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东 王云凤
【摘 要】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升“三教”质量,是江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五年制高职“三教”改革以“优化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发挥长学制办学优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发挥联合办学优势,为教师搭平台,促进教师协同发展,提升教师核心能力;贯彻教学标准、落实课程思政、契合技术发展,实现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融合;教法改革重在适应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创新“学校、网络、企业”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三教”改革;师资队伍;教材;教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2-0024-04
【作者简介】1.张跃东,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南京,211355)副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2.王云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210023)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是以初中毕业为起点,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实行五年贯通培养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1]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从1994年开始试点,30多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催生了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诸多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凸显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2020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发《关于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做出部署,为深化五年制高职“三教”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五年制高职“三教”改革的意义
新时代赋予五年制高职新目标、新使命、新任务,各五年制高职校应把深化“三教”改革作为“优化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发挥长学制办学优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切入点,全面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实施“学校”“企业”“网络”三个课堂。
(一)“三教”改革是五年制高职破解难题的重要举措
目前,江苏五年制高职在发展方面主要面临三个难题:一是五年制高职长学制人才培养方案如何适应企业生产岗位技术技能的快速发展;二是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如何适应五年制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技术技能的持续提升;三是如何适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因此,对于五年制高职而言,实施“三教”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二)“三教”改革是五年制高职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
江苏五年制高职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出一批既有大学文化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很多用人单位评价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比普通本科生强,知识结构比普通中职生优”。但部分五年制高职学校与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和制造强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重硬件建设轻内涵发展的问题,部分五年制高职专业还只是“中职+高职”的简单拼接。五年制高职须正确面对信息技术给行业企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带来的变革、社会运行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须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呼应、与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相对应,[2]科学规划“三教”的策略与方法。
二、五年制高职“三教”改革的基本特征
(一)基于五年制高职办学要求,体现规范性
江苏省教育厅制订了五年制高职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对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化设计,对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江苏五年制高职学校实施“三教”改革不能脱离“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这一基本特征,不能照抄照搬三年制高职“三教”改革的做法,须以省教育厅颁发的五年制高职相关规范、标准和制度为指南,遵循“标准引领、基于特色、边改边建”的原则,在保持教学规范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五年制高职“三教”改革的路径。
(二)系统推进“三教”改革,强化综合性
教育包含主体、客体与内容三大要素,这与教师、教材、教法是一一对应的。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是改革的路径,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教材、教法三者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2019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出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与资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就进一步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深入推进“课堂革命”做了系统布置。可见,江苏五年制高职“三教”改革是融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于一体的综合性改革。
(三)发挥联合优势,突出协同性
五年制高职学校要聚焦学前教育、护理、现代服务业等技术技能训练周期长、教学内容复合性强、贯通培养优势明显的专业,进一步发挥联合优势,共同剖析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与痛点,共享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协同推进“三教”改革,整体提升江苏五年制高职的社会服务能力。在这方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联合机制优势,通过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协作委员会,为师生搭建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各五年制高职学校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统筹下联合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招生就业等工作,按专业(学科)构建联合、共享、开放的专业共建共享联盟。[3]
三、五年制高职“三教”改革的路径
(一)构建专业教学联盟,为师生架设广阔的合作平台
五年制高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具有技能形成周期长、知识跨度大、职业素养要求高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掌握初、中、高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标准、相关产业岗位技能和知识要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能力,还应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职业学校大部分教师忙于教学、课务和学生管理,无暇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致使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系列制度难以有效落地,课堂因“材”(教材)施教、照本宣科的现象比比皆是。各五年制高职学校的专业建设指导协作委员会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让全省相同专业的全部教师在“网络学习空间”中组成专业教学联盟,共同实施教学设计,共建在线网络课程。教师在课程负责人的安排下负责网络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的信息整合,并根据学生学习记录和学习成果对知识点的资源进行优化。专业教学联盟可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共同设计、建设、应用、更新、维护一门课程,让每位教师把自己最熟悉的知识点做精,同时极大丰富师生、师师、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广阔的路径去学习、研究、提升。[4]
(二)精心设计教研活动,培育教师核心能力
五年制高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生,少数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也多毕业于高等学校,他们都是传统教育中的精英,习惯于学科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会把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习得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职业教育中。教师们普遍不缺专业能力,但缺少对职业教育本身的研究,缺乏把职业标准转化为教学方案的能力,没有掌握职业导向的教学方法。五年制高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技术技能要求高、涉及的行业标准多,学校应把能读懂教学标准、会洞察学生状态、会设计教学方案、能准确评估教学过程与结果、具备团队协同和自我提升意识、掌握职业教育管理方法与教育技术等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开展讲透1个专业的教学标准、设计好1个单元(学习领域)的教学方案、制定好1个学习任务、上好1节高水平公开课、撰写1份教学实施分析报告等活动,让教师真做职业教育研究、真懂专业教学标准、真会把教学标准转化为教学方案、真能掌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落实教学标准,加快教材改革与创新
自2003年以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建设协作委员会为各专业遴选或开发了一批适合五年制高职的院本教材,有效保障了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依据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结合江苏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已有的成果,五制高职学校应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標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主要依据,以课程建设为统领,把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一是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在教材开发中树立起课程思政的意识,在组织编写教材框架时梳理出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编写教材主体内容时,要将遴选出的与本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5]二是教材在内容上打破学科体系、知识本位的束缚,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关注技术发展带来的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变化。三是基于“互联网+”数字课程,开发“立体式”教材,服务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助推教学改革。
(四)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深化教法改革
教法改革,核心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育人的主渠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中。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下,五年制高职建立适合不同专业群特点、不同年龄学生学习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是“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五年制高职总体特点,五年制高职学校应创新“校内、网上、企业”三种课堂教学模式。一是校内课堂借鉴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实施校内课堂教学革命;二是大力开发网络课堂,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网络学习空间为载体,构建资源丰富、更新及时、特色鲜明、管理便捷、共建共享、智慧服务的在线课堂,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沟通、答疑、解惑、测评等需要;三是引企入校或进企办学,建立企业课堂。把企业搬进校园,校企双师授课,创设职业化氛围,破解校内实践教学无法完成真实生产项目的难题。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建设实体企业课堂,聘请企业教师,有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跟岗实训和顶岗实习。
“三教”改革是五年制高职深化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确保“三教”改革成效稳步提升,江苏五年制高职应发挥联合办学的特色与优势,进一步完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协作委员会的职责,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改进机制,鼓励优质学校率先探索、重点专业群率先试行、优秀教学团队率先出成果,及时总结推广五年制高职创新成果与成功经验,由点到面、系统推进、逐步深化“三教”改革,实现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0-08-05)[2020-10-09]. 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0/8/5/art_58961_9353219.html.
[2]覃川.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新三教”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0):66-68.
[3]张跃东,徐伟,季诚.专业建设管理策略探析——以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为例[J].江苏教育,2017(12):56-58.
[4]王云凤,张跃东.职业院校“课堂革命”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8):72-75.
[5]韦晓阳.深化“三教”改革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