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琳 任冬峰
[摘 要]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领导者、协调者、保证者和实践者,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在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明确社区党组织职责清单、构建驻区单位党组织区域化党建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机制等措施,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
[关键词]党的基层组织;社区党建;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4-0028-05
一、当前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不足
(一)社区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有效沟通不足。社区党组织在具体工作中应主动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让驻区单位了解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这样,当社区工作需要辖区企事业单位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时,辖区单位才会尽力相助、慷慨解囊。但是,现在有的社区还存在对建设的发展目标、长远规划、具体部署宣传得不够,对辖区企事业单位不了解,沟通协调不到位等现象。社区党组织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处在“初级阶段”。双方仍然是“楚河汉界”,各管各的,共建的意识和行动有待提升。
(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弱化
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内的地位不明朗,责权利关系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对辖区内单位党组织缺乏影响力,对生活在社区、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党员缺少制约措施,难以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定期开展民情恳谈,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这只是中央的宏观要求,需要各地党组织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落实。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很多社区只是停在宏观的目标上,没有具体落实。比如,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很多社区也仅仅是要求而已,即使是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也仅仅只是完成报到任务。社区对如何调动党员,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党员的力量,如何利用党员来联系群众、反映群众诉求、传达民意,显得非常乏力。很多社区仅仅知道其所辖范围内有多少在职党员,具体到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却缺乏具体的办法。
(三)社区党组织对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引导不足
居民参与意识淡薄。居民对社区建设不了解、不关注,对社区没有家的归属感,主要由于长时间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主导社区事务多,居民对社区的认识还停留在基层办事部门上。一些居民对工作单位归属感要强于社区,认为参与社区活动都是老年人的事。对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制度化约束不足,内外环境引导不够。一方面是社区党组织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方法和模式有待提高和创新;另一方面是宣传不到位,社区和居民的沟通不够,居民不了解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二、加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
(一)明确社区党组织职责清单
党章中对于社区党组织在基层社会中的作用有明确的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由此可见,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有明确规定的。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探索完善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强化社区党组织对各项事务的政治引领,健全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民主决策机制和区域化党建为依托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区域内党组织联建共创。
社区党组织承担的职责清单包括: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社区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讨论决定社区内涉及人、财、物等重大问题;党组织负责任的培养、教育、任免和管理;建立和调整下属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教育,参加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审核和上报预备党员;做好党内统计工作;按期换届选举;每个社区选配不少于2名“兼职委员”;指导、协调辖区内各类组织的党建活动,组织、协调辖区内单位参与社区党的工作,协调辖区单位党建资源、阵地共享;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综合党组织委员会会议或不定期召开社区综合党组织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社区共驻共建联席会议;按规定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发现、培养和推荐各类组织的优秀人才;表彰、评选推选社区模范人物、先进单位;协助配合开展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发展党员志愿者,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群众活动;帮助、慰问困难党员;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党务公开;党务信息撰写与宣传;推广使用智慧党建工作平台;申请、使用和管理社区综合党组织运行经费;定期开展社区综合党组织工作考核等。在履行好以上职责的过程中,逐渐强化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项事务的政治引领,加强党组织对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
(二)构建驻区单位党组织区域化党建机制
驻区单位是社区治理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一定要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调动社区驻区单位的积极性,联合驻区单位党组织力量。在社区“大党委制”领导下,各驻区单位负责人担任大党委中的兼职委员,做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共同开展党的活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联合建立“大党委”,把一个社区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党组织力量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完成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加强党组织领导核心力量。大党委制的党建工作方式,可以打破传统基层社会党组织条块分割的状态,强化社区党组织对驻区单位党建业务的指导,拓展驻区单位服务社区的平台,畅通社区与驻区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壮大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
(三)将社区党组织的设置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
通过将社区党组织设置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以楼群片区为单位设置党支部,将党小组建在楼栋,形成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门栋党小组的网格化结构。在人员的配置上,楼栋长、党小组组长、各个楼的治安委员、卫生委员等尽量由党员来担任。通过网格化工作方式,给每一位党员提供服务群众的平台,同时又可以将党员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客观上倒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效缓解党群关系。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比如通过网络建立党支部,建立微信支部,等等。网络党建具有生动、快捷、重复使用的特點,通过网络党建可以拓宽党员服务群众的空间,进一步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存在,扩大党组织在基层社区的影响力。总之要积极探索一切有利于改进和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水平和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措施,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政治坚定、作风亲民、素质优良的战斗堡垒。
(四)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机制
健全的议事机制和程序是保证结果公正的先决条件。要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议事机制,议事机制的设定要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特别是社区居民意见。对于征集的意见和建议,要有程序化的消化反馈机制和相应的制度安排,确保民意畅通。只有确立公开、透明、公正的议事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区治理中的纠纷等不和谐因素。议事过程要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既充分尊重居民的利益表达和诉求,也有民意的提炼和概括,使社区的各种决定和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认认真真地接受居民检验,形成依靠居民检验社区工作质量的长效机制。为了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议事结果和执行决议的进度要及时向社会公开。落实相应的责任人,并以社区党组织定期述职、年中通报、居民问责等形式保证决议落到实处。
