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梅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广东 珠海 519000
疝气为小儿常见腹部外科疾病之一,为小儿腹膜壁薄,腹腔内组织突出腹膜引起有关,易发生嵌顿,多需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借助腹腔镜工具,以微创方式完成手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优势更显著,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为临床中治疗腹股沟斜疝主要方式,术后复发多是因为疝环大、腹膜结扎不全、线结意外滑脱等。其中巨大疝(内环口直径≥1.5cm)是最主要的复发原因[2]。对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可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对松驰扩张的外环口或腹股沟管紧缩或修补。我们对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在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基础上利用脐正中襞对内环进行加固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100例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10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根据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体格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腹股沟疝;②疝巨大,内环口直径大于15 mm;③向患儿家属讲解手术方式,患儿家属自主选择手术方式。排除标准:①心肺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儿;②急诊手术患儿;③合并鞘膜积液、睾丸积液患儿。剔除标准:①术中腹腔镜不能手术,需改变手术方案患儿;②术后未能随访1年患儿。根据患儿手术方式分为联合手术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修补治疗,58例)和单纯结扎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42例),两组患儿均为男性(未发现女性巨大疝就诊患儿),年龄及疝环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资料比较
1.2方法 单纯结扎组患儿实施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脐正中作长约0.5 cm切口,置入腹腔镜探头作为观察孔,充入CO2建立人工气腹,维持气腹压力在8~12 mmHg,根据患儿疝气位置,作操作孔,探查腹腔内整体情况,是否粘连,内环口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探查健侧是否有隐疝。腹腔镜探头监视下,对疝囊进行分离,用2-0缝合线雪橇针对内环口实施双线缝合,穿刺结扎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血管、输精管、精索,内环结扎完成后排空疝囊内气体,收紧缝合线,预防鞘膜积气,检查内环口闭合良好,术毕。联合手术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实施脐正中襞修补,雪橇针从腹壁外侧内环位置穿入,在内环外侧穿出,将脐正中襞充分往外拉将内环口完全覆盖,将缝合线从腹腔壁切口拉出,腹腔外打结,将脐内韧带固定,并将缝合线固定、包埋在皮下。
1.3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查阅病历资料,收集、处理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对两组患儿切口感染、阴囊积液、阴囊水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③复发率:随访1年,通过体格检查及超声检查,对两组患儿疝气复发率实施实施比较。
2.1围手术期指标 单纯结扎相对组患儿,联合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围手术期指标
2.2并发症 联合组和腔镜组患儿切口感染、阴囊积液、阴囊水肿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复发率 联合手术组58例患儿术后随访1年,失访3例,复发0例;单纯结扎组42例患儿术后随访1年,失访1例,复发5例,复发率为12.20%,比较有显著差异(χ2=7.0759,P=0.0078)。
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常见疝气类型之一,疝囊结扎为目前主要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相对开放性手术创伤更小,为临床中主要应用手术方式。术后复发为影响手术疗效主要因素,与疝环大、腹膜结扎不全、线结意外滑脱等等有相关性。尤其是内环口巨大患儿,疝囊内环口周围腹膜在术后可逐渐变松弛,结扎后的疝囊重新通过内环进入腹股沟和/或阴囊,形成新的疝囊而致复发。[2-3]。
脐正中襞修补为弥补单纯疝囊结扎稳定性差不足,将脐正中襞拉出覆盖疝囊内环口后缝合固定,降低腹腔压力增大对内环口冲击,加强内环口稳定性,进而降低术后疝气复发风险[4-5]。本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两组患儿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联合手术并不增加患儿手术创伤,具有较高手术安全性。本研究结果另得出,联合手术患儿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患儿(P<0.05)。联合手术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联合患儿自体组织对疝囊内环口进行加强封堵治疗,可加强疝囊内环口稳定性,降低术后复发率。
综上所述,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采取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后实施脐正中襞修补术,对降低术后疝气复发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