组长,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小组长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行积极的动脑思考、分析讨论,最终得出答案。在小组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长说出自己小组的答案,最后由教师说出正确的答案,在正确答案得出之后应给予学生3分钟左右时间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得到优化与自我提升。
3.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实施有内涵的教学措施渗透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和习惯,从整体上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成为新时代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周胜.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8, 000(016):141.
[2]陳伟.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下的高中历史一轮备考复习——从“史料实证”维度观察广州市高二教研课堂[J]. 中学历史教学, 2018, 000(001):P.58-60.
[3]戚建满.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J]. 学周刊, 2019, 400(16):64.
[4]李艳飞, 祁小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 ——以人教版"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为例[J]. 新课程·下旬, 2019,26(4):45-46.
作者简介:畅雁冰(1993.03--),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为历史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