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丹
什么是“三力”?特级教师李旭东提出“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将之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三力”。部编版语文教材推行“1+X”阅读教学方式,实现阅读选择权的下放,营造了大语境群文阅读场。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三力”来推进群文阅读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化表达,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和文化人格。在这一前提下,可从语言基础知识的夯实入手,强化语言思维与创新意识的提升,突出学生文化辨析力,发展学生的语文人格。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各单元阅读篇目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通过群文阅读整合,打破单篇文本阅读的格局,学生从群文阅读中发展语文学科素养。阅读是言语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把握言语运用规律,提升言语的表达、交流和沟通能力。群文阅读,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言语应用能力。在群文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感知言语表达的智慧。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学习描写景物”,学生可以以“我喜爱的季节”为题,描写自己熟悉的季节。在写作实践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往往大同小异,缺失对不同季节的个性化感受与描写。写作是体现学生言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季节的描写,要走出“人云亦云”的窠臼,就要向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别样精彩。以春季为例,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对春季不同文本的阅读。如《北国的春风》《多情的雨》《又是一年春草绿》。这三篇文章都是对春季的描写,但是风格迥异。《北国的春风》写出了北方春季的阳刚;《多情的雨》写出了南方春季的柔美与酣畅;《又是一年春草绿》则是借助于描写春季来抒发人生情感。由此,从对春季不同文章的阅读,让学生看到不同作者笔下的春季,也让学生理解到春季并非“千篇一律”。在多篇文本的阅读对比中,了解不同文本的言语表达手法,让学生从阅读中加深对春季的认识,从而为写出真情实感的春季奠定基础。
阅读力除了发展学生的感悟能力,还要关注学生思辨力的养成。阅读的过程,即由未知向已知,由已知向质疑,由质疑向思辨,由思辨再向判断,最后由判断向修正不断推进的过程。在阅读《故乡》时,对于“少年闰土”与“水生”的外貌描写,两者存在较大差异。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水生是“只是黄瘦些,颈上没有银项圈罢了”。比较两种描述,鲁迅想要表达什么?在此设置质疑,为什么水生没有银项圈?让学生展开想象,是不是水生家很穷,买不起?从质疑、思辨、修正中阅读,来挖掘文本的内涵,夯实学生的言语积淀。
从语用能力来看,言语表达力需要借助于语言文字,融入语言信息、情感、思想来实现表情达意。表达力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素养,可以解释为一种言语行为,也可以理解为言语智慧。言为心声。言语的表达,需要融入信息、想法、意念、思想,并借助字、词、句、篇,抑或修辞、逻辑等达到言语表达的目的。可以说,表达力需要从语言知识的积累、言语交际训练中形成。群文阅读是对相关联文本的阅读,从多篇文本阅读中体验、欣赏、感受言语的形式美、内在美、思想美,从而让学生获得文化浸润,提高语文审美与鉴赏品位。
在部编版教材七年级第五单元《外国诗二首》阅读后,围绕课文提出问题:两首诗在言语表达上有何差异?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一首诗采用直抒胸臆式表达,另一首采用形象(意象)化表达哲理。对于外国诗的理解,初中生还较为陌生,单凭浅层阅读很难获得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为此,我们对《月是故乡明》《乡愁》《一片槐树叶》《北国之春》《黑翅膀》等诗歌进行群文阅读,分别从诗歌作者、写作背景、创作时代、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梳理、对照,得出这些诗歌都有一个共同主题,即“乡愁”。但细细品读,尽管都在表达“乡愁”,却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出独特的乡愁之美。因此,在诵读诗歌时,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乡愁音韵,从诗歌语言里把握这份情感。接着,对照不同诗歌语言,梳理各自的诗意特性。这些乡愁诗,有文化、创作背景的差异性,需要学生能够体会其情感基调。然后,展开诗歌关键词的提炼,挖掘和探究其语言表达的意蕴。可以展开师生交流、学生合作学习,梳理写法,对比诗歌的意象。最后,在诵读、整体把握和完成赏析中,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意象美、韵律美。
孟子云“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其“色”、其“声”都是言语表达的媒介,而“喻”是言语表达的结果。表达力是言语和思维的结合,既有言语活动,又有思维活动。语文教学要通过学习语言,并通过不断的训练来传意,从而提升自我的表达力。
文化力是比閱读力、表达力更高级别的发展与展现。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具备的前提下,外化为性情、文化人格。群文阅读实践中,要让学生理解、认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说明文为主题。在阅读重点上,要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顺序,体会科学精神。从卢健老师的《建筑之美——说明文的“实”与“虚”》中,带领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科学文化”。为此,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题,整合《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民俗文化的奇葩——乔家大院》《呼和浩特市的公主府》三篇说明文。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让学生从中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包括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接着,从挖掘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层面,分别就“天坛”“乔家大院”“公主府”三座建筑的特征进行对照,提出问题:三种建筑都是明清时代,但其特征为何不同?乔家大院能否修建成公主府那样气派的模样?探究后发现,乔家大院是商人修建的,公主府主人是皇室宗亲,两者的地位有巨大差异,其建筑形制应与其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同样,对于天坛,也是皇室建筑,为什么不能修建成像公主府那样的宫殿?从传统文化来看,天坛是皇帝祭祀之地,而公主府是居住场所,两者功能不同,形制与建筑风格当然不同。由此来看,对于建筑结构及特征,一要关注建筑主人的身份、地位,二要关注建筑的功能、作用。从传统文化脉络中来审视三种建筑,分别代表了相应的文化意义。语文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发展文化判断力,了解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文化潜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
总之,群文阅读实现了相关文本阅读的整合,为学生营造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情境。通过群文阅读,关注学生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生成。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