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叶萍
佐藤学认为,教育研究如同用眼睛观察世界,不同的眼睛代表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中,“蚂蚁之眼”虽所见有限,却精确细致。的确,“一切教育问题都可以在教育现场寻找答案”。然而,很多一线教育者在听课时,往往只对教师的教学环节及学生的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无法触及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长过程。教师如果能真正走进课堂,长时间关注学生,全身心投入,尝试寻找学生在完整的学习历程中,经历过的对学习事实有重要阐释和表征作用的各种关键事件,构建证据链,深度剖析、内化,就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优化教学逻辑,实现语文课堂深度学习。
基于此,近一年来,笔者立足“班级”与“个体”两个视角,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课堂的倾听者,倾听儿童的话语,倾听课堂上每一个微妙的声响,以蚂蚁对待泥土的专注精神,搜集课堂实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提高学习的质量。
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各不相同。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大体上都喜欢发表自己的想法,于是常常会出现“信息崩盘”的状况。
2019年3月12日,青年教师借班执教《普罗米修斯》。
课上,教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普罗米修斯?”
小组讨论后,学生轮流分享观点。
第一组的小A顺着小组内讨论的思路零散地表达观点。接着,组内三个同学轮番讲述,唯独小B不发言。小A拉了一下小B的衣角提醒他。小B瞟了一眼,低头看书,假装没察觉。教师站在一边不干预。
第二组的发言又是没有条理的“观点轰炸”。小B把下巴搁在桌面上,开始玩手指,咬铅笔,时不时瞟一眼周围的同学,看到教师的眼睛后,佯装正在倾听发言。教师依然袖手旁观。
第三组再一次出现“信息轰炸”。许多观点是重复的。很多学生的眼神中流露出不安。小C涨红了脸。教师仍一言不发。
新的一组开始发言了。学生完全处于想尽办法发表观点的自救状态。教师总算叫停了。
回到教室后,笔者访谈了学生。小C说:“他们不断补充发言,我想轮到我们时估计没话讲了,好尴尬。”边上的学生也纷纷表示:“我已经不知道该讲什么了,只知道他们讲了很多重复的话。”“有点乱糟糟的。我不管了,就讲我自己的想法。”
轮流分享观点,是课堂深度学习时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公平权的一种表现方式。但没想到,一上来就是“信息轰炸”,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对于倾听的挑战。
小B显然放弃了努力。小C本身是一个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学生,面对这样的信息量,早已“崩盘”。他只有两条路:一是努力听;二是放弃。越到后面,学生的压力越大。这种课堂上的不安感,让他们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也没能力循着对方的话题接着往下讲,倾听自然无法形成。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发表自己的观点。
闹哄哄的课堂表象下,发言似乎非常积极。仔细听,就可以发现学生仅止于发表观点。当个体思维走向集体研讨时,还需要有一个回顾整理的过程。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思维走向高阶。教师需要及时进行串联和点拨,让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话慢慢聚焦、深化。不然,学生只管发表观点,互相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无法让学习真实而有深度。这样的课堂,其实对教师的倾听能力、临时应变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这样的分析,笔者让学生一起想办法:“面对巨大信息量的狂轰滥炸,如何学会有效倾听?”通过交流,梳理出以下几招。
1.深入探讨:找到某一个观点,思考同伴刚刚讲的跟自己的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想一想,自己有新的思考吗?
2.提出质疑:从大量信息中提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总结观点:随文批注,补充观点,把同伴的观点做个有效总结。
第二天上《夜莺的歌声》,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读了课文,你有什么发现和疑问?”
