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问题驱动式数学教学
——以苏教版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为例

2020-05-16 09:25:34邵网萍
江苏教育 2020年25期
关键词:分母苏教版驱动

邵网萍

用问题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是当下广大一线教师最常用的数学教学策略之一。但有些教师在进行问题驱动式数学教学时往往只重视问题驱动外在的形,如设计的问题随意性太大,有时候想到什么问题就随口说出来,也不去思考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不去深究它到底能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种表面上的问题驱动式数学教学,非但不能有效开启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相反,还会把学生的数学思维带入误区。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的教学,初步谈谈怎么来有效地开展问题驱动式数学教学。

一、立足学生已有经验,设计新问题

二、引导学生具身操作,培育新思维

师:真好!大家看这道算式,它是把什么分数转化成了什么分数来计算的?

生: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了同分母分数。

师:这一步,我们可以称作什么?

生:通分。

师:那大家说一说,解答异分母分数加法时,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

生: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师:那这块生日蛋糕吃完了吗?可以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也可以在自己的折纸上画一画。

师:真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解答课本上的练习题。注意,要先通分哟。

…………

三、紧密关联新旧知识,形成新系统

教师教学时应破除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的思维,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视角梳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并把新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如课尾,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回顾与总结:请你说一说,整数加减是如何计算的?小数加减是如何计算的?分数加减又是如何计算的?如此,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就会明确,整数加减的关键是数位对齐,小数加减的关键是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的关键是通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与旧知建立起了联系,从而建构起了新的、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

总之,问题驱动式数学课堂是一个探究型的课堂,教师要以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分母苏教版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