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合作学习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2020-05-11 05:52姜群
考试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指导学习阅读

摘 要: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學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在课外阅读中如果能积极采取合作学习,同样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持阅读热情,推进阅读理解,提高阅读效果。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行“小先生制”,鼓励孩子把自己知道的、学到的内容,教给别人,这就是以生为本、合作学习的理念。在课外阅读中,如果积极推行学生教学生的方式,也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关键词:阅读;学习;指导

一、 同伴合作,扫清拦路虎

学生在与同伴相处的时候,心理是最为放松、相对愉悦的,同伴之间更是乐意互相帮助的。就像陶行知先生认为的:小孩既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教育的主人,既可做学生,便可做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所以在课外阅读时,教师就应该好好发挥学生的才智,引导学生进行同伴互助合作。

在阅读《火鞋与风鞋》时,鼓励学生以同桌合作或四人小组合作的方法来读通故事,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词句、不太明白意思的语句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都可以请同伴来帮忙,同桌之间或者四人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询问、查字典词典、上网查找含义、结伴问老师家长等来弄懂意思。鼓励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解决阅读中的一些困难、疑惑,从而加快阅读整本书的速度,努力做到依靠同伴的力量来读通弄懂书本中描述的内容与含义。

比如,就第一章里提到的“芦柴棒儿”,城里长大的学生不知道是指什么,在农村待过的孩子就告诉他大概是怎样的,后来那个孩子在周日还特地去乡下带了一根“芦柴棒儿”来给同小组的伙伴看实物。

又如,在读第八章时,有几个学生提出来:“迪姆单独走厚木板搭成的桥时,他非常害怕,为什么爸爸一开始不愿意回过头来拉迪姆过桥?”可以让这些同学和同桌、同组伙伴一起商量讨论。后来他们明白了,这是爸爸在锻炼迪姆的勇气,让他克服胆小懦弱,在失败中找寻成功。这是爸爸爱迪姆的方式。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践行陶行知思想,巧妙地引导学生向同伴请教、支援,借助同伴的同理心、助人心,来努力把较低难度的难题在学生小团体中得到解决,让学生成为教同伴的“小先生”,这是可行且受到学生欢迎的操作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与兴致,并且提升同班团队的凝聚力,加强阅读活动的推进。

二、 师生合作,探求主话题

陶行知先生有言: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仅仅依靠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合作是不够的,在领会作者写作意图、图书主旨、写作特色等方面还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与点拨的。教师在学生互助合作基础上,应该适时地介入指导,帮助学生更明确走进文本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做好阅读与内化相融合。这就是引导学生去学。

在阅读《火鞋与风鞋》时,笔者就已经把整本书通读过了,明白了作者是要通过写这本书,帮助一些胆小懦弱内向的孩子找寻勇气与信心,通过父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来让孩子得到被爱与重视的体验,并且开阔孩子的眼界。让家长、孩子知道社会生活、游历对塑造孩子性格的重要作用。但是光靠学生同伴互助阅读,是无法深入感受到这一主旨的。所以学生刚开始阅读这本书时,应及时介入,帮助学生提拎出一个主话题作为阅读导向,引导学生深入地去阅读,去思考。

笔者让学生看了故事开始前迪姆的形象和内心感受,紧接着马上看故事结尾处的迪姆形象和情绪描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让迪姆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呢?鼓励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具体内容,并且在书上做些记号或简单标注原因。然后我们每天交流一个章节的读书感受。具体环节是: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朗读自己小组共同推选的印象最深的段落,然后小组成员都来说说推选的原因,别的小组也可以来补充。再请这个小组选派代表说说这个章节里,迪姆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他是怎么做、怎么想的?他的爸爸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迪姆明白了什么?在这个小组发言结束后,别的小组也可以补充发言。然后把大家共同的想法记录在书中相对页面的空白处,帮助学生把内隐的思考内容显性化,便于最后总结提炼之用。在这个历时两周的交流时间里,学生们慢慢感受到了迪姆父亲对他特殊的爱,让他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不用在乎别人的嘲笑,遇到困难要鼓起勇气去尝试克服,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父母是最关心自己的人,内心强大的人可以给别人带去幸福等等。如果不是教师的读前引导,很多学生仅仅把故事看完就结束,顶多觉得书中有的情节很好笑,有的事情很傻而已,不会有这么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活动中,有了教师及时点拨的这种“引导学生去学的方式”,在阅读推进当中,做到师生合作互助,就是引路,就能让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作者写作目的的判断、自己阅读感受的表达等等有一个质的飞跃,做到既增长了阅读理解能力,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 组际合作,交流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先生的活动方式是以集体生活不断创新的过程来教育儿童,使儿童团结起来做即知即传的小先生。课外阅读也就是读书活动,当然是既要“读”又要“书”,把阅读中自己的疑惑、收获,同伴的感受、体验等记录下来,到了最后还可以写上一些读后感来加深阅读印象,提高读的效率,让“拿来、学来”慢慢变成“懂得、践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把感受多样化、丰富化。

