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杰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而小学田径运动的训练量又相对比较大,因此会影响到训练的效果和田径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小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与热情是教学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也是教学工作的切入点。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对田径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后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田径项目当中,从而为田径教学提供质量保证。
关键词:小学田径 素质教育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4(a)-0126-02
Abstract:The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are still young, and their self-control ability is relatively poor, while the training amount of track and field in primary school is relatively large, so it will affect the training effect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track and field. In this case,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track and field is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teaching work, and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eaching work. Teachers should first make students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track and field, and then actively invest in track and field events, so as to provide quality assurance for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Key Words:Track and field in primary school; Quality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小学田径项目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小学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热爱田径,让田径运动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良好的认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的成长。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从传统教学当中提炼出精华,摒弃落后、迂腐、乏味和强迫性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搞好田径教学。
1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内驱力
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影响学生学习观念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教学观念要接地气,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做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田径学习产生兴趣,这才是现代田径教学发展的正确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心理反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取,与学生真诚地去沟通。对于那些不爱运动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引导让学生放下包袱,从而增强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提出想法,将学生好的建议吸收到教学中。即便是学生的建议不可取,也要与学生真诚地进行交流,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创设出好的田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带领学生一同观看田径运动比赛,观看录像或者纪录片,并在观看时进行交流和讨论,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信息,通过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教师的田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学过程中要侧重向学生传递田径运动的精神,宣传运动员吃苦耐劳、勤奋向上、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教师要积极地创造议题,让学生对田径运动赛事,以及对田径这个项目的认识进行积极的交流、讨论、辩论,让教学过程变得活跃和愉快,从而使课堂变得民主和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田径的魅力和体育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良好的气氛中学好田径科目,有效地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
2 增强田径教学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
新时期的田径教学要打破传统,从教学质量入手,创设多种形式的田径运动形式,专注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同时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科技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摸索、探寻、创新田径教学方法,实现小学田径的教学目标,确保小学田径教學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小学田径教学的课前准备中,要细心研究田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田径教学纪录片等实况内容,将田径教学进行趣味化设计,以此提升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此外,教师要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进行充分关注,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比如:可以进行分组练习,让田径学习兴趣积极且成绩突出的学生与田径学习兴趣相对不高且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进行组合训练,从而达到先进带领后进,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现代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寻求突破,充分改善传统田径教学课堂上枯燥、无聊、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因为田径教学不是学生的主要科目而产生懈怠的思想。因此,在现代教学体系下教师要更加科学、合理地改善田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田径教学质量,满足教学要求。比如,在学生的长、短赛跑2个科目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分别测试耐力和爆发力,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或者是采取接力赛,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通过田径竞赛产生竞争意识,提升了自信心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积极的心理情绪的带动下,无形当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体能状况,对每个学生的体质要有充分的了解,针对学生的特质特点、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中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3 加大融入游戏元素,提升学习积极性
将游戏引入小学田径教学当中,正好符合低年小学生的心理特质和特点,能够充分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教师要在现代教学中摒弃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要重视田径课程,不能因为不是主要科目就消极对待、应付了事,让学生的田径学习流于形式。在现代教学环境和国家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小学生的田径教学要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将游戏融入田径教学能够积极地提高学生田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田径运动的技能,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例如,学校可以添加采购运动器材和设备的力度,让学生可以运用更多更丰富的器材进行游戏,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丢沙包就是一种很好的游戏田径训练形式,让学生比赛看谁丢得更远,学生的热情很高涨热烈,既能确保运动安全系数,又达到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可以看出,将游戏引入教学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特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田径教学要采取科学、合理、趣味的教学策略,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从而确保田径的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南,钟宇.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的特点及开展现状[J].青少年体育,2015(1):129-130.
[2] 王巧慧,张冰.小学少儿趣味田径开展的现状与对策——以武汉市城区为例[J].运动,2016,12(5):64-65.
[3] 孙南,钟宇.不同田径教学内容对学生情境兴趣激发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6(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