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婧
摘要:儿童时期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在该时间段内建立完善的认知,还需要在此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培养,这样才能使儿童健康成长。在进行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时,不能过度遏制儿童的想象力,需要尽可能为儿童提供足够的幻想空间。在学龄前儿童开展有效的心理建设时,通过绘画能力培养来说极为重要,这样能够抓住儿童的特质并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是现代学前教育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心理状态 学前教育 儿童绘画 关联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140-02
学龄前儿童在接受教育和成长的引导时,都需要遵循不同的自然阶段进行教育,绘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龄前儿童的敏锐的感受力,特立独行的创新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浪漫的价值观和对爱的深刻理解进行培养,所以在教学时并不需要注重于绘画技巧的教学,而是使儿童在学习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通过敏锐的感受力感知这个世界。所以在平时艺术出版工作中,无论是原创内容还是版权引进,需要以提高孩子的这几个能力为目的。
例如: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无论如何都是存在一定限度的,但想象力则可根据自己的认知对世界上有甚至没有的事物进行建设,这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能力,也是知识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这种观念认为想象力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来说都极为重要。此外,弗洛伊德在心理研究中发现,人可以通过绘画将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表现。所以让学龄前儿童学习绘画艺术,并不是指望儿童成为绘画艺术家,而是为儿童建立一种心灵上的宣泄方式,这也能够为儿童的成长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
一、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每个人在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都是从婴儿时期不断成长起来的,儿童在各个时期都可以感受并认知这个世界的特点,虽然儿童在婴儿时期或学龄前时期,不能完善的表达出自身的感受,但在进行教育时教师或教育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儿童注意身边的变化,而儿童在注意身边变化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渐完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想要进行有效的儿童教育,就需要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够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儿童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极为关键,在这个时期做好儿童的教育是保证儿童后续成长经历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最初给予儿童决定性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这样也是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学习方式的关键。
由于儿童与成人不同,只需要真诚的对待他,儿童就会回报你真实的爱,所以在进行教育时,应当认清楚与儿童交流时感情的重要,需要在与儿童长时间的接触中培养友谊,这样才能够使儿童快速的接受教育者的建议,而教育者的行为和引导方式也将直接影响儿童的性格和表现。
学龄前儿童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都对所有事物具有充分的好奇心,所以在进行儿童教育时,需要明确掌握儿童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特征,通过这种方式来接近儿童,在与儿童进行沟通时对儿童进行有效引导,这样对于儿童的教育和指导来说都极为重要。例如,在指导儿童进行自然环境的描绘时,画出的图像与真实的自然环境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儿童在与自然进行交流时,往往是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例如,在儿童的画作中,蜻蜓、瓢虫等昆虫往往会画的特别大,这是由于儿童在描绘其形象时,都会凑得很近进行观察,这样就会导致儿童对这种细小的物体的认知形象较大;而对于人物在进行描绘时,在儿童画的形象中,甚至人会比建筑更大,这也是儿童自主意识表达的体现。
二、明确儿童的心理特点,使儿童的艺术创造力得以发挥
儿童的画作主要是通过绘画来展现自我意识,发挥自己的充分想象力,感受这个世界和周围人群对自身的爱。让读者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并感受到艺术带来的馈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艺术的影子,而儿童在接受艺术时,基本还没有形成对艺术的全面感受,所以儿童对艺术的了解仅仅存在于基础的美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人都越来越重视儿童的艺术培养,同时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除了文化知识以外的更多的艺术熏陶,这样能够有助于帮助儿童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虽然儿童难以获得与成人相似的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但大多数成人都沒有办法描绘出儿童画的特点,甚至根本无法模仿,但儿童画在描绘过程中完全超乎常规,同时根本不会循规蹈矩,所以儿童画仅仅属于儿童,是成年人无法接触且模仿的想象力。
三、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表现之间存在的关联
虽然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具有极强的洞察力,但想要做好儿童的绘画引导,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引导者需要明确如何将儿童的优势与画作进行结合。由于艺术不存在界限,同时也不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想要使儿童的绘画表现出自身的心理特点,就需要掌握儿童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让儿童进入到大自然中,观察草木和自然的景色,能够使儿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感,通过情景交融和置身其中的方式,使儿童的情感有更鲜明的表现,在这种状况下,儿童拿起画笔所描绘的作品也会更加绚丽多彩,同时也能够更加遵循自身内心的特点,每一个画面都是一个故事。
艺术巨匠毕加索曾说过:“我用一生的时间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由此可见,艺术的表现与年龄和经历都没有明确的关联,毕加索也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断了解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虽然毕加索的艺术作品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寓意,但儿童画在完成创作后,其中的内涵并不比艺术大师更少,具有极为强烈的色彩对比,这些都是儿童画所表现出来的特质,虽然在成年人的眼中看上去可能不可理喻,但具有着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表现和性格特点表现。
四、儿童的心理教育方式与艺术行为之间存在的联系
儿童在进行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的建设时,儿童期是变化最大,且发育最旺盛的时候,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在这个时期引导者需要掌握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做好相应的引导和挖掘,这是儿童成长和人生开端的关键点,所以我们选择的艺术类图书,围绕这个特点进行了很好的引导,用艺术游戏,循序渐进的启发孩子不断地深入了解这个世界,学会怎么与外界和谐的交流,使儿童在保持初心的状态下,尽可能与这个世界和社会接触,了解这个世界的美好。
在现代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发现,想要保证儿童获得良好且正确的人生观和心理特点,就需要做好学生的儿童期培养。而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引导者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当以身作则,在进行教育时都需要保证言行一致,通过这种方式为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使儿童能够在成长中获得正确的引导。
教育都是从小抓起的,尤其是艺术的培养。绘画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艺术教学内容,现代社会中有较多的家长都会送儿童学习绘画或乐曲等艺术形式。绘画是儿童展现自身性格特点和情绪状态的重要方式,家长需要清楚的认知,对儿童进行艺术培养是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并非是通过学习这种内容来使儿童获得一门求生的技艺。过早的给予儿童生活的压力,不仅会导致儿童性格孤僻,还有可能影响儿童正常的性格发展,导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了自身的乐观性。
家长们需要理解绘画教育,并不是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或文化知识,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儿童的思想更加开阔,培养儿童的能力。这里所指的能力并不是指儿童对艺术的欣赏力或艺术的观察力,而具有较多的内涵。在教学人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掌握自身的特性和特质,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引导,使儿童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语
儿童的画绘画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抓住其中的特点,对其心理特征進行分析,并进行正确的引导,是现代教育者和引导者的主要目标。在与儿童进行沟通时,需要耐心且真诚的交流,使儿童敞开心扉,这样能保证儿童的教学工作更为顺利的开展,使儿童成为真正的具有自主意识的人。
参考文献:
[1]薛丹阳.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探究[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7,(12):118-119.
[2]刘崇仙.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的教学方法与绘画心理的探究[J].戏剧之家,2019,(2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