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师在改革理念的影响下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内化技巧,并为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首先介绍逻辑思维内涵,然后分析逻辑思维培养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培养初中生物理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旨在提升物理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逻辑思维;培养途径
目前,初中物理学科具有内容复杂、教与学难度高等特点,要想顺利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物理逻辑思维,使学生客观认识物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进而结合学习实践探究物理知识学习技巧。新课改背景下,重点探究物理学科逻辑思维培养工作现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对优秀物理人才培养有促进作用。
一、逻辑思维内涵及培养意义
(一)内涵
所谓逻辑思维,指的是基于感性认知对客观世界总结及推理的思维模式[1]。它具体包括两种类型,对于理论型逻辑思维,即借助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进行判断,它主要适用于科研人员;对于经验型逻辑思维,即根据实践经验进行推理,进而高效解决实际问题。
(二)意义
适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利于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同时,还能优化学习效果。以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为例,循序式强化学生物理逻辑思维意识,能够规范学习行为,真正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即便教育教学中遇到抽象、难度较高物理知识点,学生能够在逻辑思维引导下迎难而上,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答物理难题,并逐步提升自身物理学科素养。当班级学生物理逻辑思维强化后,初中物理课堂将高效构建,最终物理教学任务会高效完成。
二、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
物理逻辑思维培养需要一段过程,要想优化逻辑思维培养效果,应提出可行性路径,以此优化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确保物理教与学任务高效完成。
(一)唤起物理学习意识
意识对行为起到指导作用,物理教师从兴趣培养工作入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习欲望来培养逻辑思维,使学生在逻辑思维引导下规范物理学习行为,将物理问题客观分析、准确解答[2]。在这一过程中,物理教师分析学生心理特点、总结学习特征,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来唤起学习意识,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期待,进而有效培养物理逻辑思维。例如,学习“重力”知识点时,教师课前充分准备若干皮球,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小组同学拍打皮球,然后观察皮球运动方向。这既能打破物理课堂沉寂感,又能使学生在愉快状态中内化重力性质、方向等知识点,最终取得物理逻辑思维培养的良好效果。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初中生物理逻辑思维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物理大纲以及学生学习需要来传授物理知识、锻炼物理技能,使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最终实现学以致用教学目的。在此期间,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使学生做自我学习的主人。例如,学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时,为全面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物理教师鼓励小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讨论天平工具使用技巧、准确读取数值;应用常规法测量物体密度,根据数据提示绘制密度图像。这既能巩固物理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物理思维,同时,学生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是物理逻辑思维置换的有力条件。
(三)合理设置课堂问题
培养物理逻辑思维时,应有效创设物理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设置、问题探究等方式扩展学习思路,使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回答物理问题。例如,学习“声现象”知识点时,物理教师在课堂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如果需要介质,常见介质形式有哪几种?”这时学生会结合生活现象思考物理问题,大多数同学认为空气是声音传递的介质形式。基于此,物理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固体传声、液体传声的视频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使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课堂问题设置的教育意义全面突显。
除了上述几种措施外,物理教师适当设计物理实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这对物理实验教学效率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深化有重要意义。例如,学习“电流的磁场”知识点后,教师将实验设计权利交由学生,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设计相应实验,之后带领学生观察、分析物理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使物理逻辑思维培养的育人作用有效显现。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处于转型关键期,要想優化物理教与学质量,向社会供应优秀物理人才,应通过唤起物理学习意识、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设置课堂问题等措施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这既符合素质教育改革需要,又能取得初中物理教学的良好效果,最为关键的是,能够满足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锻炼物理能力的需要,这对初中生个性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慧君.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31):160.
[2] 段玉文.试论培养中学生物理语言表征问题能力的思维操作要求[J].物理通报,2017,36(11):41-48.
【作者简介】 范良珉(1973—),男,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