(五)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的平台与机制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全国社区建设和治理实践已经探索出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各具特色的组织形式,在社区党组织活动的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在硬件建设方面,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照一定标准统一建立党员活动室,并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硬指标,使每个社区党支部都有一个场所固定、面积达标的党员活动室和活动中心,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有基本的活动场所和阵地。
在软件建设方面,推出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项目和党员活动服务品牌。党员积极分子和党员志愿者要行动起来,成为推动社区活动开展的动力源和活力点,以自身的示范作用引领其他居民参与,如同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党员活动的队伍和影响力。党员的活动还要与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以此来带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具体来说,社区党组织应积极回应居民突发性事件、不满情绪、家庭纠纷等居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困难群众、住院病人、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两劳释解”等特殊人群人员给予特别关注。
总之,社区党组织建设要始终植根人民、服务居民,要把党建问题与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创新服务居民上多花心思、多想办法,多提供满足居民需要的服务。
三、社区治理的创新
社区治理,必须注重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服务创新实现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
(一)实施社区审批办理事项高效工程
社区审批办理事项,是社区承接政府为居民服务的工作职能,也是社区治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窗口要按照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标准要求,力争服务优质化、标准精细化、办理智能化、档案规范化,全面提升社区审批办理事项效率,打造社区优质审批办理服务环境。
1.服务优质化。社区审批办理窗口实施“一口受理、全科服务、开放办公、全程代理、全天办理、全年无休,班前班后两小时预约服务”方式,为到社区办理审批事项的居民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
2.标准精细化。社区审批办理事项实施事项清单式、要件全公示、流程模板式、首问负责制、全程留痕责任终身制,实现社区审批办理事项公开透明、职责清晰、精准精细。
3.办理智慧化。社区审批办理事项采用网上办理,通过区智慧政务审批办理平台,实现社区初审、街道审核、区级审批,全程智慧办结,用智慧手段,提升社区审批办理事项时效。
4.档案规范化。社区审批办理事项要健全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统一规范,做到档案分类清晰,内容准确详实,管理科学完善,使后期跟蹤查询审批办理档案资料更加便捷。
(二)实施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化工程
社会治理基础在社区,采取社区治理“网格化”模式,健全社区社会治理组织体系,科学划分网格,明确治理内容责任,畅通智慧治理路径,建立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居民群众协同联动机制,实现社区治理“共建、共管、共享”,夯实社区社会治理基础。
1.组建社区网格治理工作站。社区网格治理工作站负责本社区辖区内治理问题的发现、协调解决和问题上报等工作。站长由社区书记(主任)担任,下设治理网格长,由社区工作者担任,网格员由社区网格员、专职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网格员和企事业单位自管员组成。
2.科学划分社区治理网格。社区根据治理内容的难易划分若干治理网格,社区网格要将社区内所有的小区、街路、市场、公园、机关、学校、商铺、企业、建筑工地等全部划入治理网格中,实现治理范围全覆盖。
3.明确社区网格治理内容。要将综治、环境、交通、安监、房产、市政、公管、环保、规划、民政、教育、卫计、文广、应急、市民投诉等社会治理内容全部纳入社区治理网格中,实现社会治理内容“多网合一”。
4.搭建社区治理智慧平台。将社区治理基础信息、治理内容及标准、发现解决治理问题路径、治理问题清单台账全部植入社区治理智慧平台,通过智慧治理手段,实现治理信息精准、治理内容精细、处理问题快捷、治理结果高效。
(三)实施居民管理服务自治工程
居民自治是社区居委会的基本属性,通过健全居民议事监督机构,履行议事监督规则,发展壮大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把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智慧和力量汇集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
1.建立健全社区议事监督机构。每个社区都要建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议事监督委员会,将社区委员会成员、两代表一委员、物业负责人、企事业代表、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贤能智士、热心居民作为候选人,经居民选举产生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
2.严格履行监督议事规则。各社区要建立党务、居务、财务、服务公开制度,社区发展、建设项目、重大事项等要经协商议事委员会会议确定,议事监督委员会要对议事过程、实施过程、完成情况实行全程监督,实现社区事务“共议、共管、共享”。
3.发展壮大社区社会组织。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站,积极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导鼓励已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将活动内容向公益慈善和互助服务拓展。每个社区必须孵化培育社区企事业联盟或商业协会,同时,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社会组织活动。
4.完善社区民主选举制度,不断扩大居委会直选率。要不断扩大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把居民拥护的思想好、作风好、有能力、愿意为居民服务的人选进居委会,切实保障居民群众的选举权。
(四)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拓展工程
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深入挖掘社区居家养老资源,引入社会化居家养老机构,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推进社区便民服务重点项目有效落实。
1.建设区域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要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根据社区硬件条件和辐射范围,规划建设新的区域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使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急等区域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向周边社区辐射。
2.建立社区“长者护理驿站”。推进社区日间照料站向社区“长者护理驿站”的转化,发挥社区“长者护理驿站”的社区养老、社区老人护理和居家老人上门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作用。
3.开展健康大讲堂进社区活动。在社区开设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防治、季节性疾病预防等健康知识专家讲座,推进健康教育知识进社区、进家庭,提升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健康意识,并开展社区义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活动。
4.加快社区养老服务基地建设。发挥养老服务基地在养老标准制定,养老产品研发、引进、体验、销售,拓展旅居养老项目,搭建智慧养老平台,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开展养老职业培训等方面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撑作用。
(五)實施社区文化品牌工程
文化是推动地区发展的软实力,社区文化底蕴丰厚,既有显性优势,又有隐性优势,社区可通过明确文化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具有明显特色的精品文化社区,通过深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汇聚社区文化人才,提升居民文化素养,发挥文化载体作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1.明确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新风尚、新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家国情怀。
2.形式多样。采取文化长廊、“好人榜”、楼道文化、社区讲堂、文艺演出、摄影书画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形式,营造良好社区文化氛围。
3.特色鲜明。结合本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开展“文明家庭”“邻里守望”“我们的节日”“弘扬家风家教”“学雷锋志愿行动”等社区文化特色,塑造文明守法、诚信和谐、奉献友爱、互助互进的新型社区人际关系。
4.打造精品。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汇集社区文化人才,倾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书香社区、“福”文化社区、慈爱社区、文明社区等,塑造文化精品社区,引领社区文化发展。
责任编辑 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