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易错题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面临的棘手问題,针对易错题分析发现大部分易错题都不是难度很大,是由于学生自身在思维习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此,仔细分析易错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解决小学生的易错题问题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本文首先针对小学数学易错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举例分析典型易错题,最后提出有效的纠正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易错题;出错原因;纠正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易错题问题必须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很多的易错题之所以会出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自身粗心大意而导致,另外一部分易错题的出现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与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之所以出现易错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断巩固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而达到改善小学生易错题问题的目的。文章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 小学数学易错题产生的原因
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题中的易错题主要在于知识点学习存在问题,其次就是自身学习中的粗心,还有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具体将从以下分析原因:
(一)知识点之间呈现负迁移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其中定势思维较为常见。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点之间往往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但是如果学生不能将前后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连接,进而导致之前所学知识点影响新知识点,使学生不能将知识点进行有效迁移、连接,最终在实际解题时出现各种错误。
例如:有一道“(50×11)+(50×15)=( )”的题目,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很自然地将“50”提取出来,之后将“11+15”,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如果题目改成了“(50+11)×(60÷15)=( )”的时候,势必会有很多小学生会在定势思维的影响之下解出错误的答案。虽然教师在进行混合运算授课时会反复地讲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但是在实际进行解题的过程当中依然会有很多学生会在定势思维的影响之下将题目算错。
(二)计算过程粗心不认真
很多易错题的出现并不是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也不是解题思路的问题,而是在日常解题过程当中由于自身学习习惯的规范性差,而且在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某些环节没有掌握,使其在解题时相关细节的处理存在问题。另外,一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受到情绪等原因影响,导致审题不仔细等问题出现,最终导致易错题出现。
例如:如果要做成一个高度为6分米,底面半径为2厘米且带有盖的圆柱体模型,需要使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纸呢?一部分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忽略了“高度6分米,底面半径2厘米”的题目要求,在运算的过程当中忘记进行单位的换算,最终导致错误产生。
(三)数学学习基础不扎实
一部分学生对于课上教师所讲授的某些概念并不完全理解,而且课上以及课下也没有及时向教师、家长或者其他同学请教,针对某些知识的构建较为模糊,而且一部分学生自身基础不够扎实。在具体解题过程当中,由于自身对于相关知识之间的规律没有进行有效树立,针对相关的概念与公式仅仅是机械记忆,缺乏深层次理解,解题时不能灵活应用。另外,一部分学生解题都是模仿例题进行,一旦题目出现一部分变化,就无法进行解答。
例如:在三角形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会反复阐述有一个角大于90度的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度的三角形叫作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的三角形叫作锐角三角形。可是一部分学生之前就没有理解钝角、直角和锐角的概念,仅仅是知道有这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在实际做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
另外,学生计算题中易错题还有其他书写错误,也有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总之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错题中的原因,部分错题需要引起教师的教学重视。
二、 纠正数学计算中易错题错误的方法
针对以上学生计算题中易错的现象,教师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多种有效方法有效解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能提升自身学习习惯,有效奠定自己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应用能力。下面结合具体教学经验进行探讨:
(一)摆脱思维定式
在思维定式的影响之下,小学生在解数学题的时候会产生较多的易错题。而且在定势思维的影响之下,会导致小学生产生积极以及消极两种情绪,而定势思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其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解题速度,进而达到节约小学生考试时间的目的,而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则主要是由于很多小学生会在解题时逞一时之快而导致错题出现。
