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楠,廖慧云,胡 雯,3
·论著·
赣州市某医学院校在校医学生偏头痛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郑亚楠1,2,3,廖慧云1,胡 雯1,3
1.赣南医学院心理学系,赣州,341000;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赣州,341000;3.赣南医学院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赣州,3410001。
探讨医学生偏头痛现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自编问卷对1,394名医学生进行调查。42.75%的医学生过去一年曾有偏头痛。城镇生源医学生偏头痛检出率高于农村生源医学生(χ=4.745,=0.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级医学生偏头痛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偏头痛受生源地、睡眠不规律、经常失眠、性格敏感多疑4个因素影响。医学生偏头痛较为严重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改善医学生偏头痛应从校园文化氛围着手,建立良好的校园学业文化,树立健康的睡眠观念,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
医学生;偏头痛;影响因素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脑功能异常性头痛。虽然本病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本病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属于心身相关障碍[1-3]。因本病对个体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国内对偏头痛的病因及治疗方面的关注较多。但已有研究多从生物因素视角探讨偏头痛的治疗和病因[4-5],对心理社会因素在偏头痛的起病及治疗中的价值的研究匮乏。针对偏头痛,如果能够发现其诱发的心理社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和干预,对于从心理视角缓解患者疼痛、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他们对偏头痛心理社会因素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决定未来我国社会对该病治疗的模式。为了解医学生偏头痛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课题组于2019年4月对本校1,394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以期为偏头痛的治疗模式改革与高校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采用分层整群取样,以本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1,457份,回收有效问卷1394份,回收有效率为95.68%。调查对象年龄范围17~24岁,平均年龄(20.06±1.23)岁。男生517人,女生877人;城镇生源医学生532人,农村生源医学生862人;大一415人,大二563人,大三416人。全部调查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自编偏头痛症状现况调查问卷。偏头痛的诊断标准随临床类型不同而异,本研究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医学生偏头痛的大致发病情况,因此采用偏头痛的一般诊断标准以评估症状。给出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要求调查对象阅读并和自身情况进行对照,同时设计2个题目:一个题目为过去一年(自2018年4月)依赖是否出现过偏头痛及出现频率,要求调查对象选择“无”“1~3次”“4~6次”“7~12次”“12次以上”,用以了解调查对象偏头痛的基本情况;另一个题目为“在过去一年里我是否曾因为偏头痛求助于神经内科、心理科或其他科室医务人员”,要求调查对象回答“是”或“否”。
自编调查问卷。偏头痛诱发因素较多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调查目的是了解医学生偏头痛的大致发病情况,因此,参照偏头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1,6-10]并结合我国医学生学业、生活习惯等特点编制,调查内容包括性别、生源地、喜欢饮酒、喜欢吸烟、生活作息规律、睡眠规律、手机依赖、喜欢智力活动、喜欢体育锻炼、是否失眠、是否晚睡、是否每天上自习、是否喜欢玩游戏、自评人际关系、未来自信心、是否学业压力大、是否敏感多疑、是否睡觉前喜欢手机上网或玩游戏、是否满意自身专业、是否性格急躁、是否爱发脾气、自评主观幸福感等。
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由本课题组成员发放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前由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介绍偏头痛的基本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本次调查的目的。在调查对象对偏头痛有初步了解后发放调查问卷,以保证调查内容的准确性。要求调查对象独立完成、匿名作答、当场回收,问卷调查时间为5 min。
采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为一般性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对象中,共有596名(42.75%)调查对象表示过去一年曾有过偏头痛症状,其中,397名调查对象表示过去1年曾发生过1~3次,112名调查对象表示过去一年曾发生过4~6次,40名调查对象表示过去一次曾有过7~12次,47名调查对象表示过去一年曾有过12次以上偏头痛症状。但上述曾在过去1年发生过偏头痛症状的调查对象中仅有40人就医。其中,城镇生源医学生偏头痛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生源医学生,不同性别、年级医学生偏头痛症状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医学生偏头痛症状情况比较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规律、经常失眠、经常晚睡、对目前生活状态不满意、自评人际关系不好、对前途缺乏信心、学业压力大、敏感多疑、对自身专业不满意、性格急躁、爱发脾气、主观幸福感偏低的医学生更容易出现偏头痛。见表2。
进一步对医学生偏头痛症状进行回归分析。以医学生是否存在偏头痛症状为因变量(1=有,0=无),将可能影响医学生偏头痛症状的影响因素中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因素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医学生偏头痛症状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个因素影响医学生偏头痛。见表3。
不同文献对偏头痛发病率报道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我国偏头痛发病率在10%左右[11-1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0%的医学生过去一年曾出现偏头痛症状,高于国内其他调查结论。其原因可能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已有研究多为在医院临床诊断或通过访谈等方式进行精确发病率的调查,而本研究的目的仅仅是了解医学生偏头痛症状出现的大概情况而采用较为宽泛的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可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判断是否在过去一年出现过偏头痛,并非严格意义的医学诊断,调查对象也可能存在夸大的倾向。但即使考虑上述夸大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医学生的偏头痛发病率远高于其他人群,甚至高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医学专业学制长、压力大、工作后责任重、医患矛盾尖锐、就业压力更大,同时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偏低[13]。但目前针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或心理异常的研究多集中于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更为明显的心理障碍[14-15],对偏头痛等心身相关障碍关注不足。本次调查中,偏头痛者求助医务人员比例明显偏低也能佐证上述观点。这提示我们,未来医学院校有必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医学专业课及校园心理卫生知识宣传等方式宣传、介绍偏头痛临床表现、常用的治疗手段和调试方法,尤其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偏头痛发病中的影响,知晓在自己处于偏头痛时如何调整,避免乱用止痛药;同时能够通过良好的作息习惯预防偏头痛。
表2 不同影响因素医学生偏头痛症状分布状况
表3 1,394名医学生偏头痛症状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线性回归
