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立新
把课上好是教师的天职。上好课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宏观层面涉及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微观层面涉及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下文,笔者以科学课为例,立足中观层面,主要讨论教材的深度钻研、准确理解、创新使用对于上好科学课的作用。
同样的教材,不同教师解读出的内容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理解深,站位高,教材解读的立意就高;相反,就字说字,就图说图,教材解读就会显得不够深入。
新编教科版《科学》教材力求体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精神,严格按照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来设计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且通过活动化的设计来体现对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教材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需要教师深入理解与把握。
如《神奇的纸》一课是新编教科版《科学》二上“材料”单元的第4 课,该课以纸为例,让学生考察对一种材料进行改造而导致其性能变化的现象,感受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为实现此目标,教材引导学生将一张普通的纸折成瓦楞形,然后通过观察和按一按、放一放、摸一摸的方法来认知纸由于形状的改变而引发了性能的变化——承重力变大、隔热。
教师在依托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时,一般都能让学生认识到纸折叠前后性能的变化,也能就教材中的问题“下列物品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组织学生讨论,但总感觉是在就问题说问题。其实,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以小见大,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工及改进材料,从而使其性能不断优化,进而造福人类的事实,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不足,勇于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新编教科版《科学》教材很重视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编写和设计。对于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教师解读时不能只盯着每一节课有趣的活动,一定要将本单元每一课的学习连成一个整体,且在单元学习的最后要让学生体会人类研制“尺子”这一工具的历程,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人的能力,同时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
教师对教材意图把握不准、不透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对教材钻研不够,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对科学教育及科学课程目标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这一维度目标重视不够。因此,加强学习,深入领会课标的精神和内容实质,是全面、准确解读教材的基础,更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在对某节课进行设计时,往往会一头扎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中,这会使教师只关注该课的教学内容,而不知道这一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此,对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就会不准,进而使得学生建构的概念缺乏结构性与系统性。新编教科版《科学》教材采用的是大单元结构,这样的编写方式直指大概念,目的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让学生通过结构性的、连贯性的内容的学习,建构科学概念,与此同时,实现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目标。鉴于教材的编排方式,教师应站在单元整体层面上来研读教材,找准每一课的目标定位,发挥好每一课的功能与作用,最终通过单元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起一定的科学概念,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基。
例如:对于新编教科版《科学》一下《它们去哪里了》一课,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察食盐、红糖、小石子的特性,第二个环节是将食盐、红糖、小石子分别放入同等量的水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两个环节的用时是前者多于后者。而这样的教学设计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理解有误。教师认为本课的科学知识目标有两个:其一是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三种物体的特性;其二是通过将三种物体放入水中来了解它们能否溶解。但这样的目标定位显然不是本课教材的编写意图。
本课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将三种物体放入水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水”的特征的进一步了解——水除了具有无色、无嗅、无味的特性外,有些物质还能在水中溶解。
为什么要这样设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就要从单元的整体编写意图和单元总目标分析。本单元一共有7 课,结构安排见页末图1。
单元结构图的好处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来构建对周围物体特征的认识。前四课是固体,第五、六两课是液体,第七课是气体。因此,第六课承载的任务不再是认识三种固体的特征,而是通过将三种物体放入水中后产生的现象,来认识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图1)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显然没能准确把握单元的编写意图,仍然将观察三种物体的特性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使得课堂的宝贵时间没能用于主要和关键内容的教学,从而不利于本课乃至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由于各种原因,教材不可能尽善尽美,只能呈现要点,这就需要教师借助教学参考用书用心钻研教材,理解每一段文字和图片的内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并优化教学设计。
新编教科版《科学》教材每一课都有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而课的基本骨架则是活动。因此,教师准确解析活动、实施活动是上好课的关键。
以新编教科版《科学》一下“认识周围的物体”单元中的《认识物体的形状》一课为例,不同的教师对这一课活动安排的解读存在差异。而教师在解读教材时突出的问题是不能理解教材中几幅图之间的逻辑关系,无法将这几个活动与课题“认识物体的形状”建立联系。这两个问题会导致教学设计混乱,课时目标不能达成。那么,该如何准确解析本课的活动呢?
在探索板块,教材呈现三句话和相应的图片:第一组是“把下列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子里”,图片呈现的是四种物体。第二组是“哪些物体放的数量多?”,图片呈现的是两个方盒子,分别摆放9 个乒乓球和16 块木块。第三组是“换一种平铺方法,能装得更多吗?”,图片呈现的是两个方盒子,分别摆放不同方式(平躺、竖立)放置的螺母。
第一个活动的目的是聚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物体平铺的数量与物体形状、平铺的方式有关。教师将四种物体按照学生的意愿平铺在盒子里,看看结果会怎样,然后根据学生平铺的结果组织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四种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即使是大小相似的乒乓球和木块平铺的数量也不同;对于橡皮和螺母,由于平铺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平铺数量的不同。而学生只有真正开展平铺四种物体的活动,才能得出上述结论,也才会对后续探究活动产生兴趣。
第二个活动是对木块和乒乓球平铺数量的不同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平铺数量与形状有关,从而认识到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
第三个活动是对具有不同侧面形状的物体(螺母和橡皮)进行平铺的探究,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利用不同侧面的形状去平铺,由于占据空间不同平铺数量也会不同。这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物体具有一定形状的认识。
三个活动各自的目标弄清后,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见图2)。
(图2)
倡导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目的不是让教师“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是希望教师发现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为学生的学服务。以新编教科版《科学》二上“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中《太阳的位置和方向》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的主要活动是指导学生观察、描述一天当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同时还要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识方向。这一课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识真实环境中的方向。主要原因一是空间感不好建立,二是受学生对于地图中方向的已有认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影响。此外,教师指导学生在真实场景(操场)中开展探究活动也很困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怎样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并有效落实课时目标呢?
对于这节课而言,虽然在操场这种真实场景中进行教学是优选,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天气影响。因此,教师应将主要活动安排在教室,待对问题探究清楚后再到操场上去实际观察,验证课堂所学。
在教室里进行探究的关键是将真实的场景“迁移”至教室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描述、研讨……假如这个想法能变为现实,那便能很好地落实教材编写的意图。有教师研发出一种基于学校操场实景的立体模型(见图3),从而让以上想法变为了现实。
此模型是学校真实场景的再现,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场景图是学校操场对应位置的照片,空中支起一个太阳运动轨迹的轨道(具有一定的倾角,保证科学性)。这个模型能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重难点。学生可以根据课前对太阳运动轨迹的观察结果(校园作为观察点,课前安排学生在清晨、中午、傍晚三个时间点观察太阳在校园上空的位置),利用模型摆放出太阳在三个时间点处在天空中的位置,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太阳在一天中是运动的,而且都是东升西落。利用模型学生还可以反复模拟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同时还可以根据太阳位置的变化辨识方向。辨识方向时,学生置身于与学校实际场景相吻合的模型中,这可以让学生更正前认知(在地图中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达成学习目标。
(图3)
在之前室内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拿着模型,到操场上与真实环境对接,这可以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践证明,基于教材的编写意图,发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对上好科学课至关重要。
总之,如何研读、理解教材,怎样做到精准把握教材是有法可寻的,教师要不断研究、悉心琢磨、积累经验,从而为上好科学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