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绍了滨州市纺织产业集群概况及棉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分析了滨州市纺织产业集群存在的主问题,提出了促进滨州市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要发展智能制造,示范带动产业转型发展;加快中小型棉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品牌高端化;走“差别化路线”,打造国内知名的家纺集聚地。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集群发展;滨州纺织产业;对策建议
一、滨州市纺织产业集群概况
全市现有纺织企业近5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8家,从业人员36万余人。主要纺织产品生产能力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中棉纱达133万吨、坯布30亿米、印染布10亿米、色纱1万吨、毯类1500万平方米、服装2000万件、产业用纺织品50万吨。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上市公司3家,即魏桥纺织、华纺股份、宏诚家纺。其中魏桥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纺织企业,连续6年入选世界500强,2017年跃居第159位。
二、滨州市棉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现状
1、龙头企业支撑,集群产业链日趋完善
魏桥创业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163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企业;亚光家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毛巾生产企业;华纺股份是全国最大的梭织面料生产企业;雅美科技是全国排名第四的粘胶生产企业;东方地毯是规模位居全国前五、市场份额全国第三的地毯生产企业。此外,华润集团、宏成集团、立昌纺织、环宇集团、鑫辉毛纺、龙福环能科技、金冠网具也都是地区优秀的龙头企业,带动了大批中小型家纺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棉纺、染整、巾被、家纺、毛纺、针织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是滨州市十大产业链之一,是滨州市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在滨州市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2、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智能化改造
纺织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传统主导产业,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推进纺织业新旧动能转换是当前形势下的重要课题。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是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石。滨州市几家大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把信息化融入到企业采购、生产、管理、销售的各个环节。 如亚光积极实施数字亚光战略,打造绿色智慧工厂,现在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700多台,综合生产能力及设备水平在国内外毛巾行业居前列。华纺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印染)使其达到成为全国印染行业的领先水平,建设的高科技工业园,是以“智能工厂”为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的现代化工厂,先后与企星合作开发了企星ERP系统、优时家纺服装ERP系统等,通过信息系统的运行,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棉纺企业,集纺织、服装、家纺、印染为一体。2016年投资3亿元建成了智能纺纱生产线,该设备全部选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智能纺纱设备。
3、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加快新产品开发
技术创新是纺织企业成长生存的根本所在。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滨州市纺织企业的创新意识正逐步增强,一部分企业在竞争中适时调整结构,创建自主品牌,在市场获得越来越多的份额,实现成功转型。如华纺股份拥有 “纺织工业(山东)纺织品检测中心”,是“国家印染产品开发基地”, 2015年被国家工信部列为全国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并于2016年注册成立华纺工程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新纤维材料、生态印染工艺技术、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等重点领域,打造国内一流的研发基地。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纺织工业(山东)纺织品检测中心,建有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智慧纺织实验室、华纺HFCPS中心,是中国印染产品开发基地。愉悦家纺有限公司的“悦麻”产业链条,包含了亚麻纤维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成品缝制、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世界先进的亚麻纺织品生产技术与工艺,配合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共同确保最佳的产品品质。
三、滨州纺织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滨州市纺织行业前纺大而不强,棉纺织粗、初加工产品产值仍比重过大,纺织品在产业领域的应用开拓性差;后纺弱且不优,新产品开发不足,产品仍以低中档为主,结构较为单一,缺少高附加值、功能性、差异性的产品;可供服装用纺织品高档次面料量小面窄,服装加工业既小又弱;外向性依存度较高。
2、产业发展仍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
目前,滨州市纺织业主要依靠骨干企业的拉动,中小微纺织企业点多面广,但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产品初加工阶段。这些中小企业由于发展缺乏高新技术的嫁接改造,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支持等因素,中小微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后发优势得不到充分挖掘与发挥。产业集群的关联度、集聚度还不够,纺织的经济总量相比较而言不可谓不大,但缺乏专业市场的拉动。
3、中小企业创新与品牌建设能力薄弱
其自主研发能力具体表现在创新能力薄弱、缺乏知识产权的技术等。另外,纺织服装企业在全国知名的品牌不多,国际知名品牌寥寥无几,服装类的知名品牌更是远少于浙江、江苏、广东等先进省市。
4、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衔接不畅
园区数量多,多数围绕分散的大企业建设形成,缺乏统筹;同时没有专业纺织园区,在纺织企业公共配套服务和管理方面不足,统筹园区和产业并进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促进滨州市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1、发展智能制造,示范带动产业转型发展
当前,数家数字化纺纱生产车间及智能生产工厂的投产运行,标志着我国棉纺织产业已经率先迈向智能制造。面对行业发展的这一大趋势,滨州的大型棉纺织企业应充分发挥技术与资金实力,加快创新升级步伐,积極建设数条3-5万锭规模的纺纱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车间,通过集合运用ERP、在线监控系统、反馈控制系统、生产管理E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构建成一个融合物联网、互联网、智能控制、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敏捷、有机的智能化工厂,确保滨州棉纺织产业在行业中制造技术领先地位,为滨州纺织产业智能化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2、中小型棉纺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占领市场靠的是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只有创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才能在此次产业转型升级中立足发展。滨州是传统的棉纺织基地,在市场倒逼、政府引导之下,企业变中求进,主动适应市场,通过更换设备,调整产品结构等,企业得到了实质性蜕变。愉悦家纺等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为高档纺织面料、高端床品面料及成品,在近几年纺织行业整体疲软态势下,独树一帜,企业经营稳步发展。
3、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品牌高端化
加强品牌建设是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力手段。品牌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缩影,也一定程度上是企业产品价值的体现。在区域品牌打造方面,可通过鼓励企业采用原料集中采购、产品集中销售的模式,增强市场话语权和区域影响力。同时,支持优秀生产企业和经营户联合设计和应用“博兴老粗布”、“惠民绳网”、“滨州毛巾”等区域品牌商标;组织本地企业以抱团形式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新产品发布会和上下游产品洽谈对接会。
4、走“差别化路线”,打造国内知名的家纺集聚地
滨州家纺产业目前涵盖了床品、巾被、地毯、装饰布艺以及餐厨类产品等,产品品类齐全。同时,相比于“南通”等全国知名的家纺集聚地而言,滨州当前的家纺产品品质较高,且注重绿色生态,已融入国际优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如愉悦、亚光等家纺企业连续多年获得OEKO国际生态纺织品认证,亚光于2015获得世界首张B2C领域的Made in Green by OEKO-TEX?标签,多次被宜家、沃尔玛、迪士尼和Target等客户评为优秀供应商。此外,滨州家纺产业的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如愉悦家纺有“愉悦之家、愉悦儿童、愉悦”等多个子品牌;渠道建设也初具规模,如线下实体店,线上京东、天猫旗舰网营店均取得较好运营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祥,唐可心.从“ 江苏现象” 看江苏纺织业如何打造新优势[J].纺织报告,2015(9).
[2] 罗思清.我国纺织科技的发展与思考[J].纺织科技进展,2016(6).
[3] 梁莉萍.江苏纺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J].中国纺织,2015(10)136-137.
【作者簡介】
李硕雅(1983.9—)女,硕士,中共滨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