例如:某公路工程队要建设一条长度为2200m的公路,该路段已经按照每天210米的速度建设了5天,接下来为了尽快完成公路建设改为每天修建230米,请问:该公路完成建设还需要几天?在一次考试过程中,教师改变了题目当中的一个字,将题目最后提问改变成为“该公路完成建设共需要多少天?”由此,计算的结果也会产生变化,但是受到之前题目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学生为了逞一时之快,没有发现教师改变了题目,最终很多学生都答出了错误的答案。
由此可见,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形成的思维定式而导致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自身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为了让学生学会某类题型的解答,在平时训练过程当中大量的布置此类型题目,由于学生多次应用同样的答题方法来进行答题,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最终导致学生在之后答题过程当中一遇到类似的题目,在题目看到一多半甚至一半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以前接触过此题,于是就会凭记忆想当然的按照以往的解题方式来进行计算,根本不会顾及题目是否产生了变化,因而导致错误产生。
为此,对于因为思维定式而产生的错误,作为教师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在日常训练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展开必要的分析以及对比,并且通过有目的开展顺向与逆向思维的转化训练来帮助学生提升解题思维的灵活度。在日常进行典型题目讲解的过程当中,要在解题完成之后采用逆向思维来进行题目的重新解读。在上例解答完毕之后,如果学生拥有逆向思维,则很容易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错误,进而更好的避免错误的出现。
(二)以端正的态度认真审题
良好的態度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关键,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养成认真、谨慎的态度。避免在学习过程当中丢三落四,很多学生并不是不完全不会解题,只是在审题的时候不够认真,甚至会出现重要信息的遗漏。
例如:题目A:小刚家养了两种山羊,其中黑山羊9只,白山羊6只。请问:黑山羊比白山羊多几只?
题目B:小刚家养了两种山羊,其中白山羊6只,白山羊比黑山羊少了3只,请问:黑山羊有几只?
以上两个例题较为相近,很多学生在读题的过程当中很难将题目分清楚,如果单凭自己的记忆来进行解题势必不能很好地找出其中所包含的规律,甚至有一部分同学直接会采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两道例题中,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另外一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不仔细看题就解题的坏习惯。一部分学生一看到“多几只”就想当然的使用加法进行解答,“一看到”少几只就使用减法解答。没有认真地将整体题目地要求仔细看清楚,就盲目地进行答题,最终答错题目。其实,针对此类题目,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个不易混淆的方法。在解此类题目的过程当中,可以在草稿纸上比较。例如题目A,首先在草稿纸上写黑山羊9只,白山羊6只,通过此可以很明显地发现黑山羊比白山羊多3只;题目B,则应该首先在草稿纸上写明白山羊6只,而黑山羊则比白山羊多3只,也就是黑山羊比6只多3只,便可简单地算出黑山羊的只数。
作为教师,在学生答题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及鼓励,要相信学生能够答对此类问题。在学生出现错误之后,必须要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仔细地分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步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出现粗心大意,这对于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乃至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合理利用错题资源
“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孩子在解数学题过程中所做错的数学题本身就是一种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所动态生成,并且带有童真趣味的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紧紧地抓住这种教学资源,及时的追查错误产生的原因,并且使用反思教学的方式来改进教学,进而最终将“坏事变成好事”。
例如:在一次春游的过程当中,一个班级共有15名教师和学生,游湖船只每条最多能载4个人,那么需要租几条船?针对此题,很多学生的解答是:15÷4=3(条)……3(人)。
就这道题而言,如果单纯地看问题的解答,这部分学生的解答也不能算错,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将生活的因素考虑其中。为此,教师在针对此类题目讲解时,可以先跟学生开一个玩笑:“另外剩下的那3个同学我们不要了?还是他们自己在湖里游泳啊?”原来剩下的3个学生也要坐1条船。通过此种方式很容易就能够让那些做错题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通过玩笑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避免在之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易错题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容易马虎大意,因此易错题的出现更是十分的普遍。作为小学教师而言,必须要及时地查找出小学生易错题产生的根源,并且针对性的展开研究分析,并且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来进行解决,以此来避免同一类型的错题重复出现。
参考文献:
[1]王秋华.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
[2]张盛才.以生为本,游戏让数学课堂生生不息——小学高年段数学游戏式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
[3]周艳梅,肖立燕,周绪福,等.小学数学“教学等待”问题的解析——基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白马小学校的个案调查分析[J].华夏教师,2018(17).
作者简介:
刘兰芳,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上杭县通贤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