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的设计

2020-05-11 11:49杨华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5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微课教学初中物理

杨华文

【摘要】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深入钻研分析微课及智慧教育的内涵,明确二者深入融合的应用意义,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物理教学的可视性、开放性和交互性,重视学生探究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对智慧教育以及微课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智慧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次结合教学案例,重点探讨了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物理;智慧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智慧教育和微课教学这两股热潮出现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差异下的真实学习需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初中物理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新形势背景下,传统单一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顺应时代进步发展需求,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水平较低,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教学漏洞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基于此,如何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优化微课教学设计显得尤为关键且迫切,是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智慧教育与微课的内涵概述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

智慧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具有一定智慧的良好学习环境。这里的智慧主要包括辅助决策、推理、感知等方面的智慧。实施智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智慧得以协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智慧教育强调了学生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教师通过细化、扩充课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分析探究,并且应用现有的知识及经验尝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指教师针对课程内容的考点、重点、难点等知识点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更好的支持学生进行多种新型学习方式,达到在线网络视频学习的效果。微课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将课程内容和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也可作为新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以及深度学习需求。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利用微课高效率、易掌握、短小精悍的优势特点,以智慧教育思想为指导,促进学生完善创新能力和知识结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学习技能,另一方面保证学生可以在物理学习体验中,对教学内容与科学知识有深刻理解。

(一)多媒体教学原则

初中生在学习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时,往往难以理解、掌握知识的本质内涵,特别是一些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在无法理解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地学习。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教学设计,要遵循多媒体教学原则,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动画视频、声音、图片等多样化多媒体技术手段,便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

(二)个性化原則

在设计微课教学时,由于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坚守个性化原则,让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够结合自身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微课学习资源。教师将微课上传网络学习平台后,及时记录学生的观看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合理安排接下来的教学进度,并且及时监督存在拖延学习情况的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三)主体性原则

无论是智慧教育,还是微课教学,都明确强调了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尊重并且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微课,确保微课教学与学生学习特征相契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智慧全面发展,构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四)整体性原则

尽管微课视频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不过教师依旧要在这短小视频中彰显出微课精悍的特点,保证微课教学能够涵盖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学生学情分析等,生动直观的展现物理知识内容,保证学生在微课助力下有意义地学习。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的设计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利用微课导入新知识

初中物理课程教材中,每一章节的新知识点都与学习过的旧知识紧密关联,利用二者关联导入新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结构的完善,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入思考,便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不过,在实际情况下,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导课这一环节的精心设计,而是在上课铃声响起后便直接讲解新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对于新知识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更难接受新知识的教学。长此下去,势必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和智慧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微课设计到导入新知识的导课环节中,利用微课形象化展示新旧物理知识的联系,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打开学生思维大门,这对于学生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具有重大辅助与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微课导入新知识的设计,必须要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保证微课导入可以切实指向教学目标,成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例如,在学习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这节课时,教师首先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为:①知识与技能:了解平均速度概念与匀速直线运动概念,可以使用速度公式完成简单计算,能够利用速度对物理进行描述;②过程与方法:认识速度概念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意义,体验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魅力和美感。围绕教学目标在导课环节播放了2分钟的微视频,展示生活中自行车和小汽车在同样长度笔直道路上的匀速运动情况,让学生结合学习过的长度实际测量、运动描述知识,谈一谈对这段视频的感受。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速度,产生了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教师顺势引入新课,在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下,提高了新知识的教学效率。

(二)重视实践教学,利用微课助力实验活动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学模式基本已经固定,首先教师讲解教材的实验活动内容,接着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示范复制实验操作。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质疑意识和自我展示能力受到了一定局限,学生的实验过程千篇一律,复制现象非常严重,难以感受到实验的乐趣,与智慧教育思想内涵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智慧协调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初中物理教师要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利用微课促进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并且鼓励学生大胆结合微视频呈现的实验过程,进行质疑和提问,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的实验思维不再受到局限,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讨论中,互相质疑、思考、回答彼此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科学指引下,掌握更多实验技巧与正确方法,并且将自己的学习方法融入到实践操作中,而不是一板一眼、按部就班复制教师的示范。

例如,在“自制温度计”的實验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视频展示了带玻璃管瓶塞、小瓶子等实验器材,接着播放完整的实验过程,让学生说出哪些实验环节可以改进等等。学生快速进入到讨论中,有的学生提出为了提高温度计可见度,可以在玻璃管背面设置白色背景的刻度板。课堂上充满学生讨论的声音,学生的实验兴趣达到最高点,迫不及待地将自己改进自制温度计的想法,通过实验操作加以验证,看一看到底能不能达到改良效果。教师在为学生制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密切关注学生自主实验过程。学生在本次实验中,综合能力得到了升华。

(三)重视课前课后,利用微课延伸课堂教学

很多初中生由于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在课堂上有教师引导和督促能够认真学习,在课前课后很少主动学习。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情况,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积极性与课后学习自主性,达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教师将自己录制以及网络资源中精心挑选的微课视频资源,上传到班级公共邮箱内,供学生课余时间自主观看学习,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学习薄弱环节通过相对应部分的微视频进行查缺补漏,提高物理综合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要树立起智慧教育思想,掌握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教学设计原则,在实践工作中,积极利用微课导入新课、创新实验教学、延伸课堂教学,发挥出智慧教育与微课教学强强联合的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鱼丹锋.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智慧,2019(4):22.

[2]华志军.初中物理微导学课堂改革创新的实验研究[J].中外交流,2018(34):38.

[3]杨月苹,张学军,索彦霞等.面向智慧教育的初中物理微课设计研究——以《磁现象》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6(005).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微课教学初中物理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