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强林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特征以及实用性价值,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所以,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做法进行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做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52-02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学着感觉枯燥无味,部分数学教师教着也毫无激情,以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恐惧感与厌倦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让学生从实际中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领悟到数学的美,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效率全面提升。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现在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做法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与分析。 树立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理念,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要想数学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那么,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理念,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积极从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原型,去发现数学实例,引导学生对贴近自已生活的现象提出数学问题,从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将教学、学习、生活实践看作一个统一体,做到“教、学、做合一”。只有这样,数学教学的理念才会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才会真正实现生活化,整体数学教学才会真正实现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类似的学习对象最容易被学生感知,并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教学情境,突出知识的趣味性,是使学生很快对所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联系生活,充分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性,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施多媒体、游戏、实物演示等教学策略,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得数学知识不再是抽象化的;加强生活和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生活和数学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一个外出春游的生活情境,外出时出示红白两件上衣和黑绿蓝三条裤子让学生搭配出不同的穿法去游玩。不同的学生会搭配出不同的套装,有的学生喜欢白上衣和黑裤子、有的喜欢白上衣和绿裤子、有的喜欢红上衣和黑裤子等。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喜好出发,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教学内容生活化,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让教学内容成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题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选取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题材,比如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身边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着的“数学”点滴,从而经历一个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或者动手制作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长方体盒子、箱子等,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或者动手制作的实物,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这些长方体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这样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让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中学习,通过动手实践而学到的知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学效果会很好。
三、在教学中引入生活案例,延伸和拓展教学资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想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时,要紧密结合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积极引入生活案例,对教学资源进行适当地延伸和扩展,将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通过引入生活案例,可以让学生产生熟悉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例如,提高学生对a-b-c=a-(b+c)这一规律的认识,可以将该知识内容引入生活实例:妈妈给你20元去商店买酱油,一瓶酱油8元,到商店买了一瓶酱油后,售货员找给你14元。这时你看见你喜欢的漫画书到货了,一本10元,于是你买过书之后还有2元。计算过程:这其中可以用20元先减去买酱油的8元,再减去买书的10元,最后剩2元,20-8-10=2(元);也可以用20元减去你买酱油与买书总共花的钱8+10=18(元),最后剩2元来算出,就是20-(8+10)=2(元),结果是相等的,从中可以看出a-b-c=a-(b+c)。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将数学知识内容回归到生活当中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菊萍.简析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