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花 杨玲 刘向娇 闫利荣 苏心镜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指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12个月内出现的血管舒缩障碍症状,并伴有神经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多汗、失眠、骨质疏松和焦虑抑郁,极大地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1-3]。因此,积极防治PMS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研究表明,PMS发病原因不甚清楚,目前认为其与免疫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4,5]。本研究旨在观察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对PMS患者免疫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PMS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年龄42~55岁,平均(51.2±6.1)岁;病程5~19个月,平均(10.94±4.32)个月。观察组年龄41~55岁,平均(51.17±6.00)岁;病程4~20个月,平均(11.43±4.92)个月。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PMS诊断标准[6]:患者主要表现为潮红、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烦躁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并伴有焦虑抑郁,持续3个月以上;(2)FSH>40 U/L,LH>40 U/L,E2<20 pg/ml;(3)年龄40~55岁;(4)就诊前3个月内未接受过激素等治疗;(5)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恶性肿瘤患者;(3)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激素替代治疗:月经来潮第5 d开始给予戊酸雌二醇片,1次/d,1 mg/次,持续口服21 d;口服戊酸雌二醇片的第12 d开始给予地屈孕酮片,1次/d,20 mg/次,持续口服10 d。
1.3.2 观察组:给予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穴位电刺激:取仰卧位,颈部后仰,0.9%氯化钠溶液清洁水突穴周围皮肤,采用神经刺激仪进行体表电刺激,刺激强度逐渐加大直至患者因疼痛无法耐受为止,一般设15~20 mA,刺激时间20 min。每周二、五各进行1次,8次为1疗程,持续3个疗程。耳穴贴压:取坐位,消毒耳廓,两侧耳选取的穴位分别为内分泌、神门、卵巢和子宫、肝、肾,将大小为0.5 cm×0.5 cm的胶布固定于两侧耳穴处,按压1 min,由轻到重直至出现酸、麻、胀痛感,1~2 min/次,4~5次/d。4次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间隔1周再进行下一疗程,持续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标本采集: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6 ml,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
1.4.2 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3(IL-13)、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
2.1 2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IL-2、IFN-γ、IL-4、IL-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2、IFN-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L-4、IL-13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IL-2、IFN-γ低于对照组,IL-4、IL-13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组别IL-2IFN-γIL-4IL-13对照组(n=34) 治疗前10.52±1.2529.64±3.880.22±0.030.30±0.05 治疗后8.06±0.87∗20.23±3.00∗0.38±0.06∗0.47±0.07∗观察组(n=30) 治疗前9.98±1.1231.12±4.040.24±0.050.32±0.04 治疗后4.89±0.66∗#13.45±1.90∗#0.54±0.08∗#0.75±0.09∗#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SOD、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MDA均明显低于治疗前,SO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MPS是更年期女性出现的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症候群,由此引发烦躁、焦虑、抑郁等情感和心理状态改变,并使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5~6倍,极大影响了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7,8]。研究显示,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降低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是MPS发病的重要原因,并与盆腔手术、内分泌紊乱、环境、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9]。
组别CD+3(%)CD+4(%)CD+8(%)CD+4/CD+8对照组(n=34) 治疗前38.61±5.2625.38±4.0337.37±5.220.80±0.13 治疗后53.77±7.30∗36.23±5.16∗30.03±4.24∗1.24±0.16∗观察组(n=30) 治疗前37.76±4.6324.97±3.6736.89±5.310.77±0.12 治疗后70.58±8.24∗#43.66±6.20∗#22.65±3.26∗#1.60±0.24∗#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IL-6TNF-α对照组(n=34) 治疗前66.24±8.4340.23±5.37 治疗后47.89±6.22∗29.79±4.24∗观察组(n=30) 治疗前68.12±9.0638.80±5.26 治疗后28.78±4.31∗#18.53±2.46∗#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SOD(U/ml)MDA(nmol/ml)对照组(n=34) 治疗前42.55±5.6235.62±5.12 治疗后53.76±7.24∗27.34±4.04∗观察组(n=30) 治疗前40.98±5.3537.0±5.32 治疗后78.49±9.09∗#19.88±2.86∗#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MPS,但激素替代疗法对疾病控制效果欠佳,且不适宜肝肾功能不全和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此外长期用药有致癌风险[10,11]。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和中药的广泛使用,针灸等补充替代疗法在MPS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研究认为,采用针刺或电刺激的方式直接刺激与疾病有关的关键穴位能够有效激发经络经气并调理脏腑气血,从而促进自主神经功能恢复[12]。此外,耳穴与人体经络之间存在关联,刺激耳穴可有效调节经络感传及脏腑气血,配合其他疗法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13]。我们前期研究表明,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MPS能够显著降低血清FSH、LH 水平,提高血清E2水平及Kupperman症状评分,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MPS后性激素水平较激素替代疗法改善效果更佳,从而缓解临床症状,但该疗法可能的治疗机制尚未阐明。
研究显示,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降低引起脂质过氧化增强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从而导致自由基产生过多,这是机体衰老和PMS发病的重要原因[18]。基础实验表明,去卵巢大鼠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增高[19]。本研究发现,治疗前2组血清SOD、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MDA均明显低于治疗前,SO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MPS能够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这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