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梆是山东有名的地方剧种,诞生于梁山泊遗址所在地梁山县。枣梆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当地百姓爱听戏、唱戏、学戏的风尚。
山西有四大梆子声腔,即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后来流传到山东,又变成山东梆子。但戏剧这种以声腔为区别的艺术,总是能与当地方言相互融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在山东菏泽地区,山西上党梆子就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剧种—枣梆,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今山东枣梆虽流行于山东菏泽以及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它的诞生地却是一个位于山东济宁市梁山县拳铺镇名叫方庙村的小村庄。这个方庙村所在的地区为南旺湖遗迹,古名大野泽、梁山泊。此湖后来成了一个季节性的积水涝洼地,因地阔人稀,各地流民、商户陆续到此捕鱼、垦荒,定居谋生,遂形成村落。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一户山西人来山东做生意,落户方庙村,开办豆腐坊养家糊口。一天下雨,工余休息,几个工友闲聊,这位山西人说:“我给你们唱戏听吧。”他“咿”“呀”“呕”地唱了几句,大家听了哄堂大笑。因他是山西人,故他用的是山西方言,唱的也是山西剧种,颇有新意。
此后,每逢空闲,工友们就逗山西人唱戏。久而久之,众人反而听习惯了,也跟着哼了起来。每当他唱戏的时候,不少村上的群众也被吸引而来,一些后生甚至要求跟他学戏。因他不是正经梨园出身,会的戏很少,故他不敢收徒弟,再三推脱不掉时,只能教些唱段。
后来,又有一户开当铺的山西商人来到方庙村。于是,两位山西人结合起来,传授些小折子戏,如《晒鞋》《烧皂》《时迁打铁》等。一时间,小小的方庙村热闹起来,学戏的紛至沓来,会唱的便在街上唱《板凳头》。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乡都请他们去演唱献艺,请场的大家富户也络绎不绝。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末清初,鲁西南特别是巨野、郓城、梁山一带,戏剧活动如火如荼,风起云涌。民间流传“锣鼓一响,满街人淌”“三天不吃饭,也得把戏看”“几个窝窝几根葱,撵着戏班听半冬”“戏班一走,松死几口,别埋别埋,戏班还来”,这些从乡间百姓口中吐出的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群众对戏剧如痴如醉的迷恋、喜爱与崇拜,这也是鲁西南之所以成为戏剧之乡的浑厚群众基础。
不过,那时的戏还比较单一,唱腔板式也少,只是山西上党梆子的几个韵调。清代中后期,鲁西南地区的梆子才算真正发展起来。
清同治五年(1867年),方庙村从山西把绰号“大闺女”的潘朝绪(枣梆艺人尊称他为“潘师爷”)请来,在当地正式收徒传艺。潘老先生是个多面手,打、拉、唱、弹样样精通。他先后在方庙村周围和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和张集等地收徒授业,历时三年,成立了当地第一个职业戏班—义盛班。当时有名的弟子有樊欣贤、吴凤珠、如印、何构、甄珠连、庞石贵和侯福勤等。
剧社成立了,戏班也拉起来了,还得给剧种起个名字。戏是山西人所教,那时山东人称山西人为“子”,即用“山、西、人”三个字组成一个合体字:立人旁,上山下西,念“zhɑo”。又因该剧种属梆子流派,于是戏班就自称这一剧种为“梆”。
当时的梆戏仅限于山西上党梆子的几个唱腔板式,还不够完善。后来,从山西又来了几个唱泽州调的艺人,于是鲁西南的老艺人们不仅学习和吸收本地剧种的精华,又把古皇宫曲子和民间小调有机地融合在梆唱腔里,使梆渐趋完美、独具特色、自成体系。
清光绪初年(1875年),山西遭受灾荒,一个职业戏曲班,即上党梆子“十万班”来到鲁西南,分别在菏泽、郓城等地流动演出一年多。于是,鲁西南地区会唱几句和喜爱该剧种的人,纷纷到“十万班”拜师学艺。
老艺人石儒秀跟“十万班”学了几出大戏,开始招徒组班。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郓城、鄄城、巨野等县的一些群众自动聘师学艺,筹办科班。1915—1938年间,鲁西南地区先后办起了郓城县吕公堂科班、唐店科班、樊庄科班、于庙科班和鄄城县苏楼科班等。这些科班培养了一批批艺人,也涌现出许多名伶,如樊武扎(旦)、吴凤珠(旦)、王新鼎(黑脸)、梁圣奇(红脸)、梁宝兴(黑脸)、桂相连(旦)、刘允臣(红脸)、赵凤来(红脸)、于恒久(旦)等。后来,梆渐渐发展至整个鲁西南以及河南濮阳、河北邯郸等地区。
民国八年(1920年),樊新贤打了一个窝班(后来他成了菏泽地区梆剧团的创始人),培养了约30人,皆为“祥”字辈。他们出徒后,分别在鲁西南及河南诸县打了六七个窝班。1948年,祥霭在梁山大张教玩局;次年,祥霭、祥义、祥文的弟子们,在南旺成立大众剧社、南旺县梆剧团。
新中国成立前夕,义盛班和曹州文工团是鲁西南地区两个比较大的演出团体。1961年,菏泽专区将地直、郓城、梁山三个梆剧团合并成菏泽地方戏曲剧院梆剧团,人才济济,阵容整齐,所到之处,深受欢迎。1963年,剧团曾去山西省上党地区巡回演出,与当地上党梆子剧团的演员们互叙根由来历,彼此观摩演出,交流经验。
1956年,菏泽梆剧团参加全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在审验节目时,时任省委书记的舒同发现合体字“”含有贬义,带有讽刺山西人的意味,遂以剧团击节所用的梆子皆枣木制作,建议改为同音字“枣”。从此,该剧种正式定名为“枣梆”,沿用至今。2008年,枣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枣梆已成为鲁西南地区的民俗特色之一。
吴济夫,山东省梁山县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