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反对形式主义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2020-05-10 03:02刘颖吴大兵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

刘颖 吴大兵

[摘  要]形式主义是一种过分夸大形式而脱离实际内容的思想方法与工作作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与形式主义作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加强思想教育是首要前提、坚持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是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是根本方法、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制度保证。这些宝贵经验启示我们当下反对形式主义关键在于防范权力异化、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与时俱进注重方法创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反对形式主义;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4-0045-07

当前,形式主义并没有随着党风建设的加强而彻底消失,反而由于其难以甄别的特性,仍然借着合理合法的外壳隐蔽地寄生在党内,并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呈现出更为严峻的态势。消除形式主义对党内作风建设的危害,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关键阶段亟待稳妥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形式主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产生根源、具体危害、表现特征、反对措施等方面,对党反对形式主义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多见,尚未形成治理形式主义的经验体系。基于当前的研究现状,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反对形式主义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经验,探索有效路径,有利于为当前和今后一定阶段反对形式主义提供理论参考,进而推动解决以形式主义为首的“四风”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反对形式主义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党内反复出现的形式主义,我们党采取了全面整党、开展教育活动、改进工作作风与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坚持不懈地反对形式主义,并获得了显著成就。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部分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缺失,再加上当时的民主集中制还不够健全,党的优良作风遭到严重破坏。在此阶段,形式主义特征主要通过官僚主义表现出来,二者具有特权思想、空话套话、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敢担当的共同特征。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纠正官僚主义来反对形式主义,使党同形式主义的斗争取得初步成效,党内开始逐步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良好作风,党反对形式主义开始走向法治化、制度化道路。

1.抓“关键少数”,整治特权思想。针对党内出现的背离群众、主观主义、特权思想等形式主义不良倾向,1979年11月,邓小平在《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指出:“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顶多只能在形式上搞一些不能不办的事情。”[1]218可见,此时的形式主义作风主要是由领导干部贪图私利、漠视群众所致。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开始以规范性文件来约束领导干部搞特殊化、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

2.以官僚主义为切入点,全面开启反对形式主义的制度化建设。邓小平一贯主张简明用语,坚决反对过去遗留的开会时间长、空话套话多等形式主义现象,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1]283同时,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还通过了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党内法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开始从制度层面规范全党政治生活,在总结过去整风经验的基础上,对恢复被破坏的优良作风提出新要求,有效消除了本本主义、官僚主义的形式之风。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制度方面的主要弊端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1]327等官僚主义现象,这期间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大问题。其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再次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谦虚谨慎,和群众同甘共苦”[2]350,坚决破除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恶习。

3.纠正权力问题,开展彻底的全面整党。为彻底肃清十年内乱的流毒,系统整顿党在思想、作风等多方面遗留的问题,1983年10月,党中央决定开展一次为期三年的全面整党,彻底“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3]394,整治“互相推诿”“处处回避矛盾”[3]396-397等权力不作为现象。通过此次分期分批的全面整顿,认真学习中央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极大地提高了党员思想觉悟,改变了大搞政治运动的激进做法,有效割除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毒瘤,实现了党内作风的根本好转,使党员干部逐渐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二)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

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的中国,国内经历了政治风波,国外受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有的干部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此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面临的考验日益加剧,刚刚恢复的党内作风又遭受严重侵蚀。在此阶段,形式主义特征更为突出,衍生出脱离群众、不求實效、面子工程、文件会议泛滥等显性特征。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提出了整治形式主义的具体措施,突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深化党反对形式主义的思想与制度建设,在党内逐渐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1.加强联系群众,开展“三讲”教育。面对党内出现的作风本飘浮、推诿拖沓、为官不为等脱离群众的弊病,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联系群众,克服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个人主义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4]929,强调联系群众对克服不正之风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干部政治素质,端正思想作风,1998年11月,党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的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提出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纠正和防止“只图形式、不重实效等不良习气”[5]625,此次“三讲”教育活动使领导干部坚定了理想信念、摆正了思想作风,有助于纠正形式主义习气。

