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萍
摘要:教师是通过对众多教学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的力量的。剖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一课的教学细节发现,教师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不断地塑造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而言,课前备课时,要善于推敲;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捕捉;课后总结时,要善于反思。
关键词:教学细节 课堂观察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情节,能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教师正是通过对众多教学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的力量的。下面,笔者结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一课的听课感悟,谈谈自己对教学细节的思考。
一、细节剖析及教学改进
(一)应让学生主动暴露问题
【片段1】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的是什么内容吗?
生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师是的,那下面我们做两道题复习一下。(板书题目,见图1)我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
(板演213×3竖式计算的学生,写竖式结果时从百位的“6”开始写起。其他学生都忙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完成练习,并未发现。教师看大部分学生都完成后,开始反馈交流。)
师第1题,24×2,结果等于48,对吗?
生(齐)对。
师做对的同学举手给老师看一看。好,我们来看第2题,结果等于639,对吗?
生(齐)对。
师他运算的顺序对不对?
(学生不知从何答起,课堂气氛有些尴尬。)
师刚刚这位同学计算的结果是从百位写起的,先写的6。我们计算时,要从个位算起。这一题先算个位,3乘3等于9;再算十位,1乘3等于3;最后算百位,2乘3等于6。
这里,板演的学生可能在心算或口算出结果是“639”后,书写时直接从百位写起,教师虽然捕捉到了这一细节,但是没有提供机会让这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怎样写的。反馈交流时,虽然教师有意识地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询问了“他运算的顺序对不对”,但其他学生既没有看到板演学生写的过程,也没有听到他的想法,因此“不知从何答起”。后续教师的点评就有点隔靴搔痒,抓不到学生的“痛点”了。
其实,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不进位乘法的算理和算法,为学生后续学习进位乘法做好算法及表现形式上的对比和迁移。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给出“24×2”和“213×3”的横式,要求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这样有利于学生经历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全过程。反馈交流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强调“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以及“一般把数位多的数写在上面”。接着,教师选取其中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帮助学生强化“从个位算起”的共识。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充分让当事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其他学生交流看法,对暴露出来的具体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案例中,板演的学生在书写结果时从百位写起,反馈时,教师应该让这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如果这位学生是从个位算起,只是书写时直接从百位写的,教师应在肯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从個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这样一步一步地书写不易出错。如果这位学生是从百位开始算的,教师应引导全班回忆竖式计算中乘的顺序、积的定位等问题,或者设计讨论辨析活动,让学生思考是从个位算起好还是从百位算起好,并巧妙地引出一道“进位乘法”题目,相机衔接新授教学。
(二)要使学生操作联系算理
【片段2】
师那48乘2等于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摆小棒算一算。(白板上出示4捆小棒和8根小棒)这是多少根小棒?
生48根。
师48乘2表示有2个48相加。(同步操作)我们再拿出48根小棒,现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生先数整十,8个十,就是8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白板上操作:把8个整捆移动到一起。)
生(接着说)再一根一根地数,把8个1根和2个1根合起来,是10根,捆成一捆,变成9捆,还剩下6根。
(教师似乎没有听清楚学生的回答,一边补充道“8根加8根是16根”,一边在白板上把8根小棒和8根小棒移动到一起。)
师现在看明白了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生80+16=96根。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上台,边移动小棒边说)可以先一根一根地数,再整十整十地数……
生(打断发言)跟刚才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一下数的顺序而已。
生刚才是先数整十的,再数一根一根的;这会儿是先数一根一根的,再数整十的,方法一样。
(上台操作的学生稍显犹豫,没有继续操作。教师也没有评价和引导,直接让这位学生回到座位。)
师好的,那用竖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竖式,并引导学生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计算出最后的得数。)
这里,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操作小棒的活动,但因为细节处理得不够好,使得操作流于形式,没有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厘清“为什么从个位算起”。教师要求学生到白板上动手操作小棒,帮助理解算48×2就是求2个48相加是多少,但是没有引导学生把小棒操作的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过程联系起来,更没有及时抓住学生两种方法的差异,引导学生去思考:是先整捆整捆地相加,还是先一根一根地相加?最终在完成竖式计算时,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只知道“从个位算起”,而不知道“为什么从个位算起”。第二,没有建构“满十进一”的算理。学生在移动小棒时,说道:“再一根一根地数,把8个1根和2个1根合起来,是10根,捆成一捆,变成9捆,还剩下6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学生建构“满十进一”算理的机会,却被错过了。另外,教师直接给出了竖式的简便写法,简化了形式的同时也就“减”掉了学生思维的过程,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理解算理。
其实,教师应结合小棒操作的过程讲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引导学生将操作过程“数学化”。在学生提出“先整捆相加”的算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乘法竖式计算中,就是先用2和48十位上的4相乘,得到8个十,写作80;再用2和48个位上的8相乘,等于16;最后将80与16相加,等于96。此时,教师还应边讲解算理边书写竖式,呈现完整的计算过程。同样地,结合第二位学生移动小棒的过程,讲解并板演完整的竖式计算过程。接着,在学生初步理解计算程序和算理的基础上,介绍竖式的简便写法。同时,结合简便写法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由于个位上的8乘2等于16,要向十位进1,如果从十位算起,算出4乘2得8后,再加上这进位上来的“1”,还需要将“8”擦去,改成“9”,不“简便”,所以,从个位算起比较好。这样逐层递进,抽丝剥茧,帮助学生经历由图到式、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可以让小棒操作真正成为学生理解算理的学习支架,使算法自然生成。
二、几点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学细节处理的问题,更要思考和锤炼细节处理的艺术。我们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不断地塑造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课前备课时,要善于推敲。可以是一个生动巧妙的导入,可以是一个富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是一幅独具匠心的板书……这些都需要教师倾注较多的智慧和精力,精心地挖掘和构建,反复地琢磨和推敲,科学而艺术地进行处理,从而真正有效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
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捕捉。教学细节犹如课堂中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它可能是一个“亮点”,可能是一个“疑点”,也可能是一个“兴奋点”,或是一个“对话点”。教师要具备敏锐的眼光和智慧的头脑,及时捕捉,充分发挥教学细节的作用,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精准把握,精彩演绎。
课后总结时,要善于反思。每一次教学行为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教师应该养成经常“回头看”的好习惯,看一看真实的教学效果与自己预期的效果是否一样,挖掘教学细节,总结教学实践中的不足。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还应将“一个人的研究”变成“一群人的研究”。有时个人反思所得的成败归因未必是真正的原因。我们要跳出个人视域,积极寻求专家、同行甚至是学生的帮助和指导,了解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征询建议,进而优化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课堂和学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城郊小学生数学学习力提升的实踐研究”(编号:D/2018/02/1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仇素.把握教学细节,成就精彩课堂——《因数与倍数》教学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