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惠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期间,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会应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常见的课程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发展诉求以及数学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直观演示教学法的价值,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直观演示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教师在课程教学期間,将直观演示教学模式有效应用,能保障学生的具象思维应用能力,在一些基础概念、定理知识讲解期间,让学生有效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设定预期教学目标,将直观演示教学的启迪作用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效果提升,小学生也能专注于课堂学习阶段,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如下探讨。
一、实现学生理解能力与推算能力的培养
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材要求,会发现教材关于计算、推理的相关知识诸多,教师让学生进行运算分析,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的直观演示形式,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计算过程,强化自己的推理能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要进行反复的机械操作,应用直观演示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理解课程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有效掌握计算方法,避免传统计算教学重视方法忽略算理讲解的情形,各个环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也能有效控制出错率,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前提之下,保障解题的正确率[1]。
二、教具准备工作是创新思想表达过程
教师应用直观演示教学方法,了解学校在数学课程教学方面的投入,会发现在教具应用期间,由于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相对有限,学生需要自主完成教具的制作。一般情况下学校只提供直尺、三角板等基础教具。如果教师讲解立体几何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在课前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明确教具制作的要点,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课前准备工作。最终的教具成品,有些学生的规则意识比较强,会直接在家中不用的礼品盒上进行改造,这就是一种创新思想,学生不仅能获得实践探究的机会,还能将废物利用,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在进行教具制作期间,需要将纸张厚度、接缝宽度等进行控制,这些都是后续进行教学讲解所不能忽略的环节,教具的尺寸大小合理,应用直观演示法的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三、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诉求
小学数学教师在低年级小学生教育指导期间,会发现学生对具象思维的依赖性较强,越是直观的知识展现形式,学生就越能理解其中的知识点。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毕竟学习基础以及思维能力存在不足,因此,在数学知识探究期间会存在一定的问题[2]。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将教学效率显著提升。教师直接将事物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通过触摸、听说、感受等形式,了解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不同学习诉求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直观演示法能帮助学生将具象思维、抽象思维结合应用,在思维双重作用影响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
教师可以将直观演示法与讲解法有效结合,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直观演示法应用期间,学生借助图像或教具等,将自己的具象思维有效应用。讲解法更侧重于教学材料、教学工具的应用,让学生在抽象化的教学模式之中,有发展思维能力的机会,解题期间也能有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两者本身有紧密联系,教师将直观演示法与讲解法有效结合,能避免课程教学活动流于表面,还能给学生提供总结、概括分析的机会。更为直观的课程教学方法应用,能凸显教学优势,保障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优化演示操作的基本步骤
教师应用直观演示教学法期间,需要将演示教学步骤确立,这种演示教学模块在课程教学期间的影响极为关键。小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往往是片面且零散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学习框架,才能给学生拓展学习能力奠定基础条件,并在直观演示教学模式应用期间,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习惯或学习方式,应用纵向延伸的教学模式,确定各个环节演示步骤[3]。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指示,在教学环节体会课程学习的关键点。随后教师让学生尝试演示操作,利用教具进行测量、比对分析等,促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直观演示教学法的优势足以见得。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将直观演示法有效应用,能帮助学生强化认知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基础概念有基本的认知与理解。因此,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要点,优化应用直观教学法,给学生提供创新探索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基础概念,无论是理解教材还是应用教材方面,直观演示教学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剑萍,王娜婷.多功能小学数学教学演示板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3):30-31.
[2]刘金英.直观演示:小学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J].求知导刊,2019,196(48):31-32.
[3]何武.浅谈“演示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