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双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和助学金力度的增大,家境贫寒的高校学子在求学过程中的经济困境得到很大缓解。随着接受资助学生人数的逐渐增加,一些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愈发严重。本文主要是结合国家助学金工作分析感恩的现状,并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搭建学生感恩教育体系。这将有助于完善现行的资助政策,并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首次对我国学生资助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我国学生资助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篇章。从2007年至今,我国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全面的资助政策体系。
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国家资助、师范生免费教育、新生入学资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其中,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外,其他几种资助类型均属于无偿资助。在几种无偿资助中,国家助学金的名额相对较多、申请门槛也相对较低。2018年3月1日教育部公布2017年全国学生资助情况,共资助高校学生4275.69万人次,资助金额1050.74亿元,比上年增加94.90亿元,增幅9.93%。2017年各类助学金共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982.63万人次,资助金额312.03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9.70%。其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本专科生565.92万人,资助金额162.49亿元。
各高校在评定助学金前,根据《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会根据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实行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认定,尽可能确保后期助学金等级评定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公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并重点强调“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国家设立助学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成长、成才,进而实现自助、自强。无偿资助主要保障了受助学生的权利,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履行相应义务,导致学生履行相应义务渠道不通畅。在助学金评定结束后,出现一些与国家设立助学金初衷背道而驰的情况。部分高校获助学生群体中存在不合理使用助学金、获助后没有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和社会的意识的情况,甚至少数获助大学生面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时无动于衷。如何搭建良性的感恩教育体系对高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意义深远。
1 高校现状
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目前助学金的使用情况,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搭建更好的助学金发放工作中学生感恩教育体系,从而使国家设立助学金的意义得到最大践行,笔者通过网络问卷平台对所在学院2015级、2016级、2017级的在籍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认识及使用情况的调查》的网上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06份。根据数据显示,本次調查对象中58.62%为获助学生,41.38%为非获助学生。59.11%学生表示国家助学金对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作用很大,7.88%认为周围假贫困情况很严重,95.8%将助学金用来抵扣学费或生活费,15.76%认为周边获助同学不合理使用助学金。
在院校及班级各项活动参与方面,33.99%表示非常积极,57.14%表示一般,5.91%表示不积极,2.96%表示很不积极;其中19.05%实际已获助学生表示非常积极,61.9%实际已获助学生表示一般,13.1%实际已获助学生表示不积极,5.95%实际已获助学生表示很不积极。
在关于如果获得助学金,是否愿意捐赠助学金方面,69.95%表示愿意捐赠,30.05%表示不愿意捐赠;其中65.48%实际已获助学生表示愿意捐赠,34.52%实际已获助学生表示不愿意捐赠;而在毕业后是否愿意在经济许可时资助经济困难的学子方面,96.06%表示愿意,3.94%表示不愿意;其中92.86%实际已获助学生表示愿意,7.14%实际已获助学生表示不愿意。
综上,国家助学金制度在实施的各个环节大体合理,大部分学生的感恩状况良好。但是存在部分贫困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国家设立助学金的根本目的,把国家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的福利,有“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在学校不积极进取,缺乏回报社会的想法。学生感恩意识特别是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的薄弱与感恩行动的缺失亟需引起重视。因此,结合高校国家助学金相关评选与发放等工作来培养高校学生的感恩意识迫在眉睫。
2 情况分析
高校受助群体主要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或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或下岗职工低收入家庭、多子女家庭、单亲甚至孤儿家庭,也有部分学生来自特殊情况而导致贫困的家庭。受助群体中感恩意识的缺乏和感恩行动的缺失,结合实际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
2.1 个人方面
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从其自身来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源于自身家庭带来自卑。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可能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或者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是整个家庭甚至家族的骄傲与希望,但进入大学后面对众多品学优良、家境殷实的同学,不禁产生自备心理;更有甚者,为了掩盖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事实或寻求心理慰藉,请客、娱乐消费等不合理地使用助学金,把国家、学校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不思感恩。二是认知狭隘。许多大学生觉得感恩就是用物质去回报对方,却在实际的大学生活与学习中,没有好好珍惜学习的时光、没有好好把握成长的机会。部分受助同学没有意识到国家设立助学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更好地完成学业,最终达成“受助——自助——助人”三个阶段的转变。
2.2 家庭方面