在阅读《火鞋与风鞋》的时候,鼓励小组与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来写好、交流好读后感。第一阶段是四人小组里人人写自己的感受小片段,然后小组成员互读点评,每人发现自己的读后感写得好的以及要改进之处,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忽略的内容,互相启发想法。第二阶段,小组里把各自经过修改的读后感片段合成一份组内读后感。然后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这篇文章。每个组员阅读之后写下一两句自己的想法,然后再点评一下同学的写作情况,如词语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想法是否合适、标点是否正确、构段篇幅是否妥帖等。在读了自己小组的读后感,又读了别的小组的读后感后,在班级里形成了组际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每个学生的想法就更加丰富多样,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也就变得更加深刻。有一段时间,班级里学生课余就在讨论迪姆的旅行经历,他遇到的那些奇怪的动物……,迪姆爸爸对他的鼓励,他们在野外生存时睡野地,看星星,小溪边抓鱼、烤鱼,这份自由自在、勇敢大胆,令孩子们羡慕不已。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聊天,看着他们闪闪发亮的眼睛,感受着他们对课外书本的着迷,笔者觉得这种做法是有效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大膽采用组际合作,交流读后感的方法,让一本书成为全班学生的共同话题,学生沉浸在这种集体阅读的“创造生活中”,让书中的主人公成为学生的“心上人”,就能够使得学生沟通彼此心灵,形成共同生活密码,从而持久保持着学生阅读的热情。

四、 全班合作,演绎心中情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是体现“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学生们的生活交往、社会体验在教与学活动中得到践行。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结合陶行知思想,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除了传统的读书、定期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绘故事”“演故事”和“讲故事”等生活体验形式来演绎自己阅读体会。

在指导阅读《火鞋与风鞋》时,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增添一些乐趣,让学生读的心甘情愿,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可以把书中的某个章节用“画画配文字”的方式来展示,也可以找伙伴,用上一些道具来“演一演”,还可以用“第三方说书”的方式,来把自己的读书所得展示给大家看。给了学生自由找寻合作伙伴的权利,也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学生显得热情很高,纷纷开始活动了。

平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走在一起,商量着什么,还担心被别的同学听到了小秘密似的;有的学生在做一些小手工,问在做什么,还神秘兮兮地不说。其实笔者才是最高兴的那个,看着学生兴致勃发的样子,肯定了这个策略是奏效的。

展示课到来了,好几个小组上台逐一投影了他们的绘画,一人一张,色彩鲜艳,图文结合;一人一张,自我介绍,讲述故事;一人一张,邀请同学,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做了适当的想象,讲的内容比原文更加有趣,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有几个小组上台表演了情景剧,有的朗读旁白,有的扮演迪姆,有的扮演父母,有的扮演小猪,特别是有一队女生组合,还用纸杯和丝线做成可爱的粉色猪鼻子套在自己鼻子上,说话瓮声瓮气的,给大家表演了故事《猪尾巴上的蝴蝶结》,台词清晰连贯,表情好玩滑稽,情节完整有序,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觉得这样的读书活动太有意义了,从而对这本书的印象更深了。

课外阅读时,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自由合作,把阅读成果用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演绎、展示和交流,把学生的生活经历、社会体验与阅读感受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并保持这种阅读求知欲,从而形成初步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巧妙运用各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大力运用学生本体的能量,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获得文学作品阅读赏析能力。

作者简介:

姜群,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指导学习阅读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