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臻臻
【摘 要】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和睦相处的课堂,这需要教师停下脚步,主动走进学生,细心倾听来自于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和想法。本文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听艺术缺失的现状,从四个角度解读倾听艺术,力求重新找回倾听在教师教学中的地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倾听艺术
一朵花开,带来春的气息;满园花开,则预示着春满大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次发言都是花朵绽放的声音。在纷繁复杂的语文教学中,你愿意为身边的这朵小花停留多久?你愿意为这片花开等待多久?你愿意蹲下身细心去倾听孩子们每一次微小却真挚的心声?你愿意……“我愿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这个答案。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倾听这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倾听,《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但审视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师似乎更关注学生的倾听(下对上)。教师会在不自觉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忠实的听众,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将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一统天下的“讲堂”最终呈现的是教师自身疲惫的身影和沙哑的话语,而课堂的主人——学生则失去了兴趣,或陷入沉默,或昏昏欲睡,或无聊走神,原本应该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课堂变成了一个枯燥乏味的地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心声,而教师及时转变角色,自觉充当另一个倾听者,就显得异常重要!
教师在倾听过程中首先应注重语言形式,即关注学生的声调、停顿、动作、体态、语速和语调等。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朗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朗读中所呈现的语音语调来判断学生对文本的熟知和理解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其他表现,如窃窃私语,对老师或对答案的质疑等。有些教师害怕学生的这些表现会影响上课的顺畅性,怕学生的表达不符合自己的预设,甚至怕学生的质疑会挑战教师的个人权威,因此对这些表现往往选择置之不理或横加训斥,转而简单粗暴地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这样的做法只能体现教师倾听意识的缺失和倾听能力的低下,对于学生的发展无疑不利的。
如果教师能抛开传统的束缚,解放思想,能放慢上课脚步,给予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私语,也许我们就能更好地明白学生真正的需求和疑惑。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教师的课堂倾听艺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学会”进行尝试和提升。
一、学会平等、耐心地倾听心声
语文学习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才会有显著的成效,而这归根结底在于“平等”二字。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即强调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改变陈旧的观念,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体验,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践行课程标准的准则。
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除了平等倾听,教师还需要一定的耐心。每个学生的表达能力存在差异,但每个学生渴望得到尊重的心却是相同的。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心声时,不能任意打断学生,不能粗暴地对待与自己想法不一样的声音,鼓励学生尽量把话说完,把意思表述清楚。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教师的眼睛要始终关注学生,眼带笑意,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发言内容上,而不是眼睛盯着教材,心里惦记着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和内容。
二、学会用赞赏与期待发掘闪光点
赞赏是一种力量,期待是一种动力。教师若能以赞赏的态度,对每一位学生抱有期待,就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倾听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表扬中激发学生的潜力。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要相信学生是一群特征鲜明,积极向上的个体,只要引导适当,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成长的画卷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青春色彩。可是受到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偏激的思想或不当的言论,这个时候教师不应严厉地斥责或嘲笑,而应以一个朋友或长辈的身份,用宽广的胸襟主动去开导学生,在情感上走近学生,用赞赏和期待沟通彼此的心灵。
赞赏和期待是为了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给予学生向上的鼓励和信心。站在欣赏角度的课堂倾听,不仅要倾听其发言的内容,还要倾听其言辞背后的需求与困惑,听出学生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在细心倾听的过程中,教师也许会发现学生的表达不尽如人意,但从换一个角度去看,仍有不少可取之处,如有些学生拥有流畅的表述,有些学生拥有严密的逻辑,有些学生拥有细腻的情怀……这些不被注意的优点,恰恰是鼓励学生最好的切入点。教师在倾听中如果能迅速捕捉到闪光点,当即予以反馈,相信学生会非常乐于接受。
三、学会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及时反馈
出色的倾听艺术,如果只拥有平等的意识和赞赏的态度肯定是远远不够的。灵活多变的反馈方式则是倾听艺术富有生命力的延伸。教师在倾听中洞悉学情,接下来的一步便是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决策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将对其的评价放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这就对学生的口语提出要求,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恰当的表达,另一方面则对教师在同一特定交际情境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反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是非对错,单一的肯定否定形式已不适合现在多变的教学实际,只有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适时进行调整,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灵活多变的反馈方式来源于教师的日积月累。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洞察力与教学机智。在听辨学生发言时,绝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小却大有教学价值的地方,在倾听的同时对获取的信息迅速作出教学决策,催生新的教学行为:可以点头,用微笑表示赞同与鼓励;可以复述,用重复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与记忆;可以反问,用追问引起学生重视与反思;可以拓展,用延伸来激活学生思维,拓宽思路……这些随机生成的教学行为因为发自内心而显得自然又得体,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更可以推动课堂教学朝更深处发展。
四、学会用谦虚的态度促进教学相长
倾听是一种真诚的谦虚,教师只有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才能在工作岗位中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走向成熟,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最终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教师并非完人,作为一名身处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取长补短,丰富知识,是每位教师的执着追求。而每天新鲜的课堂教学活动则是一个发现自身问题,提升个人能力的良好途径。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辨析不同的声音,教师可以反思个人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找出自身的不足和欠缺。
当然,这一切都以谦虚作为支撑点。课堂上的谦虚并不是一种故作姿态,矫揉造作,善于倾听的教师甚至可以蹲下身子,眼睛平视,与对方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只有在这种谦虚的氛围中,教师才能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一起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与学生一起分享思考的快乐,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彼此成就的过程。
倾听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重视倾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让倾听成为自身的一种教学习惯、一种个人素养、一种教育能力,相信等待每一朵花开,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都将是教师最美好的享受!
参考文獻:
[1]凌峻.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倾听艺术[J].教育大视野,2008.
[2]宋运来.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周俊华.借你一双“顺风耳”——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倾听”艺术[J].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1(02):62.
[5]单学鹏.初中语文课堂的倾听艺术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J].中外交流,2017(01):62.
[6]袁菊.中学语文教师倾听素养摭论[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2(02).
[7]陈星.浅谈聆听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下旬刊),2015(0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