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芳
摘 要:初中化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充分掌握化学知识,并且全面发挥自身的探索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从学生学习现状以及研究背景出發,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且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教学对策
初中化学教学需要改善教学策略,使化学教学能够进一步创新与完善。教学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化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效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初中化学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些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与教学理念落后、陈旧,并且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应用题海战术进行机械教学,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从化学教学现状能够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变化以及思想波动缺少关注,认为课堂授课才是最重要,这对教学质量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化学教学中,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会在课下进行补习,繁重的学习任务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让学生失去了对初中化学学习的激情。很多学生在开课之前已经补习了相关内容,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不需要二次听课,弱化了教师的授课教学,这种模式下,学生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同时课下补习由于占有休息娱乐时间而造成补习效率低下,综合来看,最终的学习效果偏低。
2.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欠缺
学校一般在初三开始设立化学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殊性学科,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理论,并且能够自如地应用在生活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模糊,同时很难将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逐渐失去了热情,转化思维能力低,并且学习方式也不够科学有效。一些学生觉得化学属于记忆性学科,采取文科类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这种机械式的学习与记忆模式很难使学生充分掌握化学的本质与原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动力。
3.实验教学课程少,学生缺乏动手和观察能力
初中学校的化学实验设备不完善,这就会影响教师日常的实验教学效果,很多教师通过经验介绍实验现象,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学生很难记住实验结果,缺少实验体验过程,也很难将知识真正应用在实践中。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对策
1.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全面培养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一些高端院校的教师进行交流与研讨,相互分享与吸收相应的经验,并且根据实际课改要求培训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化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化学教师需要在日常学习与实践中进行反思与总结,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零距离沟通的效果,有助于巩固教学成果。
2.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学习现状来看,学生对化学公式以及重难点背诵比较困难,特别是化学周期表中的化学价记忆,让学生感觉十分吃力,也出现了记错或者记混等现象。教师应该针对这些记忆内容进行转化,可以采用歌谣等方式方便记忆知识。对化学公式的记忆,可以采用卡片制作等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公式的组合、验算等过程,使学生在化学公式的制作与验算过程中,深入记忆这些公式内容,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更容易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应用。
3.完善实验设备,增加实验课程,弥补实验课程的不足
在化学教学中,学校的教学条件应该逐渐加强,为教学提供完善的软硬件设施,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化学实验等学习过程。同时,在化学实验设施完善中,需要考虑化学实验的安全保障问题,引进网络系统软件,这样在计算机上就能够完成实验,更加安全可靠,也改变了传统的化学实验方式,提升了实验效率。对一些无危险性的实验,应该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劳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沉浸在化学学习中,并且真正理解化学知识并有效应用在实践中,这也是化学教学需要重点改进的问题。
三、结语
从上述研究可以总结出,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教育的有效结合。在新课改的发展环境下,化学教学有所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落后的思想中逐渐解放出来,加强了对学生参与研究学习的重视。所以,化学教师需要转变思想,用新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从而促进化学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