小组轮流发表观点,又是一次“信息大爆炸”。当第一组讲述完后,第二组的小D一开口就说:“我顺着小A刚才的话题继续讲……”接着小E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小F总结了各组的观点,小G回答了小E的问题……与同伴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就在这一刻形成。渐渐地,课堂由一个开放的问题聚焦到了“夜莺的巧妙应对是否提前有准备”上。同样是面对“信息轰炸”,这一次,学生实现了有效倾听,思维走向了深层次。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习惯给学生分类。如学困生、学优生,发言积极、沉默寡言,等等。随着观察的深入,笔者发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看似呈现出同样的外部表征,如走神、出错,其实学生的内部原因大相径庭。
2019年4月18日,台湾王圣昌老师执教《骰子管理》。
笔者有幸进入数学课堂,近距离观察学生的学习。很自然地,目光聚焦到了两个“调皮”的学生身上——小Y和小N。
小Y:在畏难中主动放弃
一进课堂,小Y就说:“啊,图形!”听得出他很失落。课上,教师布置任务:“为什么形成立方体没有那么多种可能性?”大家用学具验证。小Y把所有的学具全部拆开,自言自语道:“啊,好难,假若我的空间想象力强一点就好了。”
小组汇报时,他挤眉弄眼,假装在听。当教师要给小组奖励时,他兴奋地帮大家选择。
二十多分钟后,教师出示第三个讨论议题:“老师可能会问什么?”小Y捂着耳朵,不听、不看、不动。同伴小L问:“你懂吗?”“我不懂!”小Y回答得干脆利落。
“等一下我们让小Y去发言?”“不行,我不去!”“小Y绝对不能去,我们小组会倒霉的!”组长也反对。小Y长舒一口气。
后来,小L试图跟小Y交流。他蒙住眼睛,不耐烦地说:“我不懂,别管我,不要跟我讲话!”
小N:在游离中回归课堂
一上课,小N的眼里只有学具,无视规则。课上,他的重大发现被教师及时抓住。教师邀请他上台讲述。他讲得头头是道,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他的注意力从学具转移到了教师的问题上。接着,他竟然主动猜测教师接下来要问的问题,一语中的。教师建议所有听课老师都为他的大胆猜测鼓掌。
这一刻起,小N就像开了挂。一节课,一个多小时,他没有一刻逃离课堂!
学习规则意识不强,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这是大多数教师对小Y和小N的评价。深入观察两人的整个学习历程,小Y一进课堂就没自信。在如此艰难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他还得不到小组同学的关照,最后在不断被无视中,选择了放弃自己。可见,一个学生在遭遇学习困难的情况下,小组内的互相包容、互相支持是多么可贵。正是因为缺失这样的氛围,最终小Y走向了放弃和逃避。
小N在这节课里如鱼得水,得益于学习活动具有挑战性。他喜欢在活动中挑战自我,又在不断地被认可中推动了学习进程。
相似的“走神”,小N属于“引力不足型”走神,小Y则属于“畏难型”走神,这在后来的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小N在小组交流时,有了自己的思考后就没有耐心听同学啰唆了。小Y在阅读时,经常因为篇幅太长而封闭自己,放弃学习。
两个“逃离常客”在相似的课堂表征下却有着不同的“内在”。笔者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对于小N,笔者尽量给予机会,让他多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发声;小组交流多听取他的意见,鼓励他主持大局。这样一来,课堂上惊喜不断: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他指出了大家的一个认知错误——雷达不是根据蝙蝠发明的;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时,他用一张鱼骨图清楚地整理了所有信息。
对于小Y,每一次进行独立学习的时候,教师都会走到他的身边,必要时“出手相救”;小组分享时,鼓励同伴听取他的想法,并不断关照他的感受。在一次数学图形课上,他竟帮组内的数学高手小H指出了他的重复思考;学《月迹》时,他发现了作业本中的一个错误,打开了大家的学习思路。
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安心、充分地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理解学生的学习事实,越能体谅学生的学习。”教师只有通过细致、深入地观察,带着解决学生真实问题的心态去梳理和追问,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看透学习的本质,从而有机会去重构课堂,呈现更理想的课堂学习生态。
如此,即使是失败的学习经验也昭示着成功的可能。这可能就是课堂深度学习重要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