本研究发现,城镇生源医学生偏头痛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生源医学生,与潘茜的相关研究结论“农村生源大学生偏头痛心理障碍更为严重”[7]的结论有所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取样:本次调查全部调查对象为医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大学生,医学生就业要求更高,目前想留在城市医院工作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位或参加规范化培训,相对于农村生源的医学生,他们需要考虑更多的学业、就业问题,可能压力更大,更容易诱发偏头痛。但本研究未发现不同性别、年级医学生在偏头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可能佐证笔者上述观点:相对于性别角色差异、不同年级学业压力,医学院校整体学业氛围和学业特点、生活节奏等因素对偏头痛影响更为显著。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偏头痛受生源地、睡眠不规律、失眠、敏感多疑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除生源地外,睡眠不规律的医学生可能因为休息不好出现疲劳,诱发偏头痛;经常失眠的医学生因睡眠质量低,可能诱发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神经衰弱[16],进而出现偏头痛;敏感多疑的医学生更容易在学业、就业、生活等方面感受心理压力,影响睡眠等作息习惯,诱发偏头痛。但与预想不同,本研究未发现使用手机、爱玩网络游戏、自信心差、学业压力大等原因能够诱发偏头痛,其原因可能在于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玩网络游戏可能会导致个体疲劳,但这种娱乐方式可以使个体放松,同时大多数医学生因学业特点也难以将时间大量用在玩游戏上,因此在偏头痛影响方面表现不明显;同样,勤上自习或学业压力大的医学生往往在学业上更为规律,而规律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减少偏头痛发作的原因。此外,本研究也未发现体育锻炼对偏头痛的发作有保护作用,这可能在于医学生体育锻炼也并不规律。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我们,相对于个人的学业压力等因素,生活、学习的规律性可能是偏头痛的重要诱发因素。
综上所述,医学生偏头痛的干预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医学课程中介绍偏头痛的特点、干预方式,必要时可以求助心理教师或神经内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提醒医学生可以通过就医或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偏头痛;同时,本研究显示,睡眠不规律是偏头痛的重要诱发因素,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睡眠卫生知识宣传等方式改善医学生不良的睡眠习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医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发展,减少医学生因就业导致的焦虑;最后,辅导员等学生管理人员应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形成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偏头痛,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
[1] 王伟, 张宁. 临床心理学[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210.
[2] 姜乾金. 心身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86-190.
[3] Smitherman T A, Burch R, Sheikh H, et al. The prevalence, impact, and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d severe headach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review of statistics from national surveillance studies[J]. Headache, 2013(53):427-436.
[4] 王柳青. 更年期人群应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3, 21(2): 213-214.
[5] 刘洁琼, 于生元. 肠道菌群与偏头痛的关系探讨[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 25(12):6-10.
[6] 孙风丽, 张培莉, 单希征, 等. 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8):1216-1219.
[7] 潘茜. 大学生偏头痛的心理健康分析[J]. 中国校医, 2014, 28(9):647,649.
[8] 张虹, 万媛, 冯丹.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疼痛共情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15(3):25-28.
[9] 万志荣, 曾敏, 孔勇, 等. 不同类型原发性头痛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医刊, 2017, 52(1):49-52.
[10] 胡静. 345例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复发性偏头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16, 18(11):1709- 1711.
[11] 沈航, 崔丽英, 李力波, 等. 头痛患者593例分型和特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6, 49(6):467-471.
[12] 杨映珊, 邱少雄, 黄江玲, 等. 慢性偏头痛患者头痛影响和残疾程度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8, 34(24): 4093-4097.
[13] 史艳琴. 医学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26(3):425-429.
[14] 李眩眩, 张秀敏, 吴方园, 等. 长春市某大学医学生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与A型行为的关系[J]. 医学与社会, 2018, 31(2):55-58,62.
[15] 李利利, 刘江, 陶磊, 等. 西安市某985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 2017, 33(4):342-345.
[16] 郑亚楠, 胡雯. 医学生慢性疲劳现况及影响因素[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11):1743-1745.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graine Symptom in Medical Students in Ganzhou
Zheng Yanan, Liao Huiyun, Hu Wen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graine in medical students.Totally 1,394 medica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nd assessed with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There were 42.75% medical students with migraine in the last year; the detection rate of migraine in the urban medical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igraine than that in the rural medical students(χ=4.745,=0.029),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igraine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The factors for migraine of medical students included source place, irregular sleep, often insomnia, sensitiveness and doubt of character.There exits serious migraine in some medical students, and migrain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o change the migraine among medical students, from the campus cultural atmosphere, a healthy campus studies culture should be built to set up a healthy sleep concept,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mental health.
Medical students; Migraine; Influencing factors
10.16117/j.cnki.31-1974/r.202002012
1.2019年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19-183);2.201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项目(JY19205)。
郑亚楠(1983—),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临床心理学,marine873926@sina.com。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