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学耀 任桂霞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自使用以来,颇获赞誉,但亦有指责之声。不少教师认为“学习提示”这一栏目是画蛇添足。深究其根由,主要是“学习提示”将文本包蕴的情感主旨直接呈现给了学生。“谜底”的呈现让那些靠“解读文本”上课的老师没有了“看家本领”。其实这类老师不懂得一个道理:从学科属性来说,文本“怎样讲的”远比“讲了什么”更为重要。而“学习提示”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超越文本分析过分关注情感、思想、主旨分析的弊端,引导学生发展语文学科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提示”在新教材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和有效利用。
一、为什么说“学习提示”是点睛之笔
1.新:基于群文阅读理念
过去的语文教学是以文本为纲,“教完这篇教下篇”,单兵作战、单打独斗的语文学习思路导致语文的知识体系被弱化、被拆解,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学习状态,收获的大多为碎片化知识,建构知识群的能力差。新教材基于学习任务群思路,渗透群文阅读理念,两篇、三篇,甚至更多文本放在一起,共用一个“阅读提示”,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相连文本类比或对比,进行归纳和探究,让学生关注文本共性,把握文本个性,从而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思维品质,厚植学科素养。“学习提示”起到了将单篇文本绾结成群的作用,是落实群文阅读理念的有效形式。
以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为例,编者选择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并在“学习提示”中“谈到这几首诗体式不同,抒发的情感和创作手法也各不相同”,这句话其实需要我们从三个层面去分析:一是体式层,要注意古风和律诗、叙事诗和抒情诗的差别;二是情感层,同样有怀才不遇之感的诗人的情感却差别很大,需要学生细细体味;三是技法层,要比较语言风格的差异,也要比较表达方式的不同。通过这三层比较阅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会逐步深入,初步实现诗歌知识的系统化建构。若没有“学习提示”中这句话的引导,师生很可能将三首诗歌作为单个文本处理,其价值便大大缩水了。
2.丰:挖掘文本多维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要把追求语言、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任务,通过情境化、结构化的设计,组合成‘群,争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从王宁教授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充分体味出教材编者对教材的价值定位。培养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审美趣味、厚实文化底蕴等还是主要依托教材,依托选入教材的经典篇目。而“学习提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挖掘文本群的多元多层价值,提高教材这个“例子”的使用效能。
例如:《劝学》《师说》组成的文本群的“阅读提示”除引导学生重视其人文价值外,还从其工具性层面多角度挖掘文本价值。“‘而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用于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等多种语义关系”是要求学生探求其文言价值;“把握两篇文章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等指向思辨类文本的文体特点,明显是引导学生把握议论文文本体式;“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是提示师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文本解读方法;“结合今天的社会生活,说说荀子和韩愈的学习观中,哪些仍然值得借鉴,那些需要更新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提示学生要练好、用好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总之,“学习提示”将教材的价值导向功能与语文知识体系有机融合,更侧重从文字、文章、文学、文体、文化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指导,让教材这个“例子”承担起“独当其任的任”。
3.深:追求深度学习
旧编教材文后的“研讨与练习”栏目可以说恪守着三环节:梳理文本内容、体会语言特色、适度课外拓展。前两个环节明显存在浅表化阅读现象,第三个环节仅仅起到拓宽学生视野的作用。浅表化的阅读要求很难带来教与学的深度和厚度。可喜的是,新教材的“学习提示”已经实现了超越,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引领学生思维的力度明显加大。
例如:在旧教材中,《故都的秋》文后主要问题是“从哪些句段中,你感受、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第一个问题主要让学生梳理信息,第二个问题考查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这两个问题都不是费脑筋的问题。新教材中则直接问“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的美?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第一个问题就需要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文本内容、作者经历、文化传统等一系列信息进行思考,第二个问题则直接指向了民族心理和文化基因。浅表化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深层次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提升思维品质,是教材编者的一个组织策略。
二、如何运用“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是新教材的点睛之笔,如何用好是语文教师需要思量的问题。
1.指向文本,引领师生走向文本深处
细细分析新教材中的“学习提示”,主要分为三大类:任务型提示、方法型提示和结论型提示。
任务型提示给学生明确的任务要求,“学习提示”中设计的问题、拓展的文本以及背诵要求均属于此類。方法型提示因其多带有“要”字最容易判断,比如“要多借助朗读”“要注意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等等。这两类提示,或提问题,或搭支架,或给方法,教师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其巧妙而科学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循而行之,必会大有裨益。
