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大赛在社会实践“金课”建设中的作用

2020-05-09 10:24刘立增刘爱国关文强张伟孙丽婷王璇
科教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金课社会实践

刘立增 刘爱国 关文强 张伟 孙丽婷 王璇

摘 要 依据多年举办大学生冰淇淋创意大赛的经验,在分析社会实践“金课”、创新创业大赛和项目式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归纳了冰淇淋创意大赛对“冷食制品与加工”社会实践“金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创意大赛 社会实践 “金课”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0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holding ice cream creative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for many years,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practice "golden cour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ntest and project-based teach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motion of ice cream creative contes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practice "golden course" of "cold food products and processing".

Keywords project teaching; creative competition; social practice "golden course"

0 引言

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金课”概念,并要求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选择性。[1]各高校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掀起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推动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为“金课”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也为持续进行“金课”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工科类学校在进行线上“金课”、线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等五种类型“金课”的建设时,以智慧学习环境和技术为支撑,遵循新时代的课程理念和人才成长规律,将培养培养卓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主要目的;将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建设目标;将契合本校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为主要任务;将一流的师资力量、一流教学理念、一流的教学内容、高效能的教学过程、智慧化的教学环境、自主性的学习过程等为主要发力点,有效的推进了新时期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为了在规定课时内对学生完成符合时代与社会要求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实践“金课”在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方面的促进作用,社会实践“金课”在建设过程中就应不断调研企业需求,定期调整课程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特色课程知识体系。[2-4]自2008年,天津商业大学已连续举办了12届大学生冰淇淋创意大赛,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指导参赛团队新产品创制,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将食品科学、冷冻冷藏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课程知识融入参赛项目开展教学,实现了理论知识教授与学生实验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逐步发展成为我校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一项专业特色突出的品牌活动,有效的促进了食品专业社会实践“金课”的建设。

1 社会实践“金课”、创新创业大赛与项目式教学

社会实践“金课”是具有高阶型、创新性和挑战度特点的课。高阶性是指知识、能力、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并与自身专业有机地结合。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反映专业领域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是以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培养学生去探究,能够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挑战度是指课程涉及多学科的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必须进一步探索,才能够找到答案。[5]“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中国最大社会实践“金课”。该大赛的参赛项目需从企业摘要(包括项目概貌、市场谋略、发展前景、竞争优势、盈利、融资等)、业务描述(包括商机分析、行业分析、主要业务、阶段战略等)、产品与服务(包括产品名称、产品性能、开发过程、市场前景、生产经营计划等)、市场营销(包括目标市场、目标客户、市场份额、竞争分析等)和创业团队(包括公司股东、雇员、薪金、股票、劳工协议、奖惩制度等)等方面进行路演,深化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了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该项赛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理工商等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贯通,是深化社会实践“金课”改革与建设的载体之一。

在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扎实推行项目式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项目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要求并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学习的学科内容知识划分成若干个项目,教师和学生小组则围绕制定好的项目开展教育教学,学生直接参与整个项目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6]这种教育模式,顺应创新人才培养大趋势,建立以项目为内在逻辑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创新性的解决问题为中心,强调实践性和参与性。

2 冰淇淋创意大赛对社会实践“金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2.1 冰淇淋创意大赛具有“金课”的高阶性特点

学生自行组成参赛团队参加冰淇淋创意大赛,每队5~6人。指导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设定参赛团队项目目标:识别用于冰淇淋中的原料、掌握各类原料的使用方法与基本原理、掌握冷冻冷藏技术、熟悉产品设计实施要素、熟悉产品市场营销、熟悉企业管理规程;项目内容:以目标为指导,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活动:(1)材料使用阶段,要求每队完成至少三种以上冰淇淋配方设计与制作工作;(2)功能导向阶段,要求每队完成至少三种以上冰淇淋产品的营养与功能研究;(3)产品营销阶段,要求每队学生完成至少三种以上冰淇淋产品相关的外观设计、产品包装、产品故事和产品营销方案。依托冰淇淋创意大赛,“冷食制品与加工”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避免了教学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标准答案,使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不只是简单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更多的是能力和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设计思维、创新思维、宏观思维、系统思维等高级思维。

2.2 冰淇淋创意大赛具有“金课”的创新性特点

冰淇淋“网红”产品大有蔓延的趋势,各区域每年都有红火的新产品;新原料的开发与新技术应用为功能性冰淇淋产品提供了有效保障。产品创新是冰淇淋行业的主旋律,这就要求“冷食制品与加工”课程内容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要有前沿性和时代性特点。指导教师以项目式开展课程内容教学,不是简单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需要参赛选手充分利用所学冰淇淋、雪糕、冰棍工艺以及增稠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等“冷食制品与加工”课程的核心知识进行配方设计,思考产品加工技术与方法,并结合管理、设计、营销等专业知识,形成产品包装、营销、成果转化等创新创意整体方案,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产品设计从口味、组织结构到外观充分体现并发挥了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

2.3 冰淇淋创意大赛具有“金课”的挑战度特点

指导教师根据创意作品设定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基础理论、市场调研与文献检索、可行性分析、技术方案与实施、产品故事与演绎、产品商标设计与知识产权、成本核算与市场营销等若干个项目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参赛团队学生课上课下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冷食制品理论与加工技术、产品设计与包装等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思考产品可行性、产品创新创意和市场营销策略。通过跨学科、跨学院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创制出与国际接轨的特色优质冰淇淋产品。教师和学生共同围绕制定好的、全新的创意项目开展教与学,学生和老师的需要跳一跳才能完成教与学任务。学生直接参与整个项目教学活动,学习效果得到了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

2.4 冰淇淋创意大赛促进“金课”产学研用一体化

冰淇淋创意大赛充分利用学校人才资源、科研成果、企业资源,邀请企业家或技术专家到大赛中指导学生进行创意项目的设计,解决挑战性的任务或问题,创制出冰淇淋新产品并完成项目路演,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创意大赛搭建了企业与大学生直接对话的平台,进行针对性地培养行业需要人才,实现“订单式”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大赛优秀创意项目开展转让或投资对接活动,推动了学校与企业进一步深度合作和大赛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了食品行业的蓬勃发展。

3 结语

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是社会实践“金课”的核心内容。我校在冰淇淋创意大赛中,以项目式开展“冷食制品与加工”课程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对社会实践“金课”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通讯作者:刘立增

基金项目:2019年天津商业大学“金课”建设项目“冷食制品与加工”,项目编号:19JKJS0160)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xxgc.dlu.edu.cn/info/1049/1409.htm. (2018-10-17).

[2] 刘献君.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与院校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21):20-21.

[3] 王运武,黄荣怀,彭梓涵,张尧,徐怡.打造新时代中国“金课”培养“卓越拔尖”人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4):379-384.

[4] 薄蓉蓉,冷明祥.高校金課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8:141-144.

[5]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6] 田建辉,杨叶茜.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研究和应用[J].科教导刊,2019.21:117-119.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金课社会实践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