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文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正顺应时代潮流,是教师目前乐于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和了解他人想法的机会。笔者认为,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时,要注意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把控时间分配,并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不能很好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仍然会出现优等生的“一言堂”的现象,使小组合作方式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性
组建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以4人最佳(优生一名、中等生两名、后进生一名),按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合理搭配,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选好组长、记录员、统计员、报告员等,使得每人都有相应的任务与职责,发挥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教授《长方形的面积》时,笔者组织学生测量课室的面积,于是学生分工合作,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有的记录……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二)公平性
为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分配组员,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有“旗鼓相当”的感觉,才會增强合作动力,提高取胜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调整性
定期调整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广的交往空间,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适时调整学生的分工或任务,这样的调整规划,既便于同伴合作,又利于公平竞争,也利于相互学习、讨论、切磋、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优等生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中等生能得到锻炼,后进生也能得到启迪和帮助,共享信息资源共同,体验成功喜悦。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体现小组合作价值
(一)选择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例如,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围绕“L”形客厅的面积有多大这个问题,笔者课前为学生准备了学习纸,让学生独立探索计算“L”形客厅面积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割补法”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并派小组代表从中选一种方法在全班介绍,介绍时借助实物展台呈现思路,其他小组依次选择与前面小组不同的方法进行介绍,最终学生得出求解面积的方法达八种之多。
(二)选择有疑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果是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产生依赖;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三)选择深化、拓展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之一,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此时进行合作,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形成独特的认识。
三、合理把控时间分配。提升小组合作效率
(一)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前应该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独立思考才能有自己的观点、想法,才能为合作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这一课中,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讨论得知,订做校服不能根据每个同学的身高,引出需要分成大号、中号、小号。接着教师问:“那么现在你们有办法知道我们班上大号、中号、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可以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样,教师就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学生没有经过思考,讨论只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一个思维雏形,再合作交流,完善思考的内容,或在交流中改变错误的想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自然能提高一个层次,效率更高。
(二)讨论时间与时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中,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不到两三分钟就要讨论结果。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讨论,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一般来讲,上课五分钟后,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到课堂前20分钟左右。这段时间的安排,建议以讲课为主,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听课的效率会提高。而接下来的10分钟,如果教师继续讲课,就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开始分散,视觉开始疲劳。为了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短暂的休息,又不至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10分钟的课程,教师可以向他们提问,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将被重新激发,注意力会集中在对问题的讨论上,而且讨论的过程是口、眼、脑并用的过程,学生的大脑相对比较放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样安排能够充分地将课堂时间利用起来,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三)小组汇报是小组合作的成果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不光是优生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这样才能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重点指导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要深入小组,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让一些基础较薄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四、建立有效的评價机制。保障小组合作正常开展
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一)教师的评价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教师引导学生既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既要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每个同学的情感表现进行评价。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提高评价的水平。通过正确地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创造力得到激发。
(二)小组的评价
学生对小组内的合作伙伴就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做出评价。组内同伴在合作交流方面的评价不仅较为全面、准确,而且被评价的学生也乐于接受,弥补了教师在这方面评价的不足。通过同伴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使得学生个体在理论和操作技能方面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自我的评价
学生的自评包括对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方面,通过自省的方式,促进反思,实现学生自我调整和进步。通过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感受、谈收获,同时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反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困难和经验以及自己的学习情况。
总之,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表达,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转变传统观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