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
【摘 要】 本文依据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提出了基于柔性管理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精神文化中,通过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制度文化中,通过开展学术活动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行为文化中,通过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和平台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网络文化中。
【关键词】 柔性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融入路径
网络时代的信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和传播载体与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化、创新化特征。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机遇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理想信念淡化的问题、功利化倾向严重的问题、极端思想泛化的问题、爱国热情减退的问题、非主流价值观和多元化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等多种问题。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校园文化建设和投入比例失调
在学校层面,很多高校对物质环境的追求明显大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一味地追逐校园的大、校园建筑的气魄、建筑结构的优美,不断地开发新校区,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精神文化建设的投入,徒有物质环境的外表,却无精神文化的内涵。在教师层面,教师专业性强,理论层面尤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普遍较低,很难做到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很难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很难做到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在学生层面,很多大学生将自己的精力过多的投入到了各种交际、课外打工中,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和巩固,更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占领上风,使他们无法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氛围和思想底蕴。
2、追求多元化,但流于形式
根据调查, 58%的人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化突出的问题。高校思想文化受到多元化文化趋势的影响,急于给学生创造丰富健康的课余活动及社会实践,各个高校纷纷互相效仿,各种第二课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活动、大学生科技活动、便民服务活动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社会实践种类繁多,内容却流于形式,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化问题具体体现为:在一些高校中,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不断的组织学生看视频、听讲座、写观后感,这些视频、讲座内容不丰富、质量也不高,完全走了形式主义,没有带给学生任何思想上的触动;一些社团组织也是名义上的存在,活动少、内容不充实,对加入社团的个体发展没有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反而带来了消极厌恶的思想;形式化的思想倾向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高校群体的全面发展。
3、高校校园文化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根据调查发现,53%的高校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以及行政人员,都不太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理解浅显,认识不足。只有10%的人完整的说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校园文化活动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少,或者联系不紧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存在度较低,尤其在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很难将它们有机的融合,有时只能强化一方面的同时又在弱化另一方面。
二、基于柔性管理理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柔性管理的角度有机的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就需要我们坚持人本原则,在工作中做到以服务学生和老师为目的,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强化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制度设计,不断丰富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网络文化。
1、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精神文化中
首先发挥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每一堂课,改进课程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标语走进教材,从理论走向实际,从表面走进内心。积极组织一线教师、辅导员,开展教案研讨和说课比赛,提升理论素养。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授课方式,吸引学生兴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明、讲透、讲活。积极构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推进国学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进校园。西北大学开设“国学与中国思想文化精华”研修班,以讲座为主,师生互动为辅,进行多场内容丰富的高质量培训课程。其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学风、教风和校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风建设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风气。
2、通过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制度文化中
制度的顶层设计是整个校园制度文化发展的根基,也是整个高校执行力是否高效的重要保障。制度设计是否合理,符合人性,是否合法,使人信服,是否合情,令人尊重,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程度,从融入制度文化为入口,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制度的顶层设计要基于柔性管理理念,以师生为本,坚持民主,形成规范、严谨又不失情理的制度文化体系。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要把师生的要求放在第一位,通过多种途径吸纳广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制度的设计要结合高校发展和工作实际,尤其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制度时,更要以广大师生的接受程度和认知能力为标尺,制定出认同度高、影响范围广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难为易融入到高校其他规章制度中去。
3、通过开展学术活动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行为文化中
学校层面要不断引进高质量学术报告会,举办各类文化沙龙活动,对教师和学生参加的各类科技、学术比赛给予支持和物质奖励。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在高校创建更多高雅、健康的文化活動品牌。打破以体育文娱为主的学生活动,弘扬以学术为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的活动主旋律,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通过举办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更加辩证的理解其要义;通过举办最文明大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通过举办经典诵读等读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量,增长见闻,提升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华经典的理解;通过举办国学讲座,增强学生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在不断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广大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教师层面,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在课堂上做到能将专业课内容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将专业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学生层面,要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学术和文化活动,遵守学生守则,不迟到、不早退,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为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通过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和平台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网络文化中
建设实用性和创新性结合的网络文化内容,培养师生的“互联网+”意识,于无形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施加给老师和学生。首先在丰富大量的专业学习、科研素材的同时,还要紧跟时政,更要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党史等意识形态和人文素养的素材,开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项栏目和精品课程,不断吸引学生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要及时利用新媒体工具发挥传播正能量的影响力,在微博、微信受众群体如此之大的情况下,高校应该积极作为,及时使用,不断改革创新,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微信网络平台推出校园微电影比赛,通过电影来讲述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制度的建设,除了网络平台管理员对各类网络信息进行筛查以外,要建立起学生自查的制度,在各类校园贴吧、校园网站上,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高校学生行为准则的言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举报。
三、结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精神文化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度设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开展学术活动是手段,网络平台建设是外延,四个方面环环相扣,系统而统一。基于柔性管理,从人本的角度看,“融入”这项长期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上下全体师生的“三全参与”,即: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只有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形成周期性循环,各方组织保障到位,才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化、完整化、政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参考文献】
[1] 马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2016.
[2] 李文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
【作者简介】
苏 菲(1990.05—)女,汉族,陕西黄陵人,西安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