2.反对形式主义,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面对世纪之交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与矛盾,群众反映最大的两个作风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江泽民指出,形式主义具有做表面文章、沉湎于文山会海、脱离基层、应付上级、说空话套话等表现,强调如果不纠正形式主义,“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而且必然会出乱子,甚至出大乱子”[6]133。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作风上要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其中一个是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名逐利的歪风”[7]2005。会后,党员干部通过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加强同群众密切联系,形式主义之风受到有力压制。

(三)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

面对新世纪动荡的世界格局,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加,国内市场经济秩序尚未规范,党的领导方式还未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作风建设也有待加强。党内形式主义依旧顽固,做表面文章、讲空话、好大喜功、摆花架子等问题突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大力弘扬实干精神与优良作风,实现了党风建设的科学发展,促进党内生活与社会政治稳定,为破除新世纪背景下的形式主义打开了新局面。

1.发扬实干精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新世纪初期,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行为仍然严重[6]531。为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004年11月,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强调“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将教育活动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8]。本次活动通过领悟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抓落实、求实效,对形式主义之风形成有力震慑。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面对新世纪以来党的作风问题,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违法乱纪”[9]430为耻,突出体现了形式主义特征,有助于干部从思想上摒弃形式主义杂念。2007年1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来认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第三个方面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指出“如果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则必将错失机遇,影响事业发展”[9]553。会后,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发扬务实之风,有效消除了形式主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

3.提出“四个大兴”的要求,以优良党风除歪风。形式主义风气虽然暂时受到抑制,但并未完全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问题比较突出。[9]616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脱离实际、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严重,对此提出了“四个大兴”的要求,主张“不搞层层陪同,不组织群众迎送”,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10]。会后,通过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反对形式主义取得显著成效。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综合国力持续提高,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党内歪风邪气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反复回潮的问题尤为突出,仍然表现出“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11]368等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形式主义列入“四风”之首,以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整治“四风”问题,扎紧锁住形式主义的制度之笼,推动党风建设迈上新台阶,使抵制形式主义的制度规范化。

1.出台八项规定,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指出调查研究要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12],这些规定成为新阶段改进工作作风的动员令、纠正形式主义的突破口。为进一步落实八项规定要求,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从2013年6月开始,全党上下分两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本次活动时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13]153此次活动在纠正不实、不正的形式主义上取得良好成果。随后,为巩固已经开始好转的作风建设,党中央又进一步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重点放在直接管理事务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身上,让干部以身示范,以“实”克“虚”,带动基层队伍自觉抵制形式主义等歪风。2016年,为扩大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将从严治党推向基层,党中央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党员教育从集中化向经常化延伸,为党员不断提高政治自觉、消除形式主义意识提供良好途径。2019年,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党中央决定从6月开始在全党分两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14],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真抓实干,转变工作作风。

2.摸清形式主义的表象与实质,为基层减负。通过先后开展的一系列党内主题教育,纠“四风”取得显著成效,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抑制,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并未消失,反而随着新的任务目标衍生出不同变种。2017年12月,习近平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指出,其中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15]。2018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为基层减负,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16]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这为基层松绑提出了硬要求,为去除形式主义提出了新目标。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反对形式主义的基本經验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反对形式主义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时期发生异变的形式主义,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在“解决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17]等问题上取得重大成效。将这些方法措施总结上升为普遍经验,为新时代持续与形式主义斗争提供基本遵循。

1.加强思想教育是党反对形式主义的首要前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说到底还是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11]414,因此,克服形式主义顽症,“要从加强教育、提高觉悟入手”[7]2004,始终坚持“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6]324-32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已经学会运用学习教育的理论武器来改进党内作风,并针对不同战略任务背景下衍生的不正之风,准确制定主题教育与学习活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面整党,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展了长达三年的“三讲”教育和为期两年的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党的十六大后,为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又相继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正在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健全了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内容方式、干部考评、教学管理等教育培训体系,实现了全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正是我们党充分认识到思想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持续推进理论学习,不断加强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提高了政治觉悟,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铲除了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

