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体定教:演讲词教学的逻辑起点

2020-05-19 15:04韦伟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演讲词演讲者听众

韦伟

众所周知,“依体定教”指的是任何文体的文章都该按照其内在理路去教,即“依据文本体式精心挑选教学内容、细致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严密规划教学流程等要素”。然而当下演讲词教学却深陷困境,亟需一场教学上的“突围表演”:一方面,把演讲词当作议论文来教并淹没于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当中,全然无视“面向观众,现场表达”的文体个性;另一方面,演讲词教学缺少“单元统整”的有效抓手,游走于孤零零的“定篇”学习而匮乏“例文”语言实践活动的滋养。

下面笔者以统编八(下)的《最后一次讲演》(下称《最》文)为例,从“辨体”“定性”“选点”“操作”这四个方面说明”演讲词”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呈现。

一、辨识文体:塑造“这一类”的体形

文章必先乎体裁。“演讲”在词源上是基于语言来阐述、说明与表达的,诚如《说文解字》说:“演,长流也。从水,寅声。”“讲,和解也。”有学者以为:演讲是人们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讲与演密切结合的口语表达的最高形式,是以广大听众为对象,以发表主观思想感情为内容,以说服人、感染人、培养人、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为目的的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所谓“演讲词”就是为进行演说活动而准备的文稿,是体现演讲主题、演讲思路与演讲语言的散文。故曰,演讲词系散文中的一种,有着独特个性和迷人风采。

与一般意义上的散文相比,演讲词注重对象感和现场感,时刻考虑听众的理解水平和及时反应,并对内容和表达作针对性调整;而散文是心的写作,自由怀揣着细腻而独特的心灵抒发着灵动而真挚的情感。其次,演讲词也区别于寻常的朗读:朗读是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创造性活动,正所谓“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而演讲词是将演说人的内心意图转化为公开场合的口头表达,往往为了保证演讲效果语速时缓时急,语调时亢时徊,语气时浓时淡。基于此,笔者结合文献资料整理出如下的“演讲词”文体特征:

表一:演讲词的文体特征

二、 锁定个性:咂摸“这一篇”的味道

定体然后可以言工拙。演讲词教学应聚焦到演讲词的艺术形式,深入到“文本如何”以及“文本因何而如此”的内在肌理状态。《最》文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发表的即兴演说后的讲话整理内容,目的在于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颂扬李公朴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英勇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号召人民群众与敌人斗争到底。诚然,不同类型的演讲词有不同的个性,作为鼓动性演说的《最》文可从以下四个角度阐释其中十足的“演讲味”。

1.各种句式的交替:鼓动下的即兴性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这种反问句与感叹句交织呈现的例子在《最》文中不胜枚举,是作者面对特务分子搅乱李公朴悼念会下的情绪“产品”,旨在以情感感染他人、激发斗志。这种多变句式有利于演讲者感情的喷薄而出——一边是愤怒、斥责和仇恨的情感呼之欲出,一边是刚正不阿、视死如归和坚守正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闻一多讲演技巧,即“如何利用句式紧扣听众内心,使听众随着演讲者思路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进而感受演讲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光辉的人物形象。

2.人称口吻的变化:鼓动下的政治性

闻一多先生在《最》文中提及李公朴先生和“一二·一”事件中的青年学生时分别用“他”“他们”,语气热情,满怀崇敬,激情四射;提及自己和爱国志士时分别用“我”“我们”,表达亲切,坚定不移;而斥责特务和反动分子时分别用“你”“你们”,充满蔑视,怒发冲冠,千仇万恨。叙述人称的不断转变是为表达思想情感和政治目的服务的,一头是与听众们团结一致,奋战到底,一头是将自己与听众和特务区分开来,宣泄内心极度的愤恨和无限的谴责,极大地调动了讲演的鼓动性和战斗性。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揣摩语体色彩时提升学生的演讲素养和口头表达能力。

3.感情色彩的反差:鼓动下的针对性

《最》文饱蘸演讲者的爱憎情仇,时而冷峻如铁,有檄文的强烈气势;时而热情似火,有散文的独特气质。“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责问敌人时,演讲者措辞激烈,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将其丑恶嘴脸公布于朗朗乾坤之中。“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歌颂先生时,演讲者情潮奔涌,烈火喷发,信心倍增,彰显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可战胜的满腔豪情。情感的泾渭分明指明了此次讲演动机、内容、对象等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体现出感情的鲜明,态度的一致,立场的坚定。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品味演讲者的情感流动曲线,玩味演讲者调动听众情绪的艺术技巧。

三、精选教点:明确“这一篇”的抉择

教学方法固然重要,然而再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即落实到“教什么”上来。所以说,语文教学中的“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为教学《最》文要着重考虑两个问题。

一方面,根据文体特点和篇章特色整合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最》文的教学“点”一要关涉鼓动性演说词的文体特征,比如语言的鼓动性等;二要牵连文本的个性特点,比如句式的多变、人称的变换、情感的丰富等。这样的选“点”才有“扭打”的必要,才是本文教学该明晰的方向。在观照以上选“点”内容的基础上,《最》文的教学目标可以叙写为:(1)把握演讲词内容,注意演讲者语调,感受演讲者情绪,揭晓演讲成功秘笈,为模拟演讲做准备。(此为教学重点)(2)模拟情境演讲,揣摩演讲语言,体会演讲词文体的针对性、可讲性、鼓励性和听众性等。(此为教学难点)

另一方面,以能力运用为核心构建“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之一,而这一活动的开展需要明确的任务作牵引。这可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脚手架”,实现从“读得懂”到“懂得读”的跨越。《最》文的活动教学可以“演讲者如何调动听众情绪”的学习轨道而展开,在创设拟真的演讲情境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譬如,在《最》文第一、二段,演讲者(学生)如何利用语速、语调、重音等手段将其中“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情绪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以达令人深省的表达效果。此外,提供演讲的评价量规给学生作为活动效果的衡量标准也是提升活动质量的有效措施(如下表二),达“以评导做,以评促该”之目标。

表二:讲演的评价机制

四、操作突围:呈现“这一篇”的路径

鲁迅说:“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如此说来,《最》文教学内容与教学呈现须讲究高度融合。其操作路径大致如下:

【导语】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样的画面——臧克家在《说和做》中写闻一多先生在“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样的历史场景!

【过程】

1.读文知意:从文中找出语句组合起来概述内容。

2.读文入情:3种人称、11次掌声、42个感叹号是本文的亮点,分别揣摩其中的表达效果并分析闻一多先生的人物形象。

3.析文知理:请从听众对象、演讲内容、语言表达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重点语句和语段。

4.学文运用:演绎历史画面,再现历史现场;出示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互评。

【结语】

本文的语言藝术和同学的激情讲演完美地演绎出“雷鸣电闪,震撼山河”的既视感。其中感情浓烈和哲理浓厚的语句,读后仍无法忘怀……请任选一句作为话题另写一篇演讲词。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梅里中学]

猜你喜欢
演讲词演讲者听众
“活动·探究”:实现演讲词的教学价值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会计时的话筒
会计时的话筒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修辞手法在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演讲词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