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桂萍
摘 要:小学生有良好的数感,能将数学知识有效理解与应用。因此,教师要着重加强小学生的数感培养,找出优化数学课程教学的相关举措。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在丰富的教学形式影响下,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实现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教育背景;小学数学;数感培养
数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备的良好的数字感知能力,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反应,完成数学知识探索的某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培养数感要从强化学生能力方面入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经过计算或操作掌握数学知识原理,使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依据小学生的数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与指导学生,不断提升数学知识学习水平。
一、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思维,需要将自己的多方面感官调动。通过动手操作、规律探索等形式,给学生提供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条件。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手、眼动作所引发的大脑思考相对较为依赖。因此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学生直接接触物品或教具,通过感知与判断强化自己的数感[1]。结合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能认识到数字与个人操作的联系。教师在讲解加减法运算知识期间,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常用物品数量统计开始,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过程进行课堂表述。学生利用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等形式,透过问题的表象还原计算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将自己的多方面感官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在培养数感的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比较分析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需要将比较性教学目标确立。从总体教学比较层面上看,将数量关系相关例子确立,将不同数字大小、单位计量方式等进行归类比较。在过程中学生会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意识,形成相应的数据情感概念。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观察不同数量多少或相应数据的差异,在多媒体技术辅助支持下,视频或图像等技术手段支持,在不同场景支持下数学知识学习侧重点有明显不同,课程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有趣。
三、有效应用数学材料,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期间,主要是应用教材开展各项工作。在实践期间也需要将学习活动、创新实践活动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实现对教学材料的深度解读。教师要灵活应用数学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学生训练指导工作,应用教材培养学生数感,还需要将一些经常被忽略的内容进行剖析,将任何可以应用的知识与教学活动有效联系。在教学实践引导期间,还需要完成教材内容的补充或替换,根据教学训练要求,让学生深入观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将数感培养起来[2]。
教师要让学生应用数学基础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课堂教学开始,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并建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教师多鼓励学生,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分析数学问题。获得教师的支持后,学生在数学知识理解或探究分析的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有良好的解决问题思路,在面对各类抽象化、复杂化的数学知识期间,经过创新实践或探究分析,使个人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情境在教学阶段合理利用,能够依托现实基础,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生活情境之中找到平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现实紧密联系,在数学知识探究期间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小学生对周围事物有一定的探索欲以及好奇心,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点与情境有效联系。在数学问题设定方面,生活情境创设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3]。从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开始,可以将一次家庭聚会、一个购物场景应用于生活化教学阶段,让学生有效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脑海之中形成一种印象,在数感形成的过程中掌握有效条件。以此为基础,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印象也会逐步加深。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学生数感需要现实经验的支持。数感培养阶段教师传递学生相应技巧是工作构成环节,也需要学生自己去感知与体会,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完成数学知识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应用,要突出教学工作的重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体会数字的含义或应用途径,就会注重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以实践为基础培养自己的数感。
五、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感知能力,不仅要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度,也要利用有效措施,让学生深入计算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在快速反应或感知理解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己对实践问题的处理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应用不同的数学学习方式、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获得良好条件,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珍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数感的培养和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6):120.
[2]曹银河.揭开“数感”神秘的面纱: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20(5):62.
[3]周星.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J].学苑教育,2014(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