2.坚持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是党反对形式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地做深入的工作”,而非仅仅依靠“热闹的形式”[18]288。我们党在整治形式主义方面,始终遵循实事求是进行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工作准则,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问题”,坚持“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11]374,强调“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扑下身子抓落实,力戒空谈、力戒形式主义”[19]825,让党员干部“下决心从文山会海和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在深入调研、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9]553。坚持这个基本原则,对形式主义具有重要的防治作用。一方面,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能够正确指导调查研究的实践,避免引起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的不良现象[11]368-369。另一方面,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才能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避免产生“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1]100。我们党坚持将二者高度统一起来,协同发力,准确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以真实调查结果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从而防止发展思路脱离实际、解决措施不切实际的弊病。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是党反对形式主义的根本方法。“我们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552形式主义的两大本质特征是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而反对形式主义,培养好的风气,“最主要的是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1]57,我们党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来克服其脱离实际的诟病,又善用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来解决其脱离群众的问题。从形式主义产生的主体来看,党员干部一旦脱离群众,就会误入形式主义的歧途,化身为“最后一公里”的拦路虎,不仅导致“政策执行隔座山”、人民群众享受不了社会发展成果,还破坏党群关系、损害党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20]111从形式主义影响的客体来看,人民群众既是形式主义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形式主义的评判者。领导干部是否关心人民,制度措施是否保障人民利益,人民群众拥有判断形式主义真伪的话语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21]我们党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生命线,通过不断增进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由内克服了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的本质,从外形成了精准辨识形式主义的途径,是党反对形式主义的根本方法。

4.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党反对形式主义的制度保障。党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党内净化与党外监督相结合的方式,为反对形式主义提供制度保障。其一,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解决由机构臃肿、副职过多、效率低下而助长的形式主义[1]321,避免出现职责模糊、互相推诿、人浮于事等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削减众多部门,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对克服形式主义具有明显效用。其二,加强整治形式主义的制度建设。党深刻意识到,“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1]328,自改革开放起,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整治形式主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性文件。其三,做好面向群众的服务与管理,充分调动公众监督形式主义的热情。一方面,通过城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进行基层自治,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保障政令畅通,克服了从中作祟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加强纠正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的社会监督,现已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八大监督体系,建立了一系列公众监督机制,把对形式主义的监督权交还给了群众和社会组织。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反对形式主义的启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紧张动荡,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难题,要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克服自身脆弱性,党风建设任重而道远。目前,形式主义仍然屡禁不止,成为党内难以根除的顽瘴痼疾,必须充分认识它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22]在正确认识形式主义本质与分辨形式主义外观的基础上,联系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破除形式主义的重重难关,打好反对形式主义的攻坚战,推动党治理形式主义向纵深发展,夺取新时代反对形式主义的压倒性胜利。

1.反对形式主义关键在于防范权力异化。鄧小平曾指出:“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6]328。我们党不仅在历史文献中常常将二者并列使用[23],还在实践中同时将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摆在作风建设的突出位置,抓住要害,双管齐下[24],把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整治“四风”问题的首要任务。目前,一些地方部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易发多发,尤其是在扶贫工作上,数字脱贫、填表帮扶、摆拍慰问、优亲厚友、钱权交易等权力异化现象突出。权力异化是指权力主体违背公众性原则,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主要包括权力不作为、权力滥作为和权力胡作为。权力异化不仅腐蚀党员干部思想、违背党的性质,还弱化党的执政能力,阻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质上都是权力异化的结果,即权力扩大化、私有化、商品化的表现。当前,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党内权力异化问题时有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有蔓延之势,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防范权力异化,预防公权转化为私权,力破官僚主义,切断形式主义的衍生途径,从而避免形式主义复发。

2.反对形式主义要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统一。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6]328。部分领导干部不仅是权力的行使者,同时也是形式主义的传播者,作为决策部署的“关键少数”,部分领导干部往往由于“官位”较高,缺乏有力的约束和督查,使形式主义不仅得不到根治,反而层层流转,产生上行下效的模仿效应,污染全党的政治生态。目前,形式主义顽疾在基层不断复发,但其症结要害却仍在上级机关,尤其是痕迹考核、台账评比、文山会海回潮等形式主义之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贯彻落实为基层减负的要求,必须聚焦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对象,狠抓作风建设,使其在正轨上“带好头”,切实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基层党员干部这些“绝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是全党作风建设的基础,相较于高级领导干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基数大、分布广,且党性修养、能力不足者偏多,部分党员干部“抵抗力”低下,更易感染和扩散形式主义流毒,出现对上“应付式”、对下“休眠式”形式主义症状。由此可见,形式主义不管从“上”还是至“下”,都会侵蚀党的健康肌体,只有抓牢抓实“关键少数”和管好管严“绝大多数”,全面治疗“传染者”与“感染者”的形式主义病症,才能达到自上而下肃清党内形式主义毒瘤的目的。