结论型提示可以划归两类:概略式结论和具体化结论。对于概略式结论,我们应该采取“于不疑处有疑”的态度,将这类结论加工转化变成学习问题,比如《读书:目的和前提》“学习提示”中谈到 “黑塞从切身体会出发,思考读书的意义”“黑塞读中国古代论著的感受”,这些论断可以转化为学生阅读文本时的思考题:①黑塞认为读书有什么意义?②黑塞读中国古代论著时获得了怎样的感受?把句号变成问号,将论断转化成为问题,是很好的运用之道。
具体化结论由于太过详尽,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思考的空间,违背了新课标“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的精神,不利于学生“动天君”,甚至有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而这类结论该如何运用才可以趋利避害呢?老师们可以以“学习提示”给定的结论为起点,让学生的思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思考更深一些、透一些。下面笔者以新教材中宋词阅读群为例进行具体阐释。
教材编者选择《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组群,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鉴赏,体味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洞晓豪放词中苏词与辛词的差别,可“学习提示”中把三首诗的风格特点直接告诉了学生,让三首词的鉴赏价值空间变窄,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表格支架(见下表),让学生对三首词的风格特点从言、象、意、境等角度再深度思考,让每种风格意义相对确定,提高学生知识类化能力,从而治愈一提及诗词的风格特点便只从感觉入手的弊病。
2.指向单元,助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从新教材单元设计来看,一个单元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而支撑该系统的架构是“双线结构+三大板块”。“双线结构”指的是按照“主题内容”和“学科素养”两个标准选择文本,组织单元;“三大板块”包括选文板块、助学板块和理论板块。每个单元都是一个设计感非常强的富有动态感的系统,而“学习提示”是这个系统中的“交通枢纽”。从双线结构来看,它是文本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显性表达之处,而编者在“学习提示”中,人文层面的内容多为直接阐释,工具性层面的内容则多以问题、任务等方式提出,驱动学生学习和研究。从三大板块来看,它是助学板块中“单元序言”和“单元学习任务”具体落实的锚,它是编者在单元学习任务与文本群之间搭建的桥梁。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反复强调:“备课要有全局意识,不能备一课是一课,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克隆现成的教案了事,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其实,“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有一个重要依托,便是“学习提示”。
从教师层面来看,借助“学习提示”构建整个单元的语文知识体系,应该是老师们用好新教材的基本功。温儒敏教授在新教材使用建议中反复强调:“仔细研究这些‘要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和每一课。……应该细致一点,实在一点,一课一得,重点突出。”也就是说,借助“学习提示”确定一篇文章或一组文章之重点,那么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本單元的体系也就基本构建起来了。下面笔者以“学习之道”单元为例阐释“学习提示”的运用之道。
一篇议论文涉及的内容会很多,论题、论点、论据、论证这“四要素”的区分及其关系,议论文思想性、针对性、论辩性、逻辑性等写作特点,以及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论据分类、论证方式等等,都可以在一篇文章涉及到,但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效果一定差。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工作方法,有所选择的进行教学,而“学习提示”中强调的内容应该是老师们教学设计的重点。笔者将“学习之道”单元中的前三个“学习提示”进行比对发现,它们在“学科素养”方面有共通之处,都在强调要注意议论性文章的时代性、针对性、现实性和批判性,但却各有侧重:《劝学》《师说》重点强调论题的确立;《反对党八股》侧重阐释论证语言的特点和重要性;《拿来主义》侧重探究论证方式,尤其是比喻论证的价值。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张韦恩图表示,如下:
从学生层面来看,除了按照每个“学习提示”的要求学习外,还应打通本单元内的各个“学习提示”的要求,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式的学习。教师备课、授课时会根据“学习提示”有所侧重地组织学生学习,而学生学习完本单元的文本之后,教师则应安排一次自主学习,让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站在单元学习的高度,打破“学习提示”壁垒,实现跨文本印证学习重点。比如在《拿来主义》中重点探讨了“论证方式”这一问题,本单元学习临近结束时,就可以把“论证方式”这一知识拿到本单元其他文本中进行验证、探究。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结束时,学生会形成一张大的单元谱系图。同时,要强调的是,我们追求的是:学生在一定任务和问题的驱动下,能够积极地重读教材,反复品味和思考教材的价值所在,最终实现能力的内化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总之,“学习提示”作为新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新颖性、综合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在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瞄准其提供的学习方向,挖掘其在教学设计和学生活动上的价值,有利于落实新课标精神,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本文系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高中语文经典文本‘守正出新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3703022)阶段性成果]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市博山区淄博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