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语言教学而言,阅读是其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也普遍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开始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近几年绘本开始流行于阅读教学中,英语绘本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享受阅读。
【关键词】阅读;绘本;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耿婧,连云港市东港小学。
2011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Picture Book”原是美国分类图书馆儿童馆藏的分类用词,特指为儿童读物。翻译成中文可以是“图画书”,也可以是“绘本”。绘本最早起源于西方,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儿童图画书《世界图解》,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童图画书。培利诺德曼的《话图: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一书中表达了自己对绘本中图画和文字的看法,他认为二者相辅相成。我国学者孙群英认为英语绘本阅读能给孩子提供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让儿童感受西方文化语言的魅力。
一、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材料的选择。在小学教学中主要以教材为主,教师很少选择其他阅读材料,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十分有限。并且教师在选择其他的阅读材料的时候,注重功利性,重视知识的传播,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忽视了趣味性的阅读。
2.学生阅读方式的单一性。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阅读策略十分单一,并且比较传统,注重对学生单词的理解和背诵,注重对句子语法的讲解以及对句型的操练,不能很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没有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并且学生大多处于扣则鸣不扣则不鸣的学习状态,也不利于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3.教师观念陈旧。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眼睛一直盯着书本上的内容,不能主动地寻找课外阅读材料。有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想的是怎样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以应对考试,在教学方式上不能做到多样化,还是采取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将文章抽丝剥茧,嚼碎了喂给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能力的养成。
二、英语绘本的优势
1.图文并茂。绘本最大的特点是有丰富的和色彩鲜艳的图片,让儿童通过绘本中的图片理解绘本的故事,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规律。并且图画精美的绘本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美感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有自己的阶段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遵从这一阶段,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
2.丰富的趣味性。绘本具有丰富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儿童真正做到喜欢阅读,愿意阅读,并且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绘本不仅可以带给儿童丰富的趣味性,也可以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儿童自己从这一个个小故事中受到教育,比旁人对他说教效果要好很多。
3.地道的语言环境。英语绘本能够给儿童提供一个地道的语言环境。英语绘本多是由国外名师编写,能够做到教育性和有趣性同在,并且英语是其母语,所以在编写时可以更注重语言的本土化,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一个纯英文的语言环境,即使其词汇量很少,以及上下文也是能够理解绘本的文本意思。
三、 英语绘本的选择
1.渐进性原则。绘本的选择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选择,并且需要体现由易到难的顺序。要体现在其阅读方式及阅读材料的渐进变化。绘本可以从课堂内的绘本走向课外的绘本。由教师带着孩子读绘本,理解绘本,到孩子自发地想阅读绘本,自发地掌握阅读绘本的方式,从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
2.多样性原则。绘本的多样性应体现在题材的多样性,有很多教师在选择绘本的时候,想的还是让绘本服务于教学,通过绘本进行笔头上的练习,让学生多做习题,用来提高成績。绘本教学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学生认知了多少词汇或者句型,其真正意义应该在于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真正做到阅读。
3.开放性原则。鲁子问认为绘本作为图画书也不仅仅是有图画的书,而是用图传递价值的书,核心在于价值,图是用来传递意义的。图画不仅传递文字的表达,而且丰富强化、补充文字的表达。教师则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和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并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通过阅读,自己感受。
四、结语
绘本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绘本的主角是图,孩子都喜欢看色彩鲜艳,颜色精美的图。绘本不仅是教孩子其中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图就可以理解故事,体验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且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对其进行合理地想象,其价值远超语言教学,在此过程中发散的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想象力、推理能力,学生有积极的阅读体验,真正地做到把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仅是阅读英语绘本,而是通过英语绘本打开了孩子阅读的大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阅读到悦读。
参考文献:
[1]叶姝.培利·诺德曼关于图画书的符码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9 (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