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冉冉 陈玉珍 赵佐云
研究发现,肛肠手术后患者的机体失水,使其极易发生便秘。常见的便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排便量及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便困难[1]。进行肛肠手术的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消退,较易出现便秘症状,此类患者一旦便秘,会使手术创口的愈合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或出血的概率也随之增大[2]。作为较为特殊的患者群体之一,老年患者往往更加顾虑肛肠术后切口的疼痛程度,导致排便用力时有所顾忌,即便有便意也未立即进行排便,加长了卧床时间的同时,随着其机体水分的逐渐丢失,更易引起便秘[3]。此次研究,我院通过对120例肛肠术后便秘患者治疗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肛肠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罹患各种泌尿系统疾病、脏器疾病的患者则不纳入本研究。此外,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63~8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61~84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程度、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例,
1.2 方法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老年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干预: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部分患者由于缺少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对自身病情不甚了解,进而对手术治疗存在恐惧、焦虑,甚至排斥的心理,不利于手术治疗的开展。因此,护理人员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到患者当下的心理状态,并适时地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手术治疗目的、术后并发症及并发症应对办法等相关知识,有助于缓解患者消极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4]。②行为干预:医护人员应劝诫患者在肛肠手术完成后的第1天应根据自身身体情况稍做下地活动,并适时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有利于机体的胃肠蠕动和后期排便,叮嘱患者尽量在每日早餐后排便,即使当时无便意,也应养成在既定的时间点去厕所蹲5~10 min的习惯,有助于患者定时排便习惯的形成。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回答术后患者之忧虑,指导患者正确排便,以降低术后切口的疼痛感;此外,应告知患者排便前深吸气,排便时则应慢慢用力,避免用力过度而导致疼痛加剧和手术切口出血等问题。③饮食干预:肛肠疾病患者手术完成后对于首次排便时间应选择在术后48 h后,且术后1~2 d内饮食主要以稀粥、线面等清淡易消化的软食为主,嘱托床旁家属多给予患者易促进排便的食物,不进食蔬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同时避免食用豆类、牛奶、冷饮等易产气食物,防止出现腹部胀气现象。患者术后前2 d进软食饮食,2 d以后多进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量高的食物,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根据疾病的辨证分型,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与身体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估后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术后期间禁食辛辣、刺激食物。④疼痛干预:肛肠疾病术后的患者普遍会出现排便疼痛之感。护理人员应嘱托患者及时排便,并告诫患者若不立即排便,长期置于体内的粪便因失水而干燥变硬,排泄时会擦伤切口而加剧肛门疼痛,且易造成伤口感染或出血,不利于术后切口的愈合[5]。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升其对疼痛的耐受性。此外,如何让患者正确认识疼痛问题、消除紧张心理也十分关键。一方面,医护人员应结合心理干预措施,提前告知术后出现疼痛属常见现象,提高心理耐受能力。另一方面,患者术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遵医嘱可结合传统中医进行针对性中医护理干预,给予穴位按摩止痛,选穴为足三里、涌泉、合谷、三阴交等。采取放松疗法或转移注意力法等[6],如播放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缓解术后疼痛。⑤应急护理干预:可用开塞露40 ml挤入肛门,留5~10 min再排出,或用软皂水灌肠以软化粪便,帮助排便。上述方法无效时,应尽早人工取便为患者解除痛苦。
1.3 疗效标准便秘以及便秘相关症状:便秘是指在未使用通便剂的情况下,患者肛肠术后3 d以上仍无排便现象,且在此期间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内具有下列症状两项或两项以上:①排便费力;②排便时有肛门堵塞之感或排便不尽感;③硬便或团块状粪便。便秘改善情况,主要结合患者护理前后的便秘症状积分进行评价,评分指标包括排便紧迫感、大便干结程度、排便不尽程度。排便紧迫感评分标准:不存在紧迫感,计0分;一般紧迫感,计2分;严重紧迫感,计4分。大便干结程度评分标准:不存在大便干结,计0分;一般干结,计2分;大便干结程度严重,计4分。排便不尽程度:不存在排便不尽,计0分;排便不尽程度一般,计2分;排便不尽程度严重,计4分。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便秘症状积分均改善(P=0.00),且护理后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术后便秘和便秘相关症状比较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便秘的相关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经分析发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便秘及便秘相关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例,%)
对于肛肠类疾病,手术治疗仍然是大部分肛肠医务人员的最佳选择,但由于肛肠手术创伤面积大、术中出血量大等影响,常常会造成患者术后排便困难,使得肛肠手术患者术后腹胀、便秘、疼痛、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增加,给患者心理及生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影响日常生活[7]。因此,针对行手术治疗的年长的肛肠疾病患者,做好其术后的护理干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8,9]。此类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是:①在患者入院后,其排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其心情低落、情绪紧张,甚至烦躁,导致其机体气滞不畅,进而发生便秘。②手术结束后,患者的创口有明显的疼痛之感,而排便还会加剧其创口的疼痛感;③在术后,患者饮食量减少,肠道蠕动的速度随之变缓,进而导致便秘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应对进行肛肠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缓解其便秘的症状,确保得到令人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10]。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表现出的相关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P=0.00),表明该研究采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肛肠术后老年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及便秘相关症状。便秘可造成患者心神不安,影响进食习惯与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当前患者讲述既往手术治疗的正面病例来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治疗康复、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稳定的情绪与舒适的心情有利于老年患者排便[11]。因此,合理的心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最终实现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本研究表明针对肛肠术后便秘的老年患者,可考虑给患者制定合适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提高术后治疗质量。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深入了解,在改善患者便秘情况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树立康复护理的理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