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男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不但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还能为学生将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好基础。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音乐的审美情感体验,而小学音乐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出优美的环境氛围,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情感
一、运用情境的创设渗透审美教育
小学音乐教师要想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目标,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舒畅、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亲切感受到音乐的情感体验。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许多感觉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会千差万别,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深入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感需要设计审美意境,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愉快、活泼的环境中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形成浓厚的教学氛围,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得到深化,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音乐的优美意境和良好氛围,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优美的音乐能够充分表达出创作音乐人的情感,只有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美好的教学环境中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才能让学生经过听觉、视觉的感触,引起心灵的震撼,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感受音乐的优美情感,使自己真正融入乐曲的美妙。这样,学生就能够很自然地把对乐曲的感悟和理解表述出来。
另外,音乐教师可以依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设置多种教学形式,例如:小品表演、歌词朗诵、故事会等,并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等,让学生不但了解音乐的内容,还能体会到音乐体现的感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极大的激发,为学生的即兴表演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来说,音乐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逐渐加强,让学生更容易进入音乐的情境中,也自然地被音乐的情感所感动,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渗透审美教育
音乐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查阅有关资料,认真备课;要认真研究学生,设计好教学目标,分清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前要充分设计和体验如何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加入游戏,以便根据小学生年龄小、爱好活动、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他们的欣赏音乐的能力。当然,在设计游戏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状况去选择,低年级和高年级要有所不同。通过游戏的导入,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变得非常高涨,教师再在教学设计上狠下功夫,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好地调动起来,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课堂学习,学生也会变得热情高涨,就会迅速投入学习中去,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同时,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得生动有趣,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效果会非常明显。例如:在上《动物狂欢节》这一课时,教师使用多媒体把动物们生活的充满童话色彩的绿绿的大森林、欢呼雀跃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展现出来,然后在轻快流畅的音乐声中,那七嘴八舌的动物们一下吸引了孩子们,这时候再适当加上充满深情的朗读,使学生仿佛真正融入了动物狂欢节中。那优美的音乐,那生动形象的画面,那群情振奋的动物们,好像和孩子們一起欢呼,孩子们被感染了,也在不自觉中体验到音乐的美。
三、运用音乐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
教师的情绪波动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情感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带进课堂。教师把自己饱满的热情充分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积极的情绪往往让人感受到畅快的心情,反之,就会让学生悲观、失望,了无生机。因此,教师的情绪感染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言谈举止、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充沛的表情、优美的仪态,都会让学生有较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的情绪波动对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各不相同的音乐作品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感悟。如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曲”,舒伯特的“山村小夜曲”,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参考音乐家们的生平、创作背景、主要经历和事迹等,从而加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中音乐给人深刻影响的理解。通过对音乐的深入体验,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尤其是学生被音乐深深陶醉之时,思想境界得到更大提升,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生活热情更加高涨,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所具有的精神内涵。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只有注重审美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音乐中快乐地学习,从而享受音乐教育的无穷魅力。审美教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