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慧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针对老年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主要是对症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对于临床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常规性的护理操作并不能满足患者需要,也不能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多采取临终护理。临终护理是针对这一特殊对象而实施的护理模式[1]。在展开临终护理中,采用人文关怀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分析人文关怀在老年肿瘤患者临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从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中选90例老年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名患者年龄为55~98岁,平均年龄为(72.1±4.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1.3)年。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56~98岁。平均年龄为(72.6±4.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6±1.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进行对比后,无明显区别(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为患者提供临终护理中,对照组按照常规程序展开,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室内温湿度,维持病房空气流通,引导患者保持愉悦心情。观察组则实行人文关怀。具体操作如下:(1)强化人文修养。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展开过程中保持端庄的仪表,语言要得体充分,护理技术做到精湛。为老年肿瘤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留下温和、亲切、专业的护理形象,消除患者恐惧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人文化心理护理。大部分肿瘤患者因疾病带来巨大痛苦,且化疗会给患者带来伤害。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患者多表现焦虑痛苦、害怕、恐惧、烦躁不安等。护理人员需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疏导,转移患者注意力,促使患者放松,缓解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与患者积极沟通,对其问题进行疏导,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促使患者能够积极接受专业治疗。护理人员也应当与患者有效沟通,以便能够感受到家庭的鼓励与帮助,体验来自家庭的温暖,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3)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疼痛护理,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性质、疼痛程度,根据三阶段给药原则进行疼痛干预[2]。护理人员可通过治疗性触摸、暗示疗法、音乐疗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治疗性触摸需通过梳理方法轻柔患者肋间隙至腋部前区,缓解患者腹部肌肉紧张。暗示疗法可利用暗示的方法促使患者逐渐意识到配合治疗便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生活,面对疾病。音乐疗法是通过每天播放舒缓音乐,让患者沉浸其中,以此缓解不适。(4)呼吸抑制护理。部分老年肿瘤患者会出现呼吸障碍的现象。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用药的合理性,以免引起患者窒息。必要时也可指导患者服用吗啡减轻窒息现象。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工程中,根据情况确定护理内容的恰当性。(5)死亡教育。老年肿瘤患者最终会面对死亡。死亡教育也是临终护理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可通过委婉、温和、理解与关怀的语气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生命的意义,指导患者正确的死亡观,促使患者能够平静接受死亡。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依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SAS与SDS分数越高,表明焦虑与抑郁情绪越明显。
实验活动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数据,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之间的差异需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还应经x2检验,在数据P<0.05时,说明统计学意义显著。
经统计,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为80.0%,观察组为95.6%,检验两组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无区别,护理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分)
组别 SDS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5) 53.8±6.4 46.8±3.6 54.4±5.6 46.9±5.1观察组(n=45) 54.2±6.1 37.7±5.1 54.2±5.7 35.2±4.2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癌症患者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极为中位。针对老年肿瘤患者,传统的临终护理模式并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多样化新型临终护理模式被应用于临床中[3]。临终护理中,不仅要细致、专业的护理操作,更需要护理人员更多的耐心与关怀,满足患者多种需要。而将人文关怀应用于此,可为老年肿瘤患者提供更专业化的护理,满足老年肿瘤患者需要。
综上所述,老年肿瘤患者临终护理时依照人文关怀模式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