3.反对形式主义要加快深入体制机制改革步伐。目前,国家现行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约束机制仍有不完善之处,整治形式主义缺乏相应细则,因此必须加快深入体制机制改革步伐,防止形式主义反弹,为治理形式主义提供有效保障。一是改进考核制度,裁减评比细则。通过强化结果导向,将群众评价与工作实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求形成科学的考核体系,消除当前新变种的“痕迹主义”,做到真正为基层减负。二是完善问责制度,推进问责体系科学化。问责制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武器,但目前党内问责与行政问责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其执行力度不够大、覆盖范围不够广,缺乏对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的问责力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规范问责程序、补充问责要素、扩大问责范围,实现问责体系的合理化与程序化。三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主观故意的形式主义与疏忽大意的非私利性失职区分开来,明辨“抛弃内容来捏造形式”和“为了内容而创造形式”的区别,通过明确对形式的容错纠错界限来建立科学评估标准,将“容错”与“纠错”相结合,及时纠正形式上的过失行为,实行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广大干部大胆作为。四是进一步落实激励机制。将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和晋升激励相结合,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的主动性,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的内生动力,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纠正虚无缥缈的形式作风。

4.反对形式主义要与时俱进,注重方法创新。当前,形式主义表现样式层出不穷、不断翻新,整治形式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方法创新。一是观念创新。反对形式主义要注重文化宣传,重视思想的先导性,运用演出、宣传片、电影、歌曲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使反对形式主义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载体创新。反对形式主义要合理利用网络媒介,避免整个运作机制流于形式,杜绝出现网络形式主义。一方面,要改进服务热线无人接听、官网公告更新不及时、政务APP功能单一等各种“僵尸化”网络政务,推进瞬时高效的电子政务,使层层审批快速化、会议文件精简化、行政事务透明化、群众办事便利化。另一方面,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与工作动机,避免产生“刷”学时式学习、任务式推广、刷单式浏览点赞、买票式公开投票的形式主义现象。三是方式创新。反对形式主义要与热点问题相联系,排查事故背后的形式主义因素。由于形式主义用“轰轰烈烈的形式”来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其极强的隐蔽性容易令人忽视事故背后的形式主义诱因,也难以量化形式主义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需要以问题为切入点,追溯形式主义原因,调查主体责任人在事故产生前是否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克服形式主义的隐蔽性。四是组织创新。反对形式主义要加强各机关部门的联动性,建立各执行部门之间的合作组。一方面,部门联动可以从多维度更准确地甄别形式主义,揭开形式主义外衣,直接“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加强合作可以提高执行效率,保证工作时效性,同时形成执行部门之间的横向制约,杜绝部门内部的形式主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5-01-10(1).

[9]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1).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2]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  分析研究二〇一三年经济工作[N].人民日报,2012-12-05(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4]研究部署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  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9-05-14(1).

[15]习近平就新华社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EB/OL].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7-12/12/c_136819204.htm.

[16]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9-03/11/c_1210079118.htm.

[17]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N].人民日报,2016-11-03(5).

[1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习近平.是作秀还是真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看出[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723/c70731-22293657.html.

[22]以認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情况为主题进行对照检查[N].人民日报,2017-12-27(1).

[23]刘红凛.新时代如何根除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滋生土壤[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5):42-51.

[24]戴焰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根源与治理[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5):6-11.

责任编辑  攻  克

[作者简介]刘   颖(1992- ),女,重庆渝北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研究。

吴大兵(1969- ),男,重庆秀山人,重庆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与党的建设研究。

本文系重庆科学技术局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项目“当前制约乡村发展的形式主义及治理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stc2019jsyj-zzysbA009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