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以《哲学与人生》课程中“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章节为例,分享了一些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以期能为这门课的课堂教学互动提供一些拙见。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 课堂互动 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05-02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贴近生活实际,用哲学观点指导人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等观点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用哲学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多一些幸福和快乐,逐渐从中获得更多的生活感悟。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是教材第十三课的内容,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两大点: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第一点包含人的本质论述与个人社会密不可分,是教学重点;第二点包含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是教学难点。下面分享一下我与学生在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互动。
第一,案例导入,设置情景。情景如下:“小李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刚从一家软件公司离职,来到另一家公司面試。他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对面试官的提问对答如流。他看出面试官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但他知道这个职位有很多人在争取。为了坚定面试官对自己的意向,他提出可以拿出自己在原公司时开发的应用程序,相信对新的公司会有价值。”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情景体验,如果你作为面试官,会不会录用小李?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积极思考,给出如下回答:
学生1:如果我是面试官,不会录用小李,因为他人品不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学生2:如果我是面试官,会录用小李,首先他有才能,能给公司带来利益,然后跟他签订一份保密协议,如果离开本公司在几年内不能公开本公司成果,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和赔偿损失,规避了风险,一举两得。
老师:你们作为面试官都对小李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知,唯一区别不同是前者不适合做老板,后者适合做老板,前者用人更多偏向于感性,无德之人不予采用;后者用人偏于理性,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目的。那么小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这就跟我们今天的第一点内容有关,人的本质论述中的社会属性。
第二,对教学内容适当做加减法,换位学生思考,去发现他们这个年龄段容易出现的问题。人的本质论述中,讲解自然属性用时较短,比如人的衣食住行、阳光、蔬菜瓜果,纯净水等,简单给学生提及即可,而讲解社会属性用时较长一些,社会属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学生理解甚难,需要播放跟学生相关的小视频,让他们从视频中去发现自己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选取了漫画《做人不能太实在》的片段,学生看后引发热议。
老师: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像这样的问题?
学生1:有,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现在都变成陌生人了,原因就是之前我对她特别好,什么都能为她着想,突然有一次我生病了,她恰好正需要帮助,我没办法帮她,她觉得我对她不好,所以就开始疏远我了。
学生2:有,我的一个同学第一次向我借钱,我看他有急事就借给他了,第二次向我借钱时,我刚好手头紧,给他讲明了原因,请他理解,他竟然说我小气,还到处跟其他同学说,我真是郁闷到极点了,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人?
学生3:有,我的同桌之前跟我很要好,我们几乎形影不离,有一次周末学习委员让交作业,我提前做好了早就交了,我的同桌在外地玩耍,当时已经晚上十点了,她让我帮她写一份作业交上去,我婉言拒绝了,从那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说过话了。
老师:听完你们的分享,加上刚刚你们看的视频,相信大家心里应该有答案了,在人际交往中,做人不要太实在,否则会吃亏,人和人之间相处应该保持距离和留给对方空间,对别人的好应该由少到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的人际交往才会持久,太远或太近都不利于维持人际关系,希望大家以后能做得更好!
第三,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与以往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聆听他们的感想,引导他们思考今后处在工作岗位上应有怎样的选择?第二点内容中的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也很抽象,单纯用理论知识让学生去理解是很难的,个人与集体、公与私、义与利、利己与利他都要从生活中去知会,因此播放《三峡移民》、《凉山木里救火英雄》视频,与学生相互交流。
老师:大家观看完《三峡移民》的视频,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什么样的体会?
学生1: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虽然三峡居民很热爱自己的故土,不舍得离开,但为了国家建设着想,只能舍小家,保大家。
学生2:也许我现在很难理解对故土的热爱,但是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开始生活是不容易的,就像我小时候在乡镇,对乡镇的生活很熟悉,后来搬去了城里,距离并不算太远,我的心里都很难受,更别说这些迁移到其他地区的居民了。但为了国家建设,这些牺牲是必要的。
老师:大家观看完《凉山木里救火英雄》的视频,你们有怎样的感想?
学生1:老师,看视频的时候我心情很沉重,现在还未组织好语言,之前也看了相关视频,我都哭了。
学生2:他们都是最伟大的英雄,为了保护国家财产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学生3:如果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也会做一样的选择,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要舍弃个人利益,哪怕是生命,因为我们是这个国家的公民。
老师:我们应该向救火英雄致敬,也对他们表达深切的哀悼,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都有自己的职责。汶川大地震时,涌现出了许多正反面事例,我们应该以那些英雄为榜样,做一个以国家、集体、社会利益为先的人。
第四,运用信息化软件,对课堂进行互动和考核。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机,让学生使用手机并且不影响教学,寓教于手机很重要。在课堂上,手机成为了教学工具,每个学生下载蓝墨云班课,教师创建班课群,学生加入,课前使用签到软件,课中使用问答软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氛围很活跃,减少了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睡觉、打游戏等现象。
结语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意义重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还有课堂创新方面着手,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多数充满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如果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或死板,很难提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他们学会用哲学的智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门课上学到的东西也能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候红梅.“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学点滴[J].中学课程辅导,2015.
[2]林洁.《直面人生挫折与挑战》主题活动课教学设计[J]. 广西教育,2013(8).
[3]王笑笑.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哲学课堂的实效[J].时代教育,2014(5).
[4]严涛. 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5(1).
[5]肖力琼.浅谈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
作者简介:
彭杨(1991.5-),女,汉族,四川广安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