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

2020-05-26 12:02周郁威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小学数学

周郁威

[摘要]数学教学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则在于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概念来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数学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于数学和生活关系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穷的乐趣,内化所需掌握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生活化语言

数学来自生活,与生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它是学生对于世界进行感知和理解的重要方式。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目的在于使学生产生熟悉感,降低教学难度,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能够学以致用。文章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内涵入手,分析小数数学生活化的意义,提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内涵

数学生活化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取生活化导入方式,让学生在课上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能够同其现实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将会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若小学数学教师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同以往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过程,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化的视角来看待和审视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如此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钻研热情。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小学数学教育与生活脱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探究能力差,教学中的训练多为题海战术,因此使数学成为一门死記硬背的学科,而不能令学生活学活用,可以看出,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进程刻不容缓。

二、小数数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数学生活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数学知识应用思维习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通过降低难度,增加兴趣从而提高小数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帮助学生养成数学知识应用思维习惯

多数小学生在对待数学知识学习这个问题上,通常仅仅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取得一个能够让家长和教师都满意的分数。而当小学数学教师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之后,学生所接触和学习的数学知识,因为同其所熟悉的生活场景有了关联,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会变得高涨起来。同时,原本一些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好接受和理解的数学知识点,也会因为任教师引导学生以生活化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从而帮助学生降低了对这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如此一来,学生便会逐渐养成数学知识应用思维的良好习惯。

(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

作为小学生来说,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使学生实现对这些重点数学知识与难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是一个教学难题。如果教师坚持采取讲授法教学,尽管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形成一定的记忆,但是却无法保证学生对这些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降低领会这些知识的门槛儿。

(三)通过降低难度,增加兴趣从而提高小数数学的教学质量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难度并不高,然而到了三四年级,数学的难度开始逐渐增强。此时,教师借助于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则能够很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习时更易懂,兴趣也更加浓厚,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应该打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积极使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原理,并将其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设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加深印象。

(一)注重打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授课活动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支持,而学生也将在课上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具体而言,授课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听故事以及热衷参与游戏活动的特点,结合本节课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内容,为学生设计数学小故事,或者是数学为主题的趣味活动。当学生在课堂上听到数学小故事,或者是听到教师宣布趣味活动时,其课堂参与热情将变得极其高涨。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中,教师就创设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首先,询问学生每天几点从家里出发,得到答案之后,又询问学生几点到达学校。最后,提问学生在路上的时间是多少,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这种生活化的情形之下,更容易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实现对学生数学知识钻研兴趣的调动,如笔者带领学生学习行程问题时,变为班级学生安排了一个课后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不同的速度,从家去往图书馆,并计算谁先到达图书馆。因为这个作业形式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因此,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积极使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学生吸收和接纳知识的最直接的途径。言语间的交流,是每一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此,教师应该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而不是一味地使用数学化、书面化的语言。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在教学生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先后寻找多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工程队、鸭子、粽子、大饼等,最终终于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三)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原理,并将其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

数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原理,并将其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比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之后,我们先要引导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可以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想给教室按窗帘,但是不知道要用多少米布,你能帮老师算一算吗?这就应考虑到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用两幅窗帘面对拉,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加深数学原理的掌握,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加深印象

每节课后,教师都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所掌握的内容。而很多时候,教师所布置的都是比较多的计算、练习,这样的作业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很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为此,教师可以尝试设置生活化的课后练习,使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毕竟,数学知识的学习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之后,教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到超市里,记录下文具区每一种文具中最便宜文具的价格。比如,铅笔有三种:一种1.5元,一种1.8元,一种2.5元,那么学生需要记录的是1.5元的那一支。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的小数,并且与生活联系起来,还能够比较大小。总之,任何数学知识都有它的生活的基础和素材,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符号化的东西。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让数学课堂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小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62-64.

[2]王玉宝.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新课程(上),2015,(6):117.

[3]童立新.浅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2,(8):30.

[4]李凤英.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35).

[5]陈爱林.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10):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课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的策略分析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