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和平,陈义周
(宿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安徽 宿州 234000)
近年来飞机施药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上,特别是美国白蛾的防治。飞机施药防治在快速降低虫口基数、控制灾害蔓延、减少损失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具有高效、快速、低成本、大面积防治和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1],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要技术手段。
安徽省2014 年首次使用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以来,飞机施药防治面积逐年增加,其中宿州市2015 至2018 年实施飞机施药防治的面积分别为62 333.3 hm2、144 666.6 hm2、181 333.3 hm2、185 733.3 hm2,防治面积较大,资金投入较多。质量监管是飞机施药防治效果的前提保障,也是解决施工方与业主争议和矛盾的重要手段。
飞机施药防治前,需要对施工方提交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查,主要包括作业区域内行政区划、地形、森林资源分布情况、起降点选择、美国白蛾的发生、发展情况,以及飞机施药防治的避让区域(桑蚕、鱼、虾蟹、蜜蜂等特种养殖区及高压线、高塔、水资源保护区)标注等。
1.2.1 施药喷头监管
现场查看飞机施药喷头。喷头规格不同,喷雾时会产生的药液粒子会有很大区别。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粒谱范围和粒子大小分布取决于喷头的雾化性能,一般超低容量喷雾要求喷头喷雾的粒子均匀度大于或等于0.67[2]。
1.2.2 载药量的测试
不同机型的载药量,可以参考表1[3],具体数值由搅拌飞机施药防治用药的容器称重来定。
1.2.3 喷幅的测定
表1 常用飞机施药防治机型载药量
在与飞行垂直方向,由中心向两侧每隔1 m 设置一个采样点,采样点应设计在林间空旷的地上,如遇障碍物,可设置在高出障碍物的支架上,按照顺序在采样点上摆放(长100 m)水敏纸采样片(水敏纸规格76 mm×26 mm),共100 个采样片,放置3排,每排间隔50 m 以上[4]。飞机载药喷洒30 min后,收集水敏纸,用雾滴检测仪检测水敏纸雾滴数量,判定有效喷幅。一般15~20 个/cm2雾滴为有效喷幅宽度[5]。
审查施工方选择的防治药剂。主要查看农药的“三证”情况,即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标准和农药登记证。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一般有灭幼脲悬浮剂、阿维灭幼脲悬浮剂、杀铃脲悬浮剂等。不合符有关规定的农药一律禁止使用。
机组人员需具备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审定规则》的第四版(CCAR-61-R4)的资质。凡不符合规定的人员,一律禁止参与飞机施药防治作业。
现场查看每个架次农药添加情况,保证每个飞行架次药物足额配比。抽取飞机施药防治所用每个批次的农药(包括助剂和沉降剂),放入事先准备的试剂瓶中(根据情况可多选取几次农药),并贴好相应的标签,留待以后核验。
自2017 年国家森防总站在宿州市开展“互联网+飞机施药防治质量监管”试点以来,宿州市连续3 年使用互联网实时监管系统,即监管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在监管系统中实时查看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药物喷洒状态、喷洒量、飞行轨迹等指标。及时联系机务人员处理偏离预定飞行区域喷药、重复、漏喷、避让区喷药以及飞行高度过高等情况,最大限度保证飞机施药防治效果。
现场记录飞机的起飞时间和降落时间,确定飞机的架次。业主、施工方和监管人员各执一份记录表,飞机施药防治结束后三方分别签字确认,作为确定飞机施药防治面积的凭证之一。常用林业飞机施药防治机型飞行时长见表2[3]。
表2 常用林业飞机施药防治机型的飞行作业时长
实时对作业区域风速进行监测。一旦风速超过4 m/s,要及时叫停飞机施药防治作业,以免药液飘逸,偏离作业区域,产生次生灾害[3]。
实时对作业区域内的温度进行监管。当温度超过30 ℃时,及时叫停飞机施药防治作业。原因在于飞机施药防治采取的是超低容量喷雾,雾滴直径较小,一般在 80~120 μm 或者更细[6];当温度过高时,部分雾滴未落到树叶上就已经被高温蒸发了,降低了防治效果。
对飞机施药防治起降点进行安全监管。对于能够封闭区域,设置封闭管理,除防治作业有关人员,其他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对于道路等,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间段实施道路暂时封闭,避免造成人员安全事故。
利用实时监管系统,记录本次飞机施药防治的飞行高度、飞机速度、药物喷洒状态、喷洒量、飞行轨迹、飞行架次等参数,评估飞机施药防治作业质量,形成作业报告。
飞机施药防治结束后,要把飞机上装载的GPS航迹图导入电脑,查看飞机的航迹,作为判定飞机施药防治是否有效的手段。
根据作业区域内的地形、林分等特点,选择标准调查和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宿州市一般选择村片林、河流两侧、高速、高铁两侧以及农田林网等几种类型),对作业区域内虫口减退率、有虫株率、叶片保存率指标进行调查,判定飞机施药防治效果。
本文通过飞机施药防治前、中、后期三个环节的监管,全面、客观、有效保障飞机施药防治工作质量,形成业主和施工方均认可的科学评估手段。目前实时监管方面技术尚处于开发和摸索阶段,防治过程中出现过地面连接不上、部分飞机施药防治架次航迹数据丢失等情况。尽管飞机施药防治存在着部分不足,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实时监管系统在飞机施药防治领域的应用不断改进,飞机施药防治的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展,有望成为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