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人教版新教材)

2020-05-13 14:35张章陈红
地理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张章 陈红

摘 要:文章以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探索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挖掘新教材的内涵,结合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工业区位;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1]。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说明”,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归纳工业区位因素,并综合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条课标要求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学生要学会结合某区域发展某种工业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工业区位的分析需要结合所给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综合各区位要素的利弊和发展变化后进行决策,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要求较高。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案例,并结合案例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全面、动态地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二、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材主要侧重人文地理,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突出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并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现象和过程背后的地理原理,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的内容。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产业区位因素,包括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不同的产业对区位的选择是不同的。第一节讲述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生产的部门和布局都更为复杂。第二节继续讲述“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引导学生学习不同产业区位选择的异同,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渗透人地协调观念。教材使用了大量案例,提供了大量图文资料,介绍了工业的概念、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并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地域的生产活动分析工业区位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大部分案例比较典型。但由于工业生产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如教材在讲述“经济效益”部分时,列举了制糖工业、啤酒厂、电解铝厂、家用电器装配、集成电路等很多工厂,这些工厂各有什么生产特点?需要教师补充一些更具体的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案例有些虽然具备典型性,但距离学生生活遥远,因此,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的案例要进行合理化选取和补充,如开发地方课程资源、选取乡土地理的教学案例,使案例更具有生活性。教材提供了宝山钢铁厂、上海某石油化工厂、首钢搬迁等案例,教师选取学生家乡所在地北京的案例,将教材中的活动“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的变化”进行扩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这一案例。

三、学情分析

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工业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等相关知识,在前一节“农业区位及其变化”的学习之后,学生对区位的概念和农业的区位因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工业的区位因素奠定了基础。人文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已经多次应用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学生具备一定的案例分析能力。但是,工业区位的分析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水平要求较高,学生动态、对比地分析区位条件的变化对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需要教师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链,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领。

此外,高一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工业生产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具有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选择学生所生活地区的“首钢搬迁”案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角色模拟引导学生从企业家的角度,结合北京当地的地理环境,对不同案例进行区位分析,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四、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①结合“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图”,归纳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②通过阅读五类工厂的资料,讨论各类工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探究这类工厂是否适合在北京布局,理解各区位因素如何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重点); ③通过分析首钢的发展历程,综合、动态分析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理解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会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提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树立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据:本节的课程标准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归纳工业区位因素相对容易,但“结合实例”对区位因素进行“说明”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学生结合某区域发展某种工业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这就需要结合所给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综合各区位要素的利弊和发展变化进行区位选择,对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入性、灵活性要求较高。因此,要通过选择恰当的案例,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选取学生家乡所在地北京的案例,将教材中的活动“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的变化”进行扩充,呈现出首钢完整的发展历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问题链,深入剖析这一案例,实现“创设情境—层层设问—合作探究”的案例探究式学习。

五、教學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图1所示。

七、教学反思

1.解读课程标准,制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师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课标,制定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结合“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图”,归纳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通过阅读五类工厂的资料,讨论各类工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首钢的发展历程,综合、动态分析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整堂课围绕工业区位选择,先引导学生列出所有可能的工业区位因素,再结合实例提炼主导工业区位因素,最后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从一般到具体,从静态到动态,教学目标层层递进,最终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

2.选择典型案例,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了合理地选取和补充。例如,在分析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时,教师补充了制糖工业、啤酒制造业、电解铝厂、家用电器装配、集成电路工厂的案例,通过案例中翔实的数据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工厂具有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在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分析过程中,选取学生家乡所在地北京的案例,将教材中的活动“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的变化”进行扩充,完整呈现首钢发展的时间历程,并与曹妃甸进行区位对比,设计相应的问题链,对这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案例分析从单一要素到多个要素,既有某区域的时间发展历程,又包含不同区域的区位对比,体现了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全面地、动态地、辩证地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深入理解工厂的选址要与地理条件相适应,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渗透人地协调观。

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地理深度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案例选取、问题设置和活动设计都充分考虑学生情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首钢搬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参与意识;提出问题:“为了使钢铁厂顺利建成投入生产,企业需要与哪些部门打交道?”“假如你是一名企业家,要建设工厂,选择厂址时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身临其境想办法。分析主导区位因素时,引导学生模拟企业家进行决策,合作讨论,对不同案例进行区位分析,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分析工业区位的变化时,呼应导入中的问题情境,深入剖析首钢搬迁案例,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联系当地真实案例解决问题;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结合北京的功能定位,思考首钢旧址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家乡未来的发展,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感悟人地关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引导的角色,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预留充足的时间,真正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4.精心设计板书,呈现知识结构和思维过程

本节课采用了结构式板書,呈现了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该板书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板书的中心词是“工业区位”,右侧从自然、经济、环境、社会四个方面列出了诸多工业区位因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面、综合地分析地理问题,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关注主导区位因素;“工业区位”下方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最右侧分别从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引申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引导学生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绿色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的板书,不仅将知识结构化,更凸现了知识的思想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