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普遍存在片面化问题,而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环境下,教师无法将自己对文章的解读直接灌输给学生,必须要变灌输为引导。引导学生最简单、最有效的载体即教学情境,形象的教学情境不仅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还具有唤醒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深化学生阅读感悟的功能。高效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融情于境,通过情境教学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语文素养,使阅读教学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基于生本教育理念被开发出来的诸多教学方式中的一种,相对于其他的新型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优势突出。自新课改实施后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展,取得的教学成效也越来越显著。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获得良好的视觉或情感体验,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法更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就如何运用这一契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的閱读课堂展开论述。
一、 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顾名思义,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情境之上而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标地借助一些场景或辅助工具创造或引入生动场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达到高效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性,利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并且做到全身心投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唤醒学生阅读热情
小学生性格好动、活泼,而且具有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特点。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讲故事、猜谜语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绑”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绪一直围绕阅读活动而运转。更重要的是,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快、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对于由情境教学法创设的形象课堂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情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唤醒学生阅读热情。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
小学生缺乏阅历,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阅读课文的时候经常出现“读不懂”“不理解”的问题。换言之,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要想做到有效理解、深刻感悟并非易事。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将文本内容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具体的、形象的情景获得美感,而且学生脑海中也会因此形成审美意象,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再创造。这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性
有效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之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灌输,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学习状态积极、乐观、主动,其主体性得到充分调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若是遇到问题,会主动去思考,去克服,而不是机械地等着教师去分析、去讲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其阅读深度也得到有效拓宽,这对降低教师阅读教学负担、提升课堂阅读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 基于情境教学法构建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展开阅读教学
小学生缺乏人生阅历,加上他们在分析事物的时候往往使用形象思维,所以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感到吃力,难以读懂文字内容,或者难以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这让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受到阻碍,也不利于阅读教学活动的高效化开展。在新时代下,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多媒体情境。具体而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文本内容,给学生创设可视化情境,使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视觉、听觉和情感体验,这对提升学生阅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望庐山瀑布》时,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备课的时候上网查找有关于庐山瀑布的视频,从中选取合适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出来。这种可视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本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有了这样形象化情境的辅助,学生不用教师解读、分析便可读懂全文,而且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话也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情境化教学既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深度,还能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二)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展开阅读教学
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采取故事情境创设法进行教学。尤其是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联系文本内容给学生编造一个没有结果、具有悬念性的故事,然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样既减轻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课堂纪律进行管理的负担,又能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有利于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例如,在讲解课文《乌鸦喝水》时,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有一只乌鸦,连续飞了好多天,没有喝上一口水,口干舌燥。为了止渴,它四处找水喝。但是附近没有一条河流,乌鸦很难过。突然,它发现了不远处有一瓶水,于是开心地跑过去。但是瓶子里只有半瓶水了,乌鸦试图将尖尖的嘴伸进瓶子里,但无奈瓶颈很小,乌鸦够不着里面的水。如果乌鸦再不喝水,它肯定会渴死的。同学们,你们能否想出办法去帮助乌鸦喝到瓶子里面的水?”通过这个具有悬念的故事情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可以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唤醒,使阅读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展开阅读教学
通过对语文教材中编写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后可知,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活特点。换言之,文本中的内容大多数符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立足文本,给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以生活情境为桥梁,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地结合起来,以此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在讲解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身边有哪些好人好事,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譬如,有的学生说,自己认识一个人,他捡到钱后主动将它交给老师;有的学生说,自己在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孩子将座位让给一个年纪很大的老爷爷;有的学生说自己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小男孩捡起路边的矿泉水瓶扔进垃圾桶。在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再引入课文,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好人好事”。这样的情境创设教学法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产生情感共鸣,这对拓宽学生的阅读深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展开阅读教学
音乐是人们抒发情绪、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能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尤其在讲解写景、抒情类的文章时,教师创设音乐情境,可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感官系统。例如,在讲解课文《找春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于描述春天景色的歌曲,如《滴答滴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唱,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唤醒,而且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文本内容,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感。这有助于提升学生感受能力,促使学生阅读水平以及阅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通过创设表演情境展开阅读教学
小学生表演能力、想象力、模仿能力比较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表演情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阅读教学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和课堂参与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诸如《狐假虎威》《小公鸡和小鸭子》《坐井观天》此类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将其设置为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課前完成情感揣摩、角色选定、查阅相关背景资料等工作,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体彩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各组学生展示成果,并且让其他学生扮演裁判。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突出学生主体性,还能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 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唤醒,还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的情境教学可以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并且做到全身心投入。语文教师要客观地认识情境教学这种集趣味性、实效性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并深入探索其价值,通过多媒体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音乐情境以及表演情境等展开阅读教学,使阅读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吉林.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上)[J].教育研究,2015(3):33-41.
[2]公丕范.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80-85.
[3]马育春.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5):102-103.
[4]乔丹.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青海教育,2018(1):27-28.
[5]孔凡成.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阅读教学实践失误:关于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系列研究之五[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78-81.
[6]汪成建.创设情境 有效生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9(14):14-15.
作者简介:朱克坚,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