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设班级自然角的策略探讨

2020-05-19 03:16杨晓霞
科学与财富 2020年6期
关键词:自然角探索创设

杨晓霞

摘 要:《纲要》中提出应综合利用丰富的资源,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自然角作为幼儿园班级必设的区角之一,是幼儿园隐形课程资源之一,是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自然角的意义在于可利用直观、形象、可感知等特点,为幼儿尽可能的提供多方面刺激,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主人,在感性氛围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幼儿园;自然角;创设:探索

陈鹤琴先生一直主张让幼儿走向自然,因为它是一本“活的”书。有人说它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少有机会亲近泥土、亲近自然。在幼儿园有限的场地中,班级自然角是孩子亲近自然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它作为大自然的缩影,是教育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学科学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场所,能够方便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的和长期的观察活动。幼儿在自然角这一区域中,既不像集体教学那样在统一计划和指导下活动,也不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入活动。幼儿随时有机会去观察、触摸和探索各种物品,还可以对某个对象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一、小小自然角,人人来参与

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年龄差异,自然角的创设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按幼儿的认知水平来创设。在自然角的创设过程中,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我们就放手让幼儿自己做,凡是幼儿自己能想的,我们就让幼儿自己想,鼓励幼儿发现自己的世界,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参与布置。前期,我们一起讨论了需要些什么材料,然后让孩子们去收集,利用收集的機会,让孩子去了解材料,并向同伴介绍,如幼儿带来的各式各样的植物,有的种在土里的,有放在水里的,还有的是不用土也不用水的。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于是,就有了植物种植方式的探究,随着探究的深入幼儿了解了水培植物和土培植物,还有依靠空气中水分就能生长的特殊植物,跟材料来了一次大互动,大大激发了幼儿创设自然角的兴趣。

二、小小自然角,四季大窗口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了解四季的一个大窗口,教师可以根据季节丰富自然角内容,根据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根据幼儿不同的认知水平,选择符合时令的、具有鲜明季节特征的花卉、种子、蔬菜、水果以及小动物供幼儿观察认识。例如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于是,我们的自然角多了迎春花、桃花、柳条等盆栽,还多了许多孩子们自己动手种的小植物,如土豆、四季豆,南瓜,生菜等,还有蝌蚪、蚕宝宝等小动物。在秋天里,我们的自然角也黄澄澄地一片,摆放了各种丰收的果实(玉米、稻穗、柿子、栗子等),在冬天里,孩子们为自然角的兔笼铺上了厚厚的稻草和棉絮,让小兔子可以舒适地暖暖的过冬。孩子们在照顾动植物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观察探究。在自然角中看到了四季的变迁、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三、小小自然角,教学大助力

卡尔威特曾经说过:“在教育上,与其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还不如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自然角是丰富多彩的,生动鲜活的,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增设内容,根据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动植物等,让幼儿重点观察,让自然角成为集中教学的大助力。例如:在开展《豆子》的自然课程中,我们让孩子们自己发豆芽,把浸泡得肿胀的豆芽儿一个个窝进泥土里,然后观察、记录豆子的的每一次生长变化,其中,有孩子因为照顾不当而让豆豆中途烂死或枯死的,也有精心照顾而茁壮成长的豆豆,孩子们在不断探索和求知中渐渐自发的了解了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阳光、空气、泥土、养料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生成了好喝的豆浆、参观酱文化博物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豆豆的用途。

又如:在大班主题活动《茶》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了大量的茶叶摆放在自然角中,孩子们聚集在自然角,通过看、闻、摸、泡、品,讨论:“原来茶叶有这么多种呀”“我爷爷最喜欢喝绿茶了,我觉得绿茶泡开来最好看,淡淡的”“我爸爸喜欢喝红茶,他说红茶可以养胃”……随后,我们又带着孩子们去参观了当地的日铸茶场,亲身体验采摘茶叶、观看手工茶制作和机器制茶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提升,让他们在真实有效的自然生活中得到了发展,真正成为了各种活动的主体。

四、小小自然角,能力大提升

自然角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无穷的乐趣,同时在培养幼儿具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和品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师把一些四季特征明显,短期内生长变化较明显动植物放在自然角:如洋葱成长记、蝌蚪变青蛙、蚕宝宝变蚕蛾等,幼儿每天都要来观察,并把发现的结果记录在观察本上。在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时,教师提出了观察的要求,注意循序渐进地观察,逐层深入地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要求也要逐步加深。例如认识种子:小班仅仅要求认识几种种子的外形和名称;中班进行种植试验,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初步掌握种植的技能;大班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懂得阳光、水、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学习一些粗浅的记录方法。通过教师不间断地灵活引导,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动手能力的提高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的大窗口,为充分发挥自然角的功能,我们的自然角从开始设置到扩大丰富都是孩子们亲自参与的,因此孩子们也格外珍惜。幼儿在自然角里都花了不少的“心血”,他们都照顾着自己带来的动植物,需要给植物定期浇水、施肥、松土,有的还要换盆;要给动物们喂食、换水、清理排泄物等等。在照顾植物上,孩子们也是如此,冬天里,太阳好的时候,不用老师提醒,幼儿总能主动地用柔嫩的小胳膊把自己的植物搬到阳光下面,晒晒太阳,放学前再搬回教室走廊。每一颗小嫩芽的萌发,都需要孩子们精心、科学的照顾。这一件件一桩桩小“任务”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与辛苦,也让孩子们的小手变得也来越能干。

(三)爱心、责任心的培养

在饲养小兔子时,我们前期做了一个调查,兔子喜欢吃什么,需要如何饲养,幼儿了解了兔子不能吃带水的菜叶,否则会拉肚子,于是就有了幼儿在每次给兔子喂食时都会小心地擦干净叶子上的水珠。幼儿还会主动关注兔子的食物,每次当我看到兔子的食物不多时,第二天总会有幼儿主动给兔子带来胡萝卜、包心菜。事后,我了解到孩子们自己在轮流,如果发现兔子食物不多,会主动告知其他小朋友明天会带来兔子的食物,而且,从不食言五。到了周末,兔子的归宿就成了问题,幸亏孩子们都想把兔子带回家饲养,并承诺一定会照顾好兔子,就着样,我们的小兔已经去了班上一半孩子的家中做客了,而且每次回来总会变得格外干净漂亮。我们从一开始小小兔养成现在肥肥胖胖的,毛色特别漂亮光滑。这跟幼儿认真、负责的照顾分不开的,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有爱。

五、小小自然角,家园合作的桥梁

自然角是专门为孩子设置的,家长自然是支持者与参与者,我们需要移盆时,家长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的带来适合的花盆,有几位奶奶还特意给我们带来了山上挖来的泥土,就为了让我们的种植土质能更好些。还有爸爸妈妈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及特产工艺品,不断丰富了幼儿自由观赏的空间。特别是我们需要一些时令物品时,家长们总是积极满足,他们会把带来的新鲜的水果放置在自然角里,孩子们可以随意观察、触摸、甚至品尝;他们会把亲子制作放在自然角,为我们的自然角更增添艺术美感。这种家园互动沟通,让自然角在增进父母与孩子亲情的同时,成为了家幼互动、沟通的桥梁。

小小自然角是将自然环境直接带入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切实指导幼儿学习,真正发挥自然角的活教材的功能,让其成为孩子探索的热点,学习的视角。为幼儿的探索创造一片辽阔的天空。

猜你喜欢
自然角探索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精彩自然角 乐活种植园
谈基于自然角创设的幼儿自主观察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大自然的浓缩
创设魅力自然角,让童心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