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军林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旨在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让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有充分的认知,然而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课堂却流于形式上的设置,使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应该如何解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问题;思考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为了满足小学生全面的需要,一方面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让小学生对信息时代的知识有初步的感知;另一方面让小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然而,这些课程设置目标却与实际教学大相径庭,很多小学可能一个星期只安排短短的45分钟时间,课程频次少、时间短,满足不了小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45分钟的时间能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自然也无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2.上课形式比较单一
信息技术应该是比较灵动的、能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的课堂,但实际中的信息技术课堂却并非如此,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将课堂变成了理论课堂,而这样无生机的课堂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对上课的内容提不起兴趣,他们内心渴望的是用眼前的电脑玩小游戏,因为游戏有趣,比起那些枯燥的内容更能提起他们的兴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未能掌握小学生的特点,课堂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只一味地注重知识的输出,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新思考
1.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
信息技术课堂是小学生认识信息化时代的天窗,通过这扇天窗学生可以对信息的发展历程和信息的基础知识有感性的认知,因此,应该保证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徜徉于课堂之上,让小学生能在此尽情沐浴知识的阳光,能够吸收知识养料,茁壮成长。不要让信息技术课堂只成为摆设,让小学生空欢喜一场。
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一方面需要依据信息技术的课程特点,根据每一年级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时间,让小学生遨游在信息技术的知识海洋中;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不同年级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即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实践,以保证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知识、理解知识。
2.创新多样化的课堂
(1)课前引入是关键。对教授的不同课程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设置能够吸引小学生眼球和好奇心的课堂引入环节,实现小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需求,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2)多种形式组织课堂,避免单一化。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的关键就在于课堂的组织形式,因为信息技术与电脑和网络有关,而大多数学生对电脑和网络的兴趣颇深,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设置与学生兴趣度相关的课堂形式,教学的内容与他们的兴趣点相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授一些课堂知识时,可以与一些简单的游戏软件相结合,比如,在学习“鼠标操作”一课时,因为很多学生都有使用鼠标的经验,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鼠标的操作要领和打字的基本要求,小学生很容易因为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金山打字通》中打地鼠的游戏,先为学生講解游戏规则,结合鼠标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感兴趣,同时告知学生应该如何获得高分,从而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的指法,让小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因每一位学生对电脑的接触不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每一位学生对电脑的不同反应,对操作不熟练的学生予以个别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在实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时刻刷新自己的课堂,避免单一化和枯燥乏味的课堂,在实践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复制先进课堂的教学经验,创新性地粘贴到自己的课堂之中,创建多样化的课堂,让自己的课堂焕发一片生机,从而助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3)高效的课后反思和总结。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觉得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比较简单和随意,忽略了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课后反思和总结。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应该觉得课堂教学的结束就是一整堂课的结束,而是应该在课后不断去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这就如同在使用电脑一样,电脑使用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整理和清理,这样才能长久使用,课堂也是如此,教师对自己的授课过程,在脑海中应该不断清理课堂中无益的部分,整理对课堂有益的部分,让自己的课堂也同电脑一样整洁,能够让自己的高效课堂长久保持,从而达到信息技术的教学目的,促进小学生多样化的发展。
三、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合理高效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形式,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而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就如水滴石穿般,非一日之功,因此,小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能够披荆斩棘,终有一日用知识全副武装自己,超越自己。
参考文献:
[1]蔡巧英.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J].魅力中国,2018(7):91.
[2]黄雪飞.小学信息技术的实践体会[J].新课程(上),2018(5):119.
[3]谢影.小学信息技术的点滴思考[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