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寄语

2020-05-09 07:41趙楊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变体本土化母语

本期主题论坛以“非洲汉语教学研究”为题,相信这些针对特定国家和区域的研究对探讨汉语传播规律、助力汉语在全球的传播会发挥积极作用。

在我看来,衡量语言传播是否成功有两个标志,一是教师和教材的本土化,二是语言变体的形成。对照这两个标准,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之路还很长,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本土教师缺乏是制约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各个国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普遍性问题。2019年,沙特政府决定将汉语列入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本土教师不可能一下子就培养出来,沙特政府采取的策略是引进中国教师。这也是目前许多国家的做法,这些教师或由各个国家自主招聘,或由孔子学院总部派遣。反观世界各国的英语教学,教师大多来自本国而不是来自英语国家,即使有英语外教,所占比例也很小,绝大多数教学任务由本土教师承担。跟英语教学界相比,汉语教师本土化任重道远。

汉语本土教师是一个国家的汉语教学可以依赖的长期稳定的力量,目前看有两个来源:一是所在国语言的母语者、汉语二语者,二是汉语母语者、所在国语言的二语者。以英国为例,一个母语是英语的英国公民,以汉语教学为职业,属第一种类型;一个汉语母语者,无论其国籍是中国、英国还是其他国家,在英国长期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属于第二种类型。对这两类本土教师做出区分,对教师培养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第一类本土教师,汉语和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是第一位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与这些知识有关。因为教师本人也是汉语学习者,可以把自己学习汉语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这是这类教师的强项。对于第二类本土教师,汉语和中国文化知识是强项,但在英语和英国文化知识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因为教师本人是汉语母语者,缺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经验,教学中容易出现盲点,即母语者想当然地认为不会有问题而学习者却难以习得的知识点,这是这一类教师的弱项。了解这两类教师的不同,有助于在设置师资培养和发展课程时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本土化是教材本土化的前提,教材本土化只有在具备充足的本土教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汉语本土教师是汉语教学的“根”,有了这个根,就能生发教材和教学法这些“芽”,汉语教学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既然本土教材是本土教师这个根上发的芽,那么它就很难从不了解当地情况的非本土教师那里移植过来。

成功的语言传播的另一标志是变体的形成。英语之所以是“世界语言”,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产生了各种变体,除了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母语变体外,还有印度英语(Hinglish,Hindi English)、新加坡英语(Singlish,Singapore English)、中式英语(Chinglish,Chinese English)等。产生变体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表达需求,而表达方式英语中却没有,于是创造一种表示方式。比如,英国的中学生称老师为Mr.、Mrs.或Miss加上老师的姓,如Mrs. Spencer,而这种称呼方法显然不适合中国,于是中式英语或者将英语中不能作为头衔称呼语的teacher用作称呼语,产生Teacher Wang这种说法,或者干脆就称Wang Laoshi,直接用汉语词来称呼。产生变体的第二个条件是,这种语言拥有较高的法律地位,或者有大量的将这种语言作为二语或外语的学习者或使用者。比如,英语是新加坡和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在中国虽是外语,却拥有数以亿计的学习者。具有法律地位、学习或使用人数多,本身也是语言传播成功的标志。跟英语相比,汉语除了中国大陆普通话、中国台湾普通话、东南亚华语外,在作为外语的地区尚未形成变体,这与其传播时间短、海外的学习者特别是使用者群体不够大有关。

汉语国际教育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汉语离“世界语言”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2020年2月

猜你喜欢
变体本土化母语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母语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基于字词联合的变体词规范化研究①
母语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