在笔者问卷调查中,受调查学生88.18%来自于农村与小镇。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仅仅是学业上的,对于人文素质方面并没有引起重视,缺乏正式有效的感恩教育。同时,在我国国情下,迫于生存与生活压力,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生计选择外出务工,还有部分城镇家庭的父母因为工作辛苦奔波。这使得我国目前很多家庭的亲子之间缺少交流。很多父母出于缺少陪伴引发的愧疚,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子女的需求,不仅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孩子内心亲情感与信任感的缺失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有时候还会变得性格孤僻,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
2.3 学校方面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初高中所在的学校本应该是育人成才的地方,但现在的部分学校过度关注学校升学率而忽视了本该在初高中打下基础的感恩教育。进入大学后,有越来越多高校正在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结合,进而开展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但由于贫困生的认定和评选消耗了资助部门大量精力,在感恩教育措施不够完善、感恩教育活动形式化严重、内容贫乏、缺乏创新的背景下,感恩教育的效果往往难以得到保证。
很多受助學生直到助学金花完,也不清楚作为受助人要承担的责任,高校也缺乏对应的监管机制。高校资助工作,往往很难真正将资助与育人、扶贫与励志相结合;高校感恩教育也常常是流于浮表,更多的是在讲授感恩知识、感恩事例,期望搞几场感恩教育的大活动就实现感恩教育的目的。高校感恩教育真正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知道感恩,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恩,在生活中践行感恩。
2.4 社会方面
高校不再是以前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多元价值取向的冲击,社会传媒的负面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弱化,国家影响力度不足和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等,社会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盛行大大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判断,导致其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畸形,造成大学生丧失感恩意识,出现不孝顺父母,不尊敬老师,不帮助同学,不感激资助者的不良现象。
3 感恩教育体系研究
河南大学的祁若阳于2017年做过相关调研,大学生感恩实践情况不容乐观,感恩认知和情感方面也有待加强。
感恩是由内而外的,它会带来积极的情绪、触发积极的行动。这样的状态可以提高我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帮助我们积极应对周边事物,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感恩教育在提升个体思想道德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感恩带来的人文关怀,也可以使人们变得更加相互信任和理解,更好地促进社会弘扬正能量。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主阵地,是孕育知识和人才的摇篮,也是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
笔者从2016年底至2018年底,将所在学院作为试点进行受助学生的公益学时管理,强制要求试点学生至少完成5学时的公益学时。2017年试点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于当年10月核实人均4.06公益学时,2018年试点励志奖学金与国家一等助学金获得者,于当年10月核实人均6.36公益学时。在试点学生群体人数增加200%的情况下,人均公益学时增加2.3。笔者征集试点学生代表进行了访谈,他们表示非常支持该公益学时行动,不仅给了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对院校和国家的感激,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明白了感恩的意义。
感恩教育难以保证效果,主要是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体系的支持。笔者结合感恩的三个层次——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和实践层次,思考搭建基于高校国家助学金工作的学生感恩教育体系。
以往的感恩教育体系多数是助学金评定前的考核,主要存在以下困难:人群不固定,目标大,不好管理。部分感恩教育体系是助学金评定后的要求,主要存在的困难:无追踪与监管机制,基本处于放养模式。根据情况,现在提出前后交叉考核体系,共涉及下面三个维度,根据每个维度得分情况设立基础门槛与加分门槛,分值每学年一更新。
3.1 培养感恩意识
本维度主要是结合高校第二课堂进行展开。首先高校需要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之中,让获助群体有机会多参加院校、班团活动(包括感恩理论教育、情感教育),同时对该部分同学设立第二课堂学时考核机制。一是鼓励受助同学积极参加感恩教育,培养个人感恩意识;二是借此机会让受助同学多融入大学校园生活,课余提升自我能力。
具体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举行感恩主题的画或摄影展;开展有关感恩方面的家书、征文、辩论、演讲、朗诵;组织观看有相关教育意义的影片;举办感恩教育的讲座等。
3.2 本维度主要是鼓励受助群体多参加志愿服务(实践,包括勤工俭学),并设立对应的学时要求,发放公益学时卡或在网上自管平台开发志愿服务报名与统计板块,用于考核。
在公益学时试点调研中很多同学表示,感恩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应该深入到生活,体现在行动上。获助学生需要参加志愿者、勤工助学、社区服务等活动,通过实践,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情感,在获得国家和社会帮助的同时学会自立自强、并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3.3 培养长远感恩能力
高校应该引导获助学生用自己学业上的进步来进行感恩,这样不仅与学生的本职任务即学习保持高度吻合,同时还可以促进获助学生好好学习,增加毕业后具有回报社会能力的可能性。
对优异成绩的获助学生实行帮扶计划,自己提升或帮助提升。成绩不好的学生,自己提升。充分达到助学的目的。自身成绩的提升与帮助他人提升成绩按照具体效果均可对应一定学时。
如何让三个维度的因素形成良性影响?
一方面,要对评定后的获助群体建立档案实现三个维度追踪,在下一次评定助学金时,综合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与三个维度的表现(可根据高校着重情况进行比例量化),开展相应工作。
另一方面,助学金实行分学期发放。第二次助学金发放前对三维情况进行汇总,同时也便于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发现需要进行心理关注群体,精准开展心理帮扶。也可以借此发现学生群体中对感恩存在的一些误区,及时针对个别情况展开个性化的辅导教育
最后,各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三个维度设立分值比例如第一、二、三维度所占分值比例为4:3:3或1:1:1等,再设立具体的分值门槛如及格线、扣分线、加分线等,最终完成具体的考核体系。
4 总结
实践出真知。高校教学与管理部门的老师们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真心实意地帮助和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向上。高校需要为受助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行动起来,参与更多的感恩教育和实践。同时高校要结合国家助学金的相关工作,形成感恩教育体系并积极管理,端正受助学生对感恩的认知和感恩教育的赞同,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实现开展感恩教育的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