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失衡的动因

2020-05-25 02:33孙诗琪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失衡高校思政课话语权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设立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自身在不断创新进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意识到一昧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阻碍作用。在实际课堂中,仍然存在学生话语权严重缺失的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失衡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参与体,是平等主体地位,应该共享课堂话语权。当前,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经普遍意识到了以“说教式”“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阻碍作用,也几乎在课堂中避免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试图给学生话语权,但这种认识和行为存在片面性和表面性,课堂上仅有的低比例的互动,仍不足以扭转高校课堂话语权失衡的现状,也达不到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作用。思政课承载着与一般知识性课程不同的教育任务和使命,它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听懂和理解教学内容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解决学生的“知信行”的问题,需要学生情感参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构建价值观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些任务和使命,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在学生充分享有课堂话语权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探讨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失衡的动因,有助于构建“双主体”的思政课互动机制,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传统思想和行为导致师生定位错误

(一)传统思想:“师严道尊”“师尊生卑”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尊师”的思想,“师严道尊”“师尊生卑”等观念,简单的几个字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无限的敬仰,同时赋予了教师极高的权威。古代将教师和学生划分为不用的社会等级,等级制度使得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加之古代王超的思想控制使得教师的地位不断被拔高,话语权也愈加集中在教师手里。近代以来,“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也在中国人脑海里生根,由“读书改变命运”而引发了对教师的无限崇拜,将改变命运者同教师划上等号,尊重教师,获取教师的器重和喜爱,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指导,这一目的也进一步拔高了教师的无上的权威。

(二)传统教学行为:讲座和讲学

从古至今,“讲座”和“讲学”形式的教学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教师独自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和听讲,这样的行为惯性自然而然的将话语权赋予给教师一人,学生沦为知识的容器。其次,传统将学习沦为最终考试的准备,因此难免课堂成为单纯的知识灌输的工具,古代科举制度到近现代的高考制度,所有的课堂学习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最终的考试。相对于学生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方面,教师具有相对的优势,因而有着极大的发言权。因此,话语权不断向教师倾斜,“讲学”式课堂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

传统思想和传统行为导致师生定位错误。从社会存在的角度分析,师生是平等的社会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来看,学生的主体性至关重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课堂的真正主体应当是学生,教师只是发挥主导的作用即可。师生定位错误,导致了话语权失衡,阻碍了学生的内化和外化,也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三)学生的排斥心理加剧话语权失衡

观察目前高校的思政课堂,不难发现学生对思政课的排斥心理,这进一步加剧了课堂话语权的失衡。学生对于思政课排斥的形式主要有三:一是学生对思政课的内容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式化、空洞化和理论化,让学生感受不到思政课的现实力量;二是学生对思政课的模式排斥。思政课的单向灌输和学生被动模式,让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难以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三是学生对非主流意识的认同。一部分高校学生对主流意识满不在乎,反而对一些社会思潮十分认同。社会思潮的标新立异的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求新求异的特征相吻合,在学生思想未成熟的情况下,容易偏向非主流意识。

通过对学生的采访可以发现,学生对思政课话语权的缺失多数是不在意的,他们未意识到自己的在课堂中应当享有话语权,也有部分是由于无法挽回话语权的失望而引发的丢弃话语权现象。学生对于课堂话语权的看法也主要有三点:一是冷漠型。学生坦言让自己发言都不会发言,认为没意思;二是随性型。学生表示怎么上课都无所谓,只要不打扰到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三是失望型。这类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本身都无用,懒得去回应和思考。学生的这一系列消极的心态,是进一步加剧话语权失衡的关键一环。

二、教师缺乏对课堂话语权的深入研究

(一)认识不深

教师虽普遍意识到了不能一昧的采取“说教式”和“灌输式”教学,也在努力的改进中,然而,教师并没有达到“双主体”教学互动机制的要求,教师放出的话语权远远不够,源于对课堂话语权问题认识不深。一方面,教师对自身地位界限模糊,难以真正在界限内发挥主导作用。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避免说教式教学,尝试通过问答与学生互动。但甚少教师明白课堂不是单纯为了互动,而是要达到价值观的交锋。不是你问我答的互动,而是在学生积极充分思考后观点的表达,师生观点的交锋和碰撞,从而实现学生的内化与外化,才是课堂互动的真正意义。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不能充分理解学生享有充分话语权对于教学完善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紧贴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因此,应当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然而在课堂中,由于学生话语权的缺失,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知选择教案教法,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因而导致教师对教材、教案和教法选择的盲目性不断增强,从而降低课堂的实效性,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方法不当

教师由于缺乏对课堂话语权的研究,在试图改善课堂话语权失衡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当的方法引起了学生的反感,反而降低了课程的实效性,造成话语权的失衡。教師在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三个类型的互动错误。

第一,假性互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采取提问的方式交出一部分话语权让位于学生,但这种提问是往往是肤浅的提问。教师往往抽取会作答的同学作答,或者随机点名作答,教师的提问往往单调、书本化和无趣味,一是书本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二是学生完全答不上的专业性极强的问题,因此完全不能调动学生的思考。一部分教师通过奖励加分的形式让学生被迫答题,这样低质量的互动,只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和无奈。抽问的一问一答方式,在问答结束后互动也随之结束,又开始了教师一人堂模式,是不能真正实现“双主体”教学的,课堂需要的应当是连续的互动而不是短暂的互动。

第二,娱乐性互动。教师为了调动课堂氛围,缓解课堂的沉闷,往往实施一些娱乐性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堂的活跃。这样看似具有生命的课堂,其实是与教学目标缺乏一致性的。纯娱乐的互动,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娱乐性互动后又回到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对于增进课堂的实效性作用不大。

第三,任务式互动。依托于新媒体,基于高校大学生的新潮特征,高校工作者开始使用新媒体等工具布置一些课余任务,试图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比如:课堂下的网络线上学习思政课,分小组录制小视频,分组登台表演等等。看似有用的互动模式,实则可能加重和加剧学生的负担及反感。学生为了完成这些课余任务,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网络学习表面上深受大学生喜欢,实则学生之所以喜欢线上学习是因为能节省时间;分组的拍视频、演讲和表演任务,在大班授课的课堂中,不同专业的学生难以调和时间,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往往怨声载道。且实际情况中,只有负责人员参与到了任务中,其他小组成员实则边缘化。

当代大学生政治迷茫、信仰缺失等问题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予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平衡思政课的话语權是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和发展的基础,实现思政课的“双主体”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重要性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巨[N].人民日报,2014(02).

[2] 张明珠.关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失衡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1).

[3] 周亚东.共享话语权语境下实现思政课师生“双主体”的有效互动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

[4] 余国良.教学反思的另一个重要角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02).

[5] 唐瑛.从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看师生对话[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作者简介:孙诗琪(1995- ),女,硕士,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失衡高